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果阿战争北约态度是怎样的?为何没人帮助葡萄牙?(北约葡萄牙俄罗斯战争)

果阿战争北约态度是怎样的?为何没人帮助葡萄牙?(北约葡萄牙俄罗斯战争)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972 更新时间:2023/12/6 13:44:41

说起印度,相信大家都会很熟悉。虽然一直以明古国著称,但在英国人到来之前,这里只是一片由各种土态组成的散沙。雅利安人、马其顿人、土耳其人几千年来一波一波席卷印度。几千年来,印度似乎早已习惯了被不同的征服者统治。统一的印度民族的概念从未在他们

的头脑中扎根。事实上,在古代"印度"这个词与其说是一个国家,不如说是一个地理和文化概念。正是在英国殖民时期,印度人才真正萌发了民族主义的意识。印度最早的民族主义者是在英国教育下接受训练的。

所以印度作为一个国家,实际上是英国殖民者塑造的,但实际上并不是整个印度次大陆都是英国的殖民地。大航海时期第一批到达印度的西方殖民者其实是葡萄牙人:1498年5月20日,葡萄牙人瓦斯科·达·伽马率领船队在印度南部的贸易中心卡利卡特登陆。这不仅是西方殖民者第一次到达印度,也标志着从欧洲到印度的新航路的开辟,因此被称为人类进入近代历史时期地理大发现的标志性事件之一。1510年,葡萄牙人占领果阿,从此它成为葡萄牙东部殖民地的首都。

继葡萄牙人之后,荷兰人、英国人和法国人也相继来到印度。17世纪后,英法殖民主义者逐渐将荷兰和葡萄牙势力赶出印度。161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船队在击败葡萄牙船队后,在印度西海岸的苏拉特地区登陆,英国人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贸易站。1614年,英国在海战中再次击败葡萄牙人,英国确立了在印度洋的主导地位。然后英国占领了印度的马德拉斯和加尔各答。17世纪80年代,英国国查理二世与葡萄牙公主结婚后,孟买作为嫁妆的一部分被转让给了英国。

在这一点上,只有果阿和它的下属达曼-吴迪,Dadra-nagarHaveli是葡萄牙在印度的领地。从那时起,英国和法国为印度而战:印度成为1756年至1763年七年战争的主战场之一。1761年,英国军队占领了法国在印度的据点。1763年法国战败后,被迫与英国缔结《巴黎和约》。根据《巴黎和约》的规定,法国在印度保留了5个无人看守的贸易站,分别是凯里基尔、本治里、钱德那戈尔、亚留旺和马赫,法国在印度的其他所有属地都交给了英国。

印度次大陆分为三部分:英属印度、法属印度和葡属印度。1947年,在汹涌的殖民独立浪潮的压力下,英国被迫撤出印度次大陆。英国人撤离前,通过蒙巴顿计划将原英属印度殖民地一分为二:印度教人口占多数的印度和穆斯林人口占多数的巴基斯坦。1947年8月15日印度正式独立后,法属印度和葡属印度被提上日程。1948年,法国和印度达成协议,全法属印度的人民将投票决定他们的未来。1954年11月1日,印度接管法属印度。

法属印度问题解决后,印度将目光投葡萄牙统治下的果阿及其下属的达曼-吴迪、达德拉-纳加尔哈维里等地。但是,葡萄牙没有像法国那样,和印度坐下来谈判,达成协议。都说法国比葡萄牙强,那为什么连法国都让出了在印度的地盘,葡萄牙还保持强硬的姿态?原来印度收复法属印度的一个重要背景是当时法国在越南战场上举步维艰,法国实际上迫于形势不得不选择与印度达成妥协。

当时葡萄牙殖民地还没有出现像越南反抗法国殖民统治那样的独立运动。同时,葡萄牙认为自己有北约和美国的支持,所以拒绝与印度政府就葡印问题进行谈判。印度自1947年独立以来,一直要求葡萄牙将葡属印度的主权交给印度。20世纪50年代初,国际法院和联合国大会就葡属印度问题做出了有利的决议,但葡萄牙从未承诺将葡属印度的主权交给印度政府。

