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为什么古人投河的时候都要在河边留鞋子?

为什么古人投河的时候都要在河边留鞋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073 更新时间:2024/1/13 1:10:37

为什么古人投河的时候都要在河边留鞋子?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

我国关于鞋的历史目前可追溯至氏族社会,现存最早的鞋是湖南长沙楚墓中出土的一双用皮缝制的鞋,古时,鞋主要有屦、舄、屐、靸等,春秋战国时期,入室脱鞋是一种礼仪,《庄子·杂篇·列御寇》记载:“宾者以告列子,列子提屦,跣而走。”

汉代以后,履取代了屦,成为鞋的通称,汉代的法律中还曾规定:有罪之人是没有穿鞋的资格。《汉书·匡衡传》记载:“衡免冠徒跣待罪,天子使谒者诏衡冠履。”匡衡是西汉有名的人物,官至丞相,后因利用职权非法扩大土地,从而获罪,被贬为庶人。

古时,男尊女卑,女子的地位很低,很多东西看得比自身性命还重,因而女子投河自尽必有一番缘由,如女子受辱,贞洁失守,女子悲愤交加,通常不会去衙门报官,而是投河自尽,将鞋放于岸边,以示清白。

另外,在河边留下一双鞋也是告诉世人,自己不是意外死亡,还是自愿投河,因为意外死亡的人是不被允许供奉在家族祠堂,不被祖宗接受,古人也就认为这个投河自尽的人从此不入轮回,成为了“水鬼”。所以女子投河自尽以示清白在岸边留双鞋是非常必要的。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中,讲述了东汉末年书生焦仲卿和妻子李兰芝之间的凄美故事,里面讲到:“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刘兰芝受到婆婆的刁难,被遣回了娘家,她的兄长便逼着刘兰芝改嫁。

刘兰芝与丈夫焦仲卿情比金坚,自是百般不愿,却无可奈何,古时长兄如父,刘兰芝只能听从兄长之命,新婚时万般伤感涌上心头,刘兰芝到了池边,留下一双鞋,便投水自尽了,也表明了自己始终没有辜负焦仲卿。

这便是说投河自尽时留下一双鞋,用来表明决心寻死之人的心志,因为文化背景的缘故,一些人在世时得不到世人的成全与理解,不愿苟且偷生,因而选择以死明志,刘兰芝为忠贞的爱情,前278年,史上爱国诗人屈原投入汨罗江自尽,在岸边同样留下了一双鞋,用以表明自己爱国之心。

标签: 汉朝投河

更多文章

  • 秦朝都城咸阳之名是怎么来的?有什么寓意吗?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咸阳,秦朝

    秦朝都城咸阳之名是怎么来的?有什么寓意吗?“咸阳”之称的由来,主要有两种说法。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一,据《史记》和咸阳出的陶文中的记载,因为商鞅曾在此建咸亨、阳里。后来秦孝公就将两处之名合而为一,就成了“咸阳”。二,咸阳位于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在古代,以水之北为“阳”,

  • “五花八门”是指的哪五花和八门?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五花八门,明朝

    “五花八门”是指的哪五花和八门?其中五花是指“五花阵”,八门是指八卦阵(八门阵)。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五行阵是古代兵家阵法之一,适宜巷战和山地战。五行金木水火土,代表的是五个方位,东西南北中,也代表五中颜色白青黑红黄,总之他们合在一起就是多彩多色、五彩缤纷。其互相搭配,自

  • 宋代佛教是如何发展的?详解宋代佛教的发展史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宋代,佛教

    宋代佛教是如何发展的?宋代佛教是说从宋太祖建隆元年到卫王祥兴二年(公元960—1279年)三百二十年间赵宋一代的佛教,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北宋北宋初期,朝廷对佛教采取保护政策。宋太祖建国后,马上废止后周世宗的毁佛诏令,让佛教复兴,派遣使者西行求佛法。随着僧侣人数众多,又修订了出

  • 西夏诸王均信佛,那么佛教在西夏是怎么发展的?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西夏,佛教

    西夏统治者提倡信仰佛教,全面接受了佛教思想体系。那么佛教在西夏是怎么发展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于是,佛教思想体系,在西夏社会的思想意识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和西夏政府大力提倡的儒学思想并驾齐驱。西夏统治者为了更好地治理封建国家,早就注意吸收儒学,至崇宗、仁宗时期使儒学

  • 为什么说姬姓是万姓之祖?详解姬姓的来源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姬姓,上古

    为什么说姬姓是万姓之祖?这是因为我国有很多姓氏是由姬姓演变、衍生出而来,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我国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时期,那时一些古姓都是有女字旁或者是女字底。我国上古有八大姓,(上古八大姓)有两种说法:一说八大姓是姬、姜、姒、嬴、妘、妫、

  • 为何古代一定要等到秋后问斩和午时三刻才能问斩?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秋后问斩,午时三刻

    为何古代一定要等到秋后问斩和午时三刻才能问斩?这是因为古人认为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支配万物的力量,所以刑罚也就要顺应四时,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我国历史上,就有“秋冬行刑”的记载。四季配四政,春为庆,夏为赏,秋为罚,冬为刑,古人认为,春夏两季适合行赏,而秋冬两季则适合行刑,所以就有

  • 郭桓案是怎么回事?它对明朝的经济领域影响有多深远?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郭桓案,明朝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空印案对朱元璋有何影响?是惩治贪官污吏还是乱杀无辜?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空印案,朱元璋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永乐盛世是明朝哪位皇帝开创的?后世对它有怎样的评价?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永乐盛世,明朝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花间词派起源于哪里?花间词派的特点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花间词派,唐朝

    花间词派起源于哪里?花间词派的特点是什么?花间派产生于西蜀,得名于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这一词派题材狭窄、情致单调。大都以婉约的表达手法,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他们的离愁别恨。在这些词中描绘景物富丽、意象繁多、构图华美、刻画工细,能唤起读者视觉、听觉、嗅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