说起这个瘟疫,确实很吓人,但是问题不大,因为只要我们能够同心同德的抵抗过去,我们再来看看今天中国历史上的巨大瘟疫,中国古代的人当时是如何应对这些瘟疫的?这个还是很值得学习的。具体情况一起来分析吧!
鼠疫,一种恶性传染病。比如:非典、鼠疫(黑死
病)、流感、天花、霍乱等等。一般由细菌、病毒等引起。瘟疫在中国历史上早有记载,从上古到秦汉,唐宋元明。比如甲骨文中提到"昆虫、蛇和疟疾"诸如此类。山海经提到"疖子"等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瘟疫"。
一些朝代在战争和纷争的时候碰巧遇到了干旱和洪水。如果再来一场瘟疫,那痛苦就更难以想象了。著名的"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灿、徐淦、阮瑀、杨颖、刘震。陈琳、徐干、杨颖和刘真都死于瘟疫。
1580年《山西通忘》中记载,"山西大同发生大瘟疫,十室九病,感染者相继死亡。当一个几口人的家庭感染了这种瘟疫,十个人中就有一个人连门都关不上"。他早上生病,晚上去世。一夜之内,百姓奔逃,城池空。由此可见,瘟疫的传播所带来的巨大灾难!
下面小编说说几大瘟疫:
首先,肺鼠疫
1911年2月20日,东北三省发生肺鼠疫,并呈蔓延之势,东北满洲6万条生命被吞噬!加上春节期间,疫情更难控制!
肺鼠疫从俄罗斯贝加尔湖沿中东铁路传入中国,第一个感染者是旱獭"移民"他们抓老鼠,剥老鼠皮,给老鼠染色,装成紫貂,卖给西方女人。人被旱獭感染后通过呼吸和飞沫感染肺鼠疫。当时在西伯利亚工作的华工回国后将鼠疫传入中国。
清政府耗资1000多万元,成立了民政部防疫局、史静卫生警察部队和奉天国际鼠疫研究会。这是中国卫生事业的开始。连德武(1879-1960)为挽救这场灾难立下了汗马功劳!连德武是中国第一批接触现代预防医学科学的知识分子,世界著名的公共卫生学家,中国防疫检疫的先驱,微生物学、流行病学、医学教育专家、医学教育和医学史领域的华侨,发明了第一个口罩。
连德武采取了火化尸体、普及口罩、清洗消毒等一系列措施,最终控制了疫情。肺鼠疫在中国造成5万多人死亡,惨不忍睹!
第二,天花
天花是一种在中国大陆有几千年历史的病毒,也是中国人民的一大灾难!最著名的事件是清朝顺治皇帝死于天花,康熙幼年患天花。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一点。
新中国成立前后,天花疫情在中国盛行。为了早日消除这种疾病对中国人民的危害,中央政府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好事多磨。1961年,唐以(1897-1958)为核心的医务人员终于攻克了天花病毒,领先世界16年。这种肆虐中国人民几千年的病毒终于退出历史舞台,不能再祸害了!
三。黑热病
1970年,驻内蒙古额济纳旗部队发生了一场传染病。患者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部分患者肝脾肿大,部分患者死亡。但经过各种检查,甚至尸检,都没有查出病因。
有关单位派人咨询了医学专家钟慧兰。听了情况介绍,了解了一些相关信息后,他认为可能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黑热病,这是一种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利什曼原虫)引起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他要求相关人员再次仔细查看病理切片。最后病理学家在复查病理切片时发现了李杜体,从而完全肯定了病因。在采取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后,疾病得到了控制。
钟慧兰在1942年报道了一例这种类型的黑热病,但现在这种类型已出现在前沿。当时他想亲自去现场调查,但由于当时的情况,未能如愿。几年后,北京郊区密云县山区出现了几例黑热病。钟慧兰闻讯后,迅速带领助手会同市、县卫生防疫站进行调查,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了京郊黑热病的死灰复燃。
钟慧兰(1901-1987)在工作中非常重视实践,反复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一贯反对理论脱离实际。在医疗实践中,反复强调全面、细致,要求患者仔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检,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其他特殊检查,反复要求主管医师亲自掌握患者的第一手临床资料。
无论是SARS、H7N9禽流感病毒等远在天边的病毒,还是现在正在中国大地上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我们终将战胜它们!岁月是平静而美好的,但总有危险!不要为了一时的快乐而给我们共同的家带来一丝愁云惨雾!我们应该记住那些背负着沉重负担的人,尤其是医护人员,他们是把我们从瘟疫的枷锁中解脱出来的守护神!
当病毒发作时,医学专家首先要设法分析病毒是什么。这个过程是复杂而艰巨的。一旦发现病毒,然后对症下药。有药就好。如果没有药,他们应该在全世界寻找。在此期间,他们应该克服各种困难。同时,他们应该尽力自己发明针对这种病原体的药物。这些都不简单。已经看到了一些病毒,但更多的病毒是未知的,可能是新产生的。比如旅行、探险中的病菌隐患,比如两只动物交配带来的新的病菌隐患...因此,人们必须更加关注他们的日常生活,并意识到加强祖国卫生事业的重要性。我们坚信这些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参考资料:《鼠疫》、《中国通史》、《新中国流行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