1954年,一群印第安人占领了Dadra-nagarHarvey。葡萄牙要求印度允许葡萄牙军队越过印度领土,进入这一管辖区恢复治理,但遭到印度拒绝。1955年8月15日,印度政府又向果阿、达曼和吴迪派出5000名非武装志愿者,支持和配合当地人民的解放斗争。葡萄牙当局用自动武器对志愿者进行了血腥袭击,造成200多人死伤。葡萄牙当局的暴行激起了印度人民的愤怒,许多城市一度举行罢工和示威游行。印度政府也宣布断绝与葡萄牙的所有外交关系。

印度与葡萄牙围绕果阿等地的博弈,与印度吞并锡金、控制不丹、制造中印边境冲突、日后干涉斯里兰卡内战等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印度随后的举动实际上是对外侵略扩张的行为,但与葡萄牙在果阿的争端实际上是维护领土主权和完整的正义斗争。这得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认可。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是殖民主义将要崩溃的时代。葡萄牙在殖民问题上的立场在当时的世界上很不得人心,所以国际法院和联合国都站在印度一边。

印度独立时,世界处于美苏战的格局之下。与此同时,帝国主义列强构筑的殖民体系自二战结束后逐渐瓦解,在广袤的亚非拉诞生了一系列新兴国家。这些新兴国家出于维护本国政治独立和经济发展的考虑,不愿意卷入美苏两大阵营的对抗,于是强调独立的不结盟运动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兴起。这一时期,印度顺应广大新兴国家的不结盟意志,以反殖民、反霸权的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12月中印两国政府谈判时提出的。

1954年在斯里兰卡发表的一次演讲中,印度总理尼赫鲁提出"不对齐"在这次演讲中,尼赫鲁把印度总理周恩来一年前提出的处理印中政治分歧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不结盟的基础。1956年7月,印度总理尼赫鲁、埃及总统纳赛尔和前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发表联合宣言,反对将"世界被分成强大的国家集团"。4年后,在第15届联合国大会上,这三位领导人分别会见了印尼总统苏加诺和加纳总统恩克鲁玛,讨论建立美苏之外的第三种政治力量。

1961年9月,在南斯拉夫前总统铁托的努力下,由埃及、南斯拉夫、印度、印度尼西亚和阿富汗发起的第一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终于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召开。共有25个国家元首出席了会议,并通过了《不结盟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宣言》,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不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反对任形式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这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印度的尼赫鲁、埃及的纳赛尔、南斯拉夫的铁托还被称为"在国际不结盟运动中;三个火枪手"。

印度通过参加不结盟运动,顺应了全世界人民追求和平、反对战争的发展潮流。这迎合了当时世界上盛行的独立民族主义,从而大大提升了印度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在广阔的第三世界树立了很高的威望。自称世界级大国的印度,不愿意和任何大国走得太近,而是试图利用大国博弈格局,灵活外交政策。因此,印度得以避免卷入美苏两极对抗。在随后的半个世纪里,印度独特的地缘战略优势使其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左右逢源。

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印度作为美苏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东方集团对抗的第三势力,是双方争夺的对象,双方都不想得罪印度而倒向对方,所以印度成为冷战时期为数不多的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保持密切外交关系的国家。即使在今天,印度仍然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与美国和俄罗斯保持密切关系的国家:印度在美国的亚太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印度在武器交易等方面与俄罗斯保持着密切合作。

20世纪50年代,印度不仅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保持着密切的外交关系,而且与中国的关系也很密切。20世纪50年代是中印关系的蜜月期:当时印度在对外关系上的扩张主义路线并没有完全显露出来,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反殖民、反霸权的国家出现在世人面前。当时深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之苦的印度人民,积极支持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殖民、反霸权斗争,所以在那个国际环境下,和中国的关系一度非密切。在果阿问题上,中国当时的政府和人民实际上是支持印度的。

印度看到世界舆论站在自己一边,就决定采取进一步行动:当时印度境内的葡属领地达德拉-纳加尔哈维里自1954年以来一直处于印度的实际控制之下,因此葡属印度实际管辖的地区只剩下果阿及其下属的达曼-吴迪。1961年,印度改装了从英国购买的尊严级4号舰“大力神”号航空母舰,并将其更名为“维克兰特”号,从而成为二战后亚洲第一个拥有航空母舰的国家。拥有航母的印度在印度洋地区与葡萄牙的博弈中,牢牢占据了制海权优势。

