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鬼谷子有几个徒弟分别都是谁(鬼谷子的两个徒弟都是谁)

鬼谷子有几个徒弟分别都是谁(鬼谷子的两个徒弟都是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922 更新时间:2023/12/26 0:48:32

说起鬼谷子,我想大家对这个人物都很熟悉,也很疏远。毕竟他是中国历史上很神秘的一个。他自己创立了鬼谷子派。他的故事虽然不是很响,但是他的徒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每个徒弟都是世界知名的人物。那么鬼谷子的弟子有哪些呢?区别在哪里?他们有什么成就?下

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鬼谷子的徒弟!

1.鬼谷子有多少弟子?他们是谁?

鬼谷子曾经是楚国的宰相,精通百家之学。他是兵家鼻祖,著名的道家、思想家、军事家、军事家、阴阳家等。,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鬼谷子的弟子包括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商鞅、吕不韦、白起、李牧、王建、甘茂乐毅毛遂赵奢等500余名精英。

2.鬼谷子弟子排名先后。

鬼谷子的弟子很多,没有所谓的八弟子,所以没有鬼谷子八弟子的顺序。然而,在鬼谷子的五百多个弟子中,有八个是最著名的,即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商鞅、吕不韦、田雷和李牧。

1.苏秦(?-前284年),子箕子,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外交家、军事家,随张仪从鬼谷子而来,随鬼谷子学习纵横技能。苏秦曾经提出"Union"六国对抗秦国的战略思想,最后形成纵向联盟,担任"从大约长度"并且佩服六国,以至于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关。

2.张译(?-309年前),姬姓,张,人,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外交家、军事家,随苏秦从鬼谷子而来,随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张仪出山后,开拓"连横"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用"水平"打破"纵向"它敦促各国与秦国友好相处,并被命名为吴新军。

3.孙膑(生卒年不详),本名孙伯苓,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孙武后裔,师从鬼谷子。庞涓以前的同学孙斌被庞涓折磨得身体残疾。后来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前往齐国,协助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桂陵、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称霸的基础。

4.庞涓(?-公元前341年),战国初期魏国名将,与孙膑同受隐士鬼谷子崇拜。因为嫉妒孙膑的才华,怕他比自己强,所以设计刮掉他的膝盖骨。

5.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姓姬,公孙,名扬天下,是一位爱国人士,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军事家,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之君后裔,商鞅变法的执行者。商鞅辅佐秦孝公。公元前338年,死后,商鞅被公子钱诬告谋反。他被击败,死在童弟。他的尸体被运到咸阳,他的家人被杀害。

6.吕不韦(?-235年前),姜姓陆,本名不畏,战国末期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国宰相,姜子牙第二十三孙。吕不韦帮助秦国质子异族进入秦国政治核心,异族继位,成为秦庄王。在最初的249年,吕不韦是首相,他被授予了作家的声誉。河南洛阳有10万户人家,食客3000人,家属1万人。

7.田雷(?-公元前257年),秦国白姓,名曰,战国时秦国名将。与廉颇、李牧、王建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在长平之战中,白家杀死了赵国40多万士兵。公元前257年,白起被秦赐死(具体原因请参考白起为什么被赐死)。

8.李牧(?~前229年),嬴姓,名牧李,战国时赵国名将,与白起、王建、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被誉为"李牧死了,赵死了"被称为。公元前229年,赵王落入秦国的圈套,听信谣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就杀了李牧。

3.鬼谷子的徒弟有哪些成就?

苏秦和张仪是战国时期最耀眼的两颗政治明星,同时也是最杰出的两位外交家。苏秦带着六国的印章,四处游说,联合六国对抗强秦。一个人同时担任六个国家的首相,世界历史上没有第二个人。张仪以高超的智谋和诡辩成为秦国丞相,瓦解了苏秦生前创建的六国联盟,最终统一了秦国。苏秦主张合纵之策,张仪主张连横之策。可以说两人的策略是背道而驰的(可见鬼谷先生的教育理念是先进的,因材施教,提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但他们都是一前一后地实现了各自的目标,取得了成功,把战国末期的诸侯和天下的局势掌握在自己手中。太史公司马迁曾经对他们评价很高:"这两个人真的是危险人物!"

