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燧人氏在历史上是什么人?他的后人都是哪些人?

燧人氏在历史上是什么人?他的后人都是哪些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019 更新时间:2024/1/17 23:42:42

燧人氏”之名始于古代传说,其事迹是“教民钻木取火”,这一技术发明,使得人们不再依赖天然火取得火种。“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燧人氏建立的黄金家族,连续统治中国超过四千年,还一直延续到了汉朝,堪称中国古代第一家族,远超素王孔子建立的迄今才2500余年的孔子世家!

远古时期,燧人氏在今天河南商丘一带钻木取火,后来“燧石取火”,教人熟食,翻开了中华文明新篇章,商丘因此被誉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燧人氏是中国第一火祖。

除了钻木取火之外,燧人氏还有九大发明,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四个是:一是在昆仑山顶悟出“天道”,始为山川百物命名,《道德经》中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二是开创中国姓氏文化,中华民族第一姓是“风”,燧人氏所立,三是发明《河图》、《洛书》,创造人类早期的符号文字,四是发明“陶文”,创造“十天干”(天干地支中的天干)。因此,燧人氏不仅是中国火祖,更是中国人文始祖,在上古社会地位极其独特。

根据《三皇五帝年表》记载,大约在公元前4464年,燧人氏建立了“燧明国”,此后燧人氏在位长达110年,所以据此推断其在位年限为前4464—前4354年,距今约为6482—6372年前。燧人氏死后,葬于今天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处,建有燧皇陵。

燧人氏功盖古今,是中华文明源头之一,那么燧人氏有哪些后人?令人惊讶的是,根据史书记载,我们熟知的上古名人,竟都是燧人氏后裔!

燧人氏后裔众多,直系后裔有风姓、衣氏 、允姓、依姓、殷姓、嬴姓、子姓、婼姓等,但最为有名的是风姓伏羲。

《古三坟》记载:“伏羲氏,燧人子也,因风而生,故风姓。”在《帝王世纪》《三皇本纪》等史书上,还记载了一个神话色彩很浓的传说,“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燧人氏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纪”,所谓庖牺氏,就是伏羲氏,燧人氏之妻华胥氏踩中雷泽里一个巨大的足迹,于是感应而孕,进而生下伏羲氏。

据《三家注史记·三皇本纪》记载:伏羲和女娲的母亲都是华胥氏。伏羲和女娲兄妹俩居住在昆仑山上,为了繁衍后代,兄妹两人结为夫妻,缔造了人类。不过,伏羲女娲亲兄妹结婚,这是唐朝之后出现的传说,通常认为女娲是伏羲义妹,两人没有血缘关系。

伏羲女娲结合之后,生下一个叫少典的儿子,《三皇庙碑》记载:“伏羲子少典为神龙首;东迁少典,君于颛臾之地以守伏羲之祀。”历史上名气并不大的少典,却生下了两个风云人物。

《国语·晋语》、《世本》等记载:“少典娶有蟜氏女,生黄帝、炎帝,祖母华胥氏。黄帝以姬水(陕西武功漆水河)成,炎帝以姜水(陕西宝鸡清姜河)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

少典之后,天下三分,黄帝、炎帝、蚩尤鼎足而立,黄帝居中原,炎帝在西方,居太行山以西,蚩尤是九黎君主,居东方。最终,黄帝打败炎帝,又联合炎帝击败蚩尤,一统了华夏族。

如今,我们虽说是“炎黄子孙”,但历史上炎帝后人名气不大,但黄帝后人却在此后二千年里,一直统治着中国。

黄帝与正妃嫘祖育有二子,“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其中昌意儿子叫高阳,就是我们熟知的颛顼大帝。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颛顼崩,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娶娵訾氏女,生挚,帝喾崩,而挚代立,不善,而弟放勋立,是为帝。虞舜者......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

上古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根据司马迁的记载,五帝本是一家人,颛顼、帝喾、帝尧、帝舜都是黄帝之后。

五帝之后,中国进入家天下时代,黄帝后人依然统治着中国。

1,《史记·夏本纪》记载:“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大禹是黄帝玄孙、颛顼孙子,大禹之子启建立夏朝,因此整个夏朝王族都是燧人氏、黄帝之后。

2,《史记·殷本纪》记载:“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商朝始祖叫契,而契却是帝喾与简狄之子,帝尧异母兄。

3,《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嫡妻)。”周族始祖叫后稷,而后稷的父亲就是帝喾,母亲叫姜嫄。换言之,商朝始祖契是帝喾庶子,周朝始祖后稷是帝喾嫡子,商周始祖是异母兄弟。

4,《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传之数代为伯益,伯益“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舜赐姓嬴氏”。据西周早期秦公墓出土石磬刻有“高阳有灵,四方以鼐”,证实了伯益明为高阳氏颛顼的后代。

秦朝之后为汉,而刘汉始祖为“帝尧之子丹朱”,帝舜继位之后,丹朱被封于刘国,即今定州唐县,其子孙以国为姓,姓刘氏。汉朝建立者刘邦,是丹朱的七十五世孙,因此刘邦也是燧人氏后人。

总而言之,自燧人氏起,这个家族一直统治中国,绵延超过四千年,堪称中国第一家族、中国真正的黄金家族。其实,如果根据史书追根溯源,后来的魏晋唐宋明等帝王,可能都与燧人氏、黄帝家族有关联。

在燧人氏家族之中,尤其黄帝这一支神奇无比,上古五帝都是一家人,夏商周都源于黄帝,一个家族人才辈出如斯,实在让人难以相信。或许,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古代记录的历史也是时代的要求,未必就一定是真相,周人与黄帝系出同源,周朝建立之后,就将黄帝地位无限拔高,甚至让上上古名人都成了黄帝后人,因此燧人氏家族应该是周朝人编造而成。

