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常州词派是怎么发展的?详解常州词派的发展史

常州词派是怎么发展的?详解常州词派的发展史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355 更新时间:2024/1/21 11:23:14

众所周知常州词派是清代嘉庆以后的重要词派。那么常州词派是怎么发展的呢?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康熙﹑乾隆时期﹐词坛主要为浙派所左右。浙派标举南宋﹐推崇姜(夔)﹑张(炎)﹐一味追求清空醇雅﹐词的内容渐趋空虚﹑狭窄。

到了嘉庆初年﹐浙派的词人更是专在声律格调上著力﹐流弊益甚﹐常州词人张惠言欲挽此颓风﹐大声疾呼词与《风》﹑《骚》同科﹐应该强调比兴寄托﹐反琐屑饤饾之习﹐攻无病呻吟之作。一时和者颇多﹐蔚然成风﹐遂有常州词派的兴起﹐后经周济的推阐﹑发展﹐理论更趋完善﹐所倡导的主张更加切合当时内懮外患﹑社会急速变化的历史要求。其影响直至清末不衰。

常州词论始於张氏编辑的《词选》。其书成於嘉庆二年(1797),所选唐﹑宋两代词,只录44家,160首。与浙派相反,多选唐﹑五代﹐少取南宋,对浙派推尊的姜夔只取3首﹑张炎仅收1首。虽失之太苛,但其选录的辛弃疾﹑张孝祥﹑王沂孙诸家作品,尚属有现实意义之作﹐说明词在文学上并非小道,以印证张惠言在《词选序》里所申明的主张。

他竭力推尊词体,援引《说文》“意内言外”来论述,指出词作近於“变风之义﹑骚人之歌”,用“敷衍古体以自贵其体”(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抬高词的历史地位。张氏比较注意词作的内容,能寻绎词作“感物而发”﹑“缘情造端”的意旨,剖析词人“低徊要”的寄托用心。

由此出发﹐他批评了柳永﹑黄庭坚﹑刘过吴文英诸家词作是“荡而不反,傲而不理﹐枝而不物”,可见其持论之严。但他亦有过分寻求前人词作的微言大义而流於穿凿附会的弊病。比如解说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是“感士不遇也,篇法仿佛《长门赋》”,还认为“照花四句,《离骚》初服之意”。这种无根臆说曾遭到讥议,但是必须注意的是,这种解读方式并非张惠言独创,而是南宋鮦阳居士首创,张惠言只是模仿鮦阳居士解读苏轼《卜算子》的方式解读温庭筠等人的词作而已。

他又勇于立论,疏于考史。对一些词作的解释有失实之处。尽管如此,张氏强调词作比兴寄托﹐较之浙派追求清空醇雅,显然在格调上高出一筹。张惠言的同调者有张琦﹑董士锡﹑周济﹑恽敬﹑左辅﹑钱季重﹑李兆洛﹑丁履恒﹑陆继辂﹑金应珪﹑金式玉等人,彼此鼓吹,声势大盛。

标签: 常州词派清朝

更多文章

  • 蒋琬对蜀汉有什么功绩?为何被列为蜀汉四相之一?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蒋琬,蜀汉

    蜀汉四相是指蜀汉政权四位有名的治国能臣,他们分别是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都怀相国之才。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蒋琬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蒋琬(?—246年),字公琰。零陵郡湘乡县(今湖南省湘乡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宰相,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蒋琬最初随刘备入蜀,为广都

  • 曾巩对古文革新有什么贡献?为何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曾巩,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韩愈和柳宗元是“古文运动

  • 张衡为何能成为汉赋四大家之一?他有什么文学代表作品?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张衡,汉赋四大家

    汉赋四大家是指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这四人都有多篇代表性的名篇传世,在当时及后世文坛影响深远,是汉大赋的最高成就者,标志着汉大赋的内容、风格的成熟。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衡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南阳

  • 扬雄为何能成为汉赋四大家之一?他有什么文学代表作品?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扬雄,汉赋四大家

    汉赋四大家是指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这四人都有多篇代表性的名篇传世,在当时及后世文坛影响深远,是汉大赋的最高成就者,标志着汉大赋的内容、风格的成熟。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扬雄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字子云,汉族。西汉官吏、学者。西汉蜀郡成都(

  • 苗发有什么诗词名句?为何被列入大历十才子之中?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苗发,大历十才子

    大历十才子,是唐代宗大历年间十位诗人所代表的一个诗歌流派。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偏重诗歌形式技巧,但这10人中的生卒年皆不详。据姚合《极玄集》和《新唐书》载:十才子为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审。宋以后有异说,但多不可信。有版本中有李益。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

  • 司空曙有什么诗词名句?为何被列入大历十才子之中?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司空曙,大历十才子

    大历十才子,是唐代宗大历年间十位诗人所代表的一个诗歌流派。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偏重诗歌形式技巧,但这10人中的生卒年皆不详。据姚合《极玄集》和《新唐书》载:十才子为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审。宋以后有异说,但多不可信。有版本中有李益。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

  • 司马进有什么生平经历?为何与其兄弟并称“司马八达”?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司马进,司马八达

    “司马八达”指东汉末年河内名门司马家族兄弟八人:汉兖州刺史司马朗,字伯达;魏太尉(晋宣帝)司马懿,字仲达;魏太宰(晋安平王)司马孚,字叔达;魏东武城侯司马馗,字季达;魏鸿胪丞司马恂,字显达;魏中郎司马进,字惠达;魏安城亭侯司马通,字雅达;魏安平亭侯司马敏,字幼达。因其兄弟八人的表字皆有“达”,于是并

  • 司马恂有什么生平经历?为何与其兄弟并称“司马八达”?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司马恂,司马八达

    “司马八达”指东汉末年河内名门司马家族兄弟八人:汉兖州刺史司马朗,字伯达;魏太尉(晋宣帝)司马懿,字仲达;魏太宰(晋安平王)司马孚,字叔达;魏东武城侯司马馗,字季达;魏鸿胪丞司马恂,字显达;魏中郎司马进,字惠达;魏安城亭侯司马通,字雅达;魏安平亭侯司马敏,字幼达。因其兄弟八人的表字皆有“达”,于是并

  • 在后世诸多的艺术作品中,颜良为何是河北四庭柱之一?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颜良,河北四庭柱

    河北四庭柱,是张国良的评话三国中的概念。为东汉末年时期割据河北的大军阀冀州牧袁绍帐下的四员大将。在三国历史中,最勇猛的袁绍部将本为麴义。但在后世诸多的艺术作品中,最勇猛的四位袁绍部将分别为颜良,文丑,张郃,高览。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颜良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颜良(?~200年),字

  • 在后世诸多的艺术作品中,张郃为何是河北四庭柱之一?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郃,河北四庭柱

    河北四庭柱,是张国良的评话三国中的概念。为东汉末年时期割据河北的大军阀冀州牧袁绍帐下的四员大将。在三国历史中,最勇猛的袁绍部将本为麴义。但在后世诸多的艺术作品中,最勇猛的四位袁绍部将分别为颜良,文丑,张郃,高览。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郃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郃(?-231年),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