孙膑和庞涓一起在鬼谷子手下学习兵法,他们都成为了战国时期伟大的军事家。著名的例子"围魏救赵"是师兄弟之间的事。庞涓生不逢时,与军事造诣深厚的孙膑同时代,所以总是被孙膑打败。再加上他心胸狭窄,诬陷孙膑,所以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不高。其实当时除了孙膑,庞涓的军事才能都是无敌的。历史上庞涓在鬼谷子毕业的时候,正好魏国在招贤纳士。一次考试,王维任命他为军师、元帅,掌管魏国兵权。庞涓上任不久,就攻打魏国周围的小诸侯国。当时他每战必胜,每次进攻。魏国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拥有庞涓。宋、鲁、魏、郑的君主都去魏国祝贺他,表达他们的所有权。不仅如此,庞涓还打败了当时非常强大的齐军!

孙膑是一位杰出的战略家。毕业后受了很多苦(被同学庞涓陷害致残)。后来,他受到齐威王的赏识,成了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使他名扬天下。他不仅用兵神威,在军事理论研究上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写下了孙膑的《孙子兵法》,永垂不朽。历史上久负盛名的孙膑和孙膑的《孙子兵法》一直被称为"孙子",至今仍与"士兵和圣徒的两个孙子"我们的声誉享誉国内外。《汉书》中更是明确,将《孙子兵法》列为所有兵书之首,而孙膑的《孙子兵法》排在第二位,在吴起的《孙子兵法》、《范蠡的孙子兵法》等所有兵书之上。

苏秦、张仪两位伟大的政治家、外交家,以及孙膑、庞涓两位伟大的军事家,都出自他们的家庭。鬼谷子的教书生涯真的很漂亮!与老师们一辈子照本宣科不同的是,鬼谷子还编写了自己的教材,主要作品是这本经典中的《鬼谷子》和《尹福七法》。鬼谷子侧重于战术和辩论技巧,而《尹福七法》则侧重于养神和养精。有十四个鬼谷子,其中第十三个和第十四个已经失传。《鬼谷子》的版本主要有普通集本和嘉庆十年江都秦本。这本经典中尹福的七种技巧的前三章解释了如何丰富意志和培养精神。后四章讨论如何将内在精神运用到外部世界,如何用内在心灵处理外在事物。

标签: 鬼谷子苏秦秦国

更多文章

  • 溥仪为什么不会说满语?(溥仪啥也不会)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满语,溥仪,蒙古语

    说到溥仪,真的太多话了,也很悲壮。你要说他,也要一年。今天给大家讲一个溥仪的小问题。据说这个溥仪是清朝的皇帝,满族统治中国近300年。当时满语还是普通话,但这个溥仪不会说满语。那为什么呢?下面我们继续分析,揭秘!1959年12月4日,溥仪被大赦出狱。回到北京后,他的工作安排一直是个大问题。考古学家、

  • 葡萄牙人写的明朝宁远河大战是如何经过海南岛的?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法利亚,葡萄牙,海南岛

    1540年,一群来自葡萄牙的探险船从马六甲起航,开始了极其低调却又极其漫长的远东之旅。舰队很快绕过马来亚半岛,从泰国南部的北大年向柬埔寨和越南进发。最终,为了找到从未蒙面的敌人,我探索了当时对外界还很陌生的海南岛。汉武帝是中原第一个出兵海南的君主。海南作为中原王朝的传统南疆,由于缺少重大事件,总是难

  • 驼峰航线的起点和终点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驼峰,航线,中国

    最近很多人对这条驼峰航线的起点和终点都很感兴趣,因为毕竟跨度还是很大很长的,所以很多人对这条驼峰航线的起点和终点分别在哪里都很感兴趣。下面简单分析一下,一起揭秘。有兴趣的不要错过。一起来学习分析一下吧。"驼峰航线"也被很多人称为"死亡路线"历史上二战时期有三条线叫死亡路线。这几个字是:阿拉斯加航线,

