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夷陵之战真的是以少胜多吗?双方兵力是多少?(夷陵之战东吴损失了多少兵力)

夷陵之战真的是以少胜多吗?双方兵力是多少?(夷陵之战东吴损失了多少兵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09 更新时间:2024/1/4 3:19:09

彰武元年(221年),三国时期三大决战的最后一场——夷陵之战在汉末爆发。彰武二年(222年),鲁迅指挥的吴军用火击败刘备指挥的蜀汉军队,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全军覆没的蜀汉从此元气大伤,几个月后刘备病逝。

由于汉末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被列为三国时

代的三大决战之一,所以很多人认为夷陵之战也是一场"少赢多"战争,小说《三国演义》是刘备领导的蜀汉军队多达75万人。然后是蜀汉和吴栋的"夷陵之战"是a"少赢多"战争呢?

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刘备控制的地区只剩下益州。当时益州总人口不足百万,所以《三国演义》里写的75万蜀汉军肯定是不存在的。据史书记载,推测当时刘备只有十万大军,要分一部分兵力防备曹魏。

夷陵之战,刘备率领主力约四万人,黄权率领五千余人防守曹魏,沙率领一万"吴希曼"陆军在南边,总兵力约5.5万人。"焚烧营地"后来赵云率领不到2万的兵力前来支援,蜀汉在夷陵之战中投入了7万左右的兵力。

在东吴,吴军主力由鲁迅、徐盛潘璋三位将军率领,总兵力约五万人。此外,夷陵城内还有孙欢率领的数千守军,潘睿率领的数千大军在闹市区与"吴希曼"集团军作战,后方还有诸葛瑾率领的一万预备队。夷陵之战,东吴投入兵力约7万人。

总的来说,蜀汉和吴栋在夷陵战争中投入的总兵力在7万人左右,前线作战兵力也在5万人左右。所以夷陵之战不是一场"少赢多"这场战争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争,但刘备的蜀汉军队在战争初期就拥有了一定的战场主动权。

夷陵之战真的是以少胜多吗?

蜀汉彰武元年(公元221年)七月,刘备由大将吴班、冯率领,以、廖化、富友为都督,率领数万大军讨伐孙权,史称夷陵之战(又称义亭之战)。同年8月,战斗正式打响。

刘备的先头部队进展顺利。8月,又击败李毅、刘阿占领秭归,其主力也陆续在秭归集结。与此同时,荆州武陵地区的蛮族各部也派出使者帮助刘备夺回荆州。面对刘备的进攻,孙权任命鲁迅为大都督、假节,指挥朱然、潘璋、宋倩、韩当、徐盛、孙欢等出兵抵抗。

蜀汉彰武二年(公元222年)正月,刘备派大将吴班、陈石沿三峡东进,占领了荆州长江上游重镇夷陵。鲁迅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从吴县、秭归撤退近六百里,直到退到猇亭地区。直到刘备军队五营在夷陵路被攻破,将领被杀,鲁迅才停止撤退,转守为攻。同年闰五月,鲁迅火烧夷陵,刘备大败。夷陵之战以鲁迅的胜利而告终。总的来说,这就是夷陵之战的全过程。

这场战争中有两个话题引起了后人的热烈讨论。第一,刘备东征的总兵力是多少?这是以弱胜强的经典例子吗?刘备为什么打败夷陵?关于这个话题,我想分两篇,今天我想说的是第一个问题。

夷陵之战中吴栋军队的数量在史料中有明确的记载。《三国志·鲁迅传》:"黄武元年,刘备率众西界,命荀为都督,放假。朱然、潘璋、宋倩、韩当、徐盛、西安、等五万人,皆不从。"这也意味着吴栋前线的总兵力应该超过5万人。

刘备的总兵力是多少?史料中有各种记载。这里有一些例子。首先,魏书中的记载引自《三国志》和《文姬》:

龟海,孙权写了一封信说:"刘备有党员4万人,马匹2.3万匹。当他出秭归时,请横扫猛扑,方能成事。"皇帝报告说:"昨日肖伟之弊,祸起城中,紫阳之鸟,化为关,将军威武雄壮,立下大功说我所愿。"

其次,《三国志·刘烨传》引用的记载:全打败刘备,杀了八万多士兵,才得以幸免。权力之外的仪式越卑微,专家越不顺利,果实如叶。

这两个数字相比,刘备的兵力相差整整一倍。那么,哪个是真的呢?很难辨别真伪。但是有一个关于蜀汉整体人口和实力的记载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这一记载出自《三国志·姬叔传》:

(刘禅)还派尚、送秀才书,28万户,男女94万,铁甲兵10.2万,吏4万,迎客40余万米,金银各2000斤,帛各20万匹。剩下的叫这个。

蜀汉死时,刘禅将此统计交给了邓艾。与刘备时期相比,这一时期的蜀汉有两大不同。首先,刘备时期的蜀汉,不隶属于南疆,不能从这一带征兵;其次,这个数字中蜀汉总兵力为10.2万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蜀汉的总实力还是一样的。就算刚建国的蜀汉总实力超过这个数字,也不可能是倍数。因此,《三国志》和《柳叶传》中引用的付梓记载并不可靠。

《三国志·文姬》中引用舒威的记载准确吗?据记载,这个人物是孙权表演的原文,孙权的表演是向曹丕求助。即使数字不准确,也只能扩大,不能刻意缩小。由此可见,当时刘备从益州带来的总兵力应该在四万人以上。即使加上马良在乌溪、靖州少数民族中招募的军队,总数也有5万多人,相当于鲁迅的军队。所以夷陵之战不能称为以少胜多的战役。