与此同时,国际形势明显对印度有利:美国一直把自己的战略利益放在首位。巴基斯坦和葡萄牙一样,也是美国的盟友。但在印巴冲突中,美国不止一次为了自身利益与印度达成交易。美国之所以背弃巴基斯坦这个盟友,为印度辩护,是因为印度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高于巴基斯坦。作为北约成员,葡萄牙自以为可以得到美国的支持,但实际上美国做任何事都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事实上,印度对美国来说比葡萄牙更重要。

葡萄牙只是一个已经逝去的老牌殖民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正在走下坡路。相比之下,印度的国土面积、人口规模、经济体量都远远超过葡萄牙,所以印度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其实是高于葡萄牙的。葡萄牙自以为是美国的盟友,可以得到美国和整个北约的支持,但实际上葡萄牙完全是一厢情愿。本来北约成员国之间是有共同防御条约的,也就是说对一个北约成员国的攻击就意味着对整个北约的攻击,所以所有北约成员国都会自动参战。

正因为如此,葡萄牙才敢在军事实力不如印度的前提下,对印度采取强硬立场。但1961年,美国说:我葡共同防御条约只针对葡萄牙领土,不包括葡萄牙海外殖民地,我不会帮助葡萄牙共同防御殖民地。二战以来在外交上一直追随美国的英国也说:我放弃了印度,你们葡萄牙为什么不能放弃果阿这种弹丸之地?美英的声明实际上定了一个基调:北约成员国之间的共同防御条约只针对各成员国的本土,不针对各成员国的海外殖民地。

有了这样的基调,在印度对果阿采取军事行动时,北约其他成员国有理由不帮助葡萄牙。1961年12月18日,印度政府出动3万多人进攻果阿的葡萄牙军队。参演部队包括印度第一装甲师的一个重型坦克营,装备数十辆M26"兴"重型坦克。"维克兰特"三号也参与了这场战斗:印度原本计划在葡萄牙从大陆增援的时候,利用航母战斗群切断果阿的海上通道,但是葡萄牙后来没有派出增援,所以"维克兰特"最后舰载机飞到陆地机场,用空军机轰炸果阿。

当时果阿的葡萄牙军队和警察部队总共只有5000人,主要装备轻武器,缺乏坦克、飞机等重型武器。经过26个小时的战斗,拥有绝对火力优势的印度军队取得了胜利,葡萄牙人不得不放下武器停止抵抗,从而结束了葡萄牙对果阿长达400多年的殖民统治。虽然印度在1954年就已经收复了曾经被葡萄牙统治的达德拉-纳加尔哈维里,但在收复整个葡属印度之前,印度并没有公开宣布将其并入印度。直到1961年果阿战役胜利后,印度才正式宣布将达德拉-纳加尔哈维里纳入本国。

如果说达德拉-纳加尔哈维早在1954年就已经在印度的实际控制之下,那么果阿、达曼和吴迪就是在1961年的战斗之后获得的。三地并入印度版图时,共同组成了印度的联邦领地。1987年5月30日,果阿成为印度的一个邦,而达曼-吴迪仍然是印度的联邦领地。1961年果阿战役后,葡萄牙萨拉查政府拒绝承认印度对葡属印度的主权,同时保留了在葡萄牙国民议会中的席位。1974年葡萄牙"4月25日革命"新政府宣布放弃所有殖民地后,葡萄牙承认印度对原葡属印度的主权。

标签: 印度葡萄牙果阿

更多文章

  • 古代的妻妾之间是如何相处的?(古代的妻妾是怎么相处的)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配偶,一夫一妻制,地位

    所谓"多配偶制"其实是"一夫一妻制和一夫多妻制"。这一制度始于黄帝尧舜时期,直到新中国成立才正式废除。这主要体现在地主阶级的妻妾共存,而大多数普通人是一夫一妻制或没有妻子。至于女人之间的关系,以妻子为主,妾的地位只比奴婢略高。1."多配偶制"产生在早期的母系社会,由于女性地位较高,所以"多配偶制",

  • 司马昭杀了曹茂之后发生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司马昭,霍光,曹茂

    说到三国时期的司马昭,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个人的想法是什么。说到曹茂,有些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其实他是曹魏家族的第四继承人,也就是曹魏家族的第四代皇帝。当然,他也是最后一个,但他被司马昭杀死了。所以有些人仍然对司马昭杀了皇帝有许多疑问。那就是如何处理杀帝的善后。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吧!事实上,司马昭并不