  • 宋朝时期的熏香器长什么样子的?各种形状都有(宋代有多少种熏香方法)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代,明朝,宣德

    中国宋代时期,香文化大发展,皇家贵族、文人墨客、佛教徒、道教徒甚至普通百姓都在使用香,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香的影子。不仅是客厅大厅,酒席庆典上,也有各种精致的香囊、香袋供悬挂。也有文人手工做香,苏洵有句诗:"捣实麝和筛檀香入模型,滋润芦伟和鸡苏。"黄庭坚经常自己做香,有一次还送给别人"汀南帐中的香"为

  • 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成语典故(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成语典故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魏国,桂陵,赵国

    最近有很多人问,桂陵和马岭两个战役有没有一些成语典故,长平之战有没有一些成语典故。其实还是有的。如果你对源自这些战役的成语和典故感兴趣,让我们和边肖一起继续分析。其实相关的成语还有很多,有些不是来源于这些战役,也有使用的,有些是来源于这些战役,但都不是很知名,所以今天我只列举几个非常知名的成语。1.

  • 刘备为什么不让赵云单独领兵?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云,刘备,领兵

    说起刘备和赵云,我想大家都知道,这两个人虽然都是主公和武将,但总觉得刘备一直把赵云当保镖,赵云直到刘备去世才领兵。那么原因是什么呢?其实还是比较简单的。我们来看看这个问题,揭秘一下!其实喜欢三国的人都应该知道,刘备在识人用人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但是刘备为什么不给赵云一个独立领兵的机会呢?首先我们要区

  • 樊氏明明貌美如花为何赵云却屡次拒绝迎娶樊氏呢?(赵云为何娶樊氏)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云,刘备,嫂子

    我们一直都很熟悉三国中赵云的故事。赵云作为蜀汉五虎将军之一,七进七出的骑救世主故事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他的勇猛和忠诚,赵云也一直是三国中最受欢迎的武将之一。自古美人配英雄,赵云这样的英雄自然需要美人的陪伴。从前,桂阳太守赵范的遗孀樊氏非常美丽。当时,赵范多次劝说赵云拿下樊氏,但赵云一直拒绝。为什么?赵

  • 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宝剑有哪几个?其中一把由黄金打造(中国古代最有名的十把宝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神风,勾践,越王

    剑是人类历史上非常常见的冷兵器,但不同地方、不同文化领域锻造的剑也有着每个地方独特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古代,剑不一定是将军或士兵的专利,文人有时也喜欢舞剑取乐。中国著名的儒家学者孔子经常佩戴宝剑。再来看唐代诗人李白。据说他的剑术也很高超。所以在中国这样一个灿烂的文明中有很多剑,所以今天边肖将向你介绍中

  • 慈禧最广为流传的一首诗是哪首?(慈禧最广为流传的一首诗是哪首古诗)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慈禧,知道,练字

    我们都知道慈禧是个什么样的人。她虽是皇太后,却罪孽深重。她极度贪奢,她害了中国。但是她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优势,那就是"孝顺"。这份孝心可谓是她黑暗历史中的一点光亮。从这点来看,还是可圈可点的。有一次,她写了一首诗,至今广为流传,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出自谁之口。来说说这首诗吧。恐怕没有多少人会喜欢慈禧,

  • 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士兵为何越打越多?(苏联士兵怎么越打越多)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苏联,苏军,基辅

    为了在二战中称霸世界,纳粹德国于1944年6月22日凌晨空袭苏联,发动了蓄谋已久的针对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飞机轰炸,装甲部队开路,士兵出其不意,苏联士兵节节败退。由于德军的突然袭击,苏联在战争初期损失惨重。仅战斗第一天,苏联空陆军就损失了1200架飞机,苏联控制了空,从而落入德国手中。在自己的日子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