著名历史学家沈长云在《石峁古城是黄帝部族居邑》一文中,一针见血的指出:“因为黄帝的后裔周人建立了强大的周王朝,以后的华夏族又是以周族为主融合其它各族形成的,为华夏族编排的祖先的历史自应把黄帝放在首位。”或许,燧人氏、黄帝家族统治中国超过四千年的原因,就在于此!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董卓和马腾既有对抗还有合作,他们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史风云

    董卓和马腾都是来自西凉,二者有什么关系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西凉,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自西汉建武威郡以来名字换了多次,匈奴占据河西走廊时称姑臧,西汉占领后建武威郡,东汉称西凉,其疆域也时大时小,大时把大半个甘肃都占了,还扩延周围几省,比如陕西等地,史称凉州。在汉末三国时期,西凉一带不

  • 治国安邦之雄才:两袖清风的斗子文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斗子文,春秋,历史解密

    面对钱财的诱惑,人们往往很难保持清廉的作风,除非有着高尚的品质和坚定的毅力,我国东周时期的斗子文就是一个廉洁的典范。斗子文是楚国贵族斗伯比的儿子。斗子文出生并成长于贵族家庭,从小就过着富贵无比的生活,但是,他长大后并没有因为非凡的出身而迷醉于金钱,而是成为了一个洁身自好、两袖清风的官员。斗子文智慧过

  • 范蠡:“美人计”的献计者,后成为富甲一方的土豪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范蠡,春秋,野史秘闻

    范蠡原本是一个楚国人,心系天下想创造出来一个盛世和平的年代。可是无奈楚国这个国家没发现这么一个人才,导致他最后身去越国发展自己的伟大志向。但是命运弄人到了越国他也没有得到重用,但这些困难并不能阻止范蠡放弃自己的理想。在经过多年的等待以后属于他自己的机会就已经悄然来袭了。在公元前496年的时候,吴国和

  • 明仁宗朱高炽仅在位10个月,却被称为仁政之君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高炽,明朝,风云人物

    说起大明王朝的皇帝,大家首先想到了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朱元璋,或者是一生武功显赫的明成祖朱棣,又或者是嘉靖皇帝万历皇帝等等,很少有人在提起大明王朝的时候能够想到我们今天的主角明仁宗朱高炽。这个皇帝在位时间不长,只有仅仅十个月。但是,这位皇帝却是大明王朝为数不多的仁政知君,他开启了仁宣之治的

  • 很多人认为刘邦比不上项羽,但在真实历史上又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在《史记》当中更是关于刘邦的描写,曾经提到刘邦在用人方面比较擅长,但是在很多方面都比不上其他人。在战略方面更是不如张良,在行军打仗的时候更是比不上韩信,更是在阴谋诡计方面比不上陈平。这就给了我们比较深刻关于刘邦的影响,而我们很多都会认为刘邦他比不上项羽,可是在历史当中,刘邦远比要和项羽好。下面小编就

  • 探索井陉之战的具体经过,韩信是如何取胜的?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战史风云

    汉三年三月,韩信担任指挥在井陉口一带对赵军进行了一次出奇制胜的进攻作战,史称井陉之战,以汉军获胜告终。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汉王三年,张耳与韩信于井径大破赵军,斩成安君陈余于今赞皇县,追杀赵王歇于襄国(今邢台西南)。汉王遂立张耳为赵王。此战,韩信奇正并用,背水列阵,拔帜易帜,

  • 战国时期,五国伐齐与五国伐秦有何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合纵攻秦,战国,历史解密

    战国七雄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七个较强的诸侯国的统称。接下来听听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合纵攻秦之战是指周慎靓王三年至秦王政六年(公元前318—前241年),楚、赵、魏、韩、燕、齐等国先后组成各种联军,进攻秦国(今陕西、河南、山西一带)的一次作战。大致有5次。在战国时期,五次合纵攻秦之战中,大部分都是五

  • 明朝最短命的皇帝,朱常洛为何登基1个月就死了?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常洛,明朝,野史秘闻

    朱常洛的父亲是著名的万历帝,按照登基时间来算,他的父亲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而他却是最短的一位,实在让人无奈。明朝有“立嫡立长”的规矩,身为皇长子的朱常洛就当上了太子,但是他的父亲却对他十分不满,曾多次想将他废位,改立朱常洵为太子。所幸,朝堂上的官员都不同意皇帝的想法,这才保住了他太子的身份

  • 裴寂:唐朝第一位宰相,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风云人物

    裴寂,字玄真,唐朝开国功臣、宰相,他是追赠绛州刺史裴瑜之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裴寂出身河东裴氏(西眷裴氏)。姿容俊伟。十四岁时,补任蒲州主簿。隋朝建立后,举孝廉出身,授左亲卫,出任齐州司户参军,迁侍御史、驾部承务郎,出任晋阳宫副监,交好唐国公李渊。策划晋阳起兵,授大将军府

  • 李邈给出了什么理由?竟劝刘禅不要为诸葛亮之死而过分哀悼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诸葛亮去世之后,蜀汉国主刘禅素服发哀三日以示悲悼。在此举国哀悼之际,却有一位蜀汉大臣,为诸葛亮之死而上疏称庆。此人便是蜀汉犍为太守、安汉将军李邈,据《华阳国志》记载:...十二年(234年),亮卒,后主素服发哀三日。(李)邈上书曰:“吕禄、霍禹未必怀反叛之心,孝宣不好为杀臣之君,直以臣惧其逼,主畏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