  • 曹雪芹家为什么被抢?真实的历史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雍正,曹雪芹,曹家

    最近很多人也在说这个曹雪芹。估计大家都知道这个曹雪芹是雍正抢的,所以也有很多人问过。这是为什么呢?真实历史中曹雪芹被抢是真的吗?这个问题我们简单分析一下,揭秘一下。有兴趣的一定不要错过。我期待着尝试一下。曹雪芹被雍正抢了。表面上看是经济问题,主要是江宁织造干的亏空。这笔钱不是曹操自己花的,是给朝廷花

  • 捣练图是谁画的?(捣练图是什么画)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画家,波士顿,宋徽宗

    说起《道连图》,大家都知道很有名。只要提到中国的画,就一定会提到这幅画。那么也有人问,这幅叫《道莲图》的画这么厉害,那么是谁画的呢?据说他是唐朝非常著名的画家。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和揭示这个问题。《唐人》的作者是《道连图"张轩"是的,这幅画原来收藏在圆明园,现在收藏在波士顿美术馆。唐代画家张轩简介张璇(

  • 小雪会很冷吗?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小雪,节气,储存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北方的一些地区甚至已经开始下大雪,而南方也很冷,只是还没有下雪。不过虽然没下雪,但还是迎来了24节气的小雪节气。那么2019年小雪是什么时候呢?小雪节气会很冷吗?这一天过后要注意什么问题,比如健康养生问题,怎么穿衣打扮?小雪有什么习俗?1.小雪简介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时间

  • 年圣诞节停战事件是怎么回事?(圣诞节结束战争)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士兵,战壕,圣诞节

    1914年12月24日,平安夜。对于西方人来说,这一天应该在家里享受亲戚朋友的礼物。但是1914年的圣诞节有点不同。成千上万的丈夫或儿子离家出走,目的地是一战前线,随着武器的更新换代,士兵们很快意识到战争不同于以往的残酷,能否再次度过圣诞节似乎成了一种奢望。但谁也没想到的是,在战争的第一年,他们还是

  • 古代和珅的妻子叫什么?和坤妻子是怎么死的?(和珅死后他的老婆怎么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小沈,女人,妻子

    贺昆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人物。当时连皇帝都要给他三份。俗话说,何坤很厉害,不仅仅是嘴巴好。也是很好的情商。当时和坤、相比,两人都是当时皇帝身边的得力干将,但却是死敌。表面上是没有这个意思,但在我心里,就是明争暗斗。所以这个和坤这么好。何坤的妻子叫什么名字?他和坤的老婆是怎么死的?让我们来看看细

  • 李鸿章墓中的两块金重铜砖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鸿章,慈禧,一个

    说起李鸿章,这个人其实争议很大,但我们不要过多的纠结于他的争议问题。我们想说的是,李鸿章墓里其实还有一个故事要讲,那就是其实在李鸿章墓里发现了两块三十斤的铜金砖。那么这两件事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种情况,有兴趣的不要错过!李鸿章是晚晴中颇有争议的人物。在慈禧看来,他是一个绝对的忠臣,只有

  • 当仓央嘉措遇见纳兰容若什么意思?当仓央嘉措遇见纳兰容若短评(当纳兰容若遇上仓央嘉措书评简短)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纳兰,仓央,他们

    很多读者读到《当仓央嘉措遇上纳兰容若》这个标题时,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仓央嘉措和纳兰容若放在一起?其实这本书的作者是带着园子走的,是为了记录两个人在一起的诗歌作品。事实上,仓央嘉措和纳兰容若的风格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似的,他们的文笔都很细腻,都伴随着真挚的感情。这两位大才子的生活和作品交织在一起会

  • 城东早春作品赏析(城东早春解析)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早春,首诗,初春

    《城东早春》是唐代诗人杨巨源的作品。这首诗应该是杨巨源在北京时写的,因为原文中提到了长安城。那么这一次,作者以早春为主题,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充满春天和生机的景象,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城东早春》。这首诗还是很值得一读的。1.城市东部的早春诗人景清在春节,绿柳黄半参差。如果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