标签: 夷陵刘备蜀汉

更多文章

  • 克苏鲁神话中夏盖虫族是一种怎样的存在?有多恐怖?(克苏鲁神话中有没有虫族)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他们,托斯,克莱门特

    今天,边肖将告诉你克苏鲁神话中的一个从属独立种族,它在整个克苏鲁神话中是一个非常小的从属独立种族。这是"夏盖虫族"。那么这个下盖虫族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呢?它的恐怖之处在哪里?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来自Shaggai的昆虫是宇宙中奇特的生物,一是它的特性,二是它对旧支配者和外神之主的疯狂崇拜"愚蠢之神"阿

  • 刘备四次抛妻弃子为什么还能让众人信服?(刘备几次抛妻弃子)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备,吕布,妻儿

    刘备早期很辛苦,经常到处挨打。幸好刘备运气好,身边的人也不是吃素的,不然三国就没有蜀国了。但刘备有四次抛弃妻儿,作为一个男人相当不负责任。如果他做了这样的事,为什么会有人对他死心塌地?只能说古代女性地位还是太低了,刘备作为兄弟连孩子都生不了,别人在这一点上会死心塌地。汉家亲戚刘备,早年颠沛流离。经过

  • 格鲁吉亚的红酒文化(格鲁吉亚斯大林红酒)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格鲁吉亚,葡萄酒,格鲁吉亚人

    法国著名旅行家查尔顿在格鲁吉亚旅行时曾在游记中写道:"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格鲁吉亚一样生产如此多如此高质量的葡萄酒。"通过一段话,我们知道格鲁吉亚红酒有多优秀。所以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格鲁吉亚红酒文化。1.格鲁吉亚的地理位置格鲁吉亚是一个有着特殊文化的古老国家,位于欧亚交界处的高加索地区,黑海之滨。有丰

  • 月上重火丰涉结局是什么丰涉身世揭秘(月上重火风涉)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凤城,阿朱,雪芝

    可爱的冯舍一出场就吸引了很多观众的目光,觉得这个角色有一种特别的魅力。冯奢是由岳养大的,但岳总是利用他做坏事。后来,冯再也不想听她的话了。叶枫性格开朗活泼,但他内心也有脆弱的一面。叶枫其实是凤城的私生子,早年被父亲遗弃。凤城因叶枫的身份而不认他,他们父子更加反目成仇。那么富人介入的结局是什么?让我们

  • 羞耻的含义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韦杰,自己,羞耻

    说起历史上的一些成语,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其实很多成语都是由一些故事典故流传而来,那些故事的意思其实就是一个习语。那么关于这个"不要脸"这个习语是什么意思?我相信很多人可能知道这个习语,但他们不知道它的历史典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肖吧!1、羞耻的意思。为自己感到羞耻是中国的习语。拼音是zìcánxín

  • 古代殿神具体指哪些?民间为什么要供奉殿神?(古代殿神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太监,溥仪,宦官

    我们都知道中国人是一个有自己信仰的国家。目前大部分人信仰佛教,部分人信仰基督教等。每一种宗教都是人们心中的一种信仰。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古时候有个东西叫庙神,但它是宫里唯一的东西,也就是说宫里不供奉庙神。为什么?庙神到底是什么意思?人民为什么要崇拜庙神?我们来看看吧!末代皇帝溥仪说,宦官是他童

  • 秦始皇灭六国为什么只有燕国是被彻底灭绝了?(秦始皇什么时候灭的燕国)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燕国,秦始皇,韩光

    秦始皇虽然灭了六国,完成了国家统一,但是在未来,这些国家的后裔又重新出现,一有机会就想着兴国。只有一个国家被秦始皇彻底灭了,那就是燕国。秦始皇虽然第一个除掉了韩国,但是可以说是没有给炎帝任何机会,直接被杀了。但是,除非秦始皇屠杀了燕国,总会有后代存活下来。为什么燕国没有人出来想复辟国家?"楚虽有三族

  • 韩信背水一战这个计策为什么后世没人用了?(韩信的背水一战很难复制)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韩信,最后,一战

    说起韩信,其实他一生的成就很多,而且都很有名,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个人真的超级强,不过我们今天不妨说说《最后一站》。其实当时大家都知道,这个计划风险很大,但是效果却出乎意料,但是也有一个问题,就是按照这个计划的人,似乎都没有必要,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跟随边肖来揭开这个秘密吧!首先,韩信上演

  • 二战期间德国的狼性战术是如何失败的?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潜艇,德国,战术

    1939年9月3日,英国正在大西洋上航行。雅典娜"这艘客轮被德国海军的一艘U-30潜艇击中。“雅典娜”号客轮严重受损,葬身海底。这次袭击造成112人死亡,这是二战期间德国狼性战术的第一个受害者。在随后的几年里,盟军船只多次被狼群围攻,造成了惊人的损失和影响。然而,从1943年夏天开始,德国军队"狼性

  • 亚美尼亚惨案是不是真正的种族大灭绝(亚美尼亚灭亡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亚美尼亚,土耳其,奥斯曼帝国

    说起土耳其人,他们是地中海地区的原住民之一,是神圣罗马帝国遗民和西突厥人的混血。1299年奥斯曼帝国建立,到14世纪,安纳托利亚半岛的穆斯林被奥斯曼帝国统一,自称"土耳其人"。16世纪至17世纪,奥斯曼土耳其达到顶峰,其君主继承了东罗马和伊斯兰文化,融合了东西方文化。今天的土耳其大陆基本上都是土耳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