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空印案对朱元璋有何影响?是惩治贪官污吏还是乱杀无辜?

空印案对朱元璋有何影响?是惩治贪官污吏还是乱杀无辜?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960 更新时间:2024/1/21 21:38:42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空印案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空印案,发生在明代洪武年间。空印,就是在书上预先盖上印章,需要用时再填写上具体内容。此案在当时受到太祖朱元璋相当程度的重视。朱元璋认为官吏可以利用空白文书簿册作弊,所以要严惩使用盖有官印空白文书簿册者,因为牵连人数众多,为明朝初期一著名大案。

有关空印案的处置,以至于发生时间,所杀人数,存在许多疑点。空印案是惩治贪官污吏还是乱杀无辜,后人对朱元璋评价上亦存在分歧。

空印案发生背景

按明朝规定,每年各布政司、府、县都要向户部呈送钱粮及财政收支、税款账目。户部与各布政司、府、县的数字须完全相符,分毫不差,才可以结项。如果有一项不符,整个账册便要被驳回,重新填报,重新盖上地方政府的印章。

朱元璋时明朝的首都在南京,全国各地官员都要到南京来报送账册。当时上缴的是实物税款即粮食,运输过程中难免有损耗,出现账册与实物对不上的现象是大概率事件。稍有错误就要打回重报,江浙地区尚好,而云贵、两广、晋陕、四川的官员因当时交通并不发达,往来路途遥远,如果需要发回重造势必耽误相当多的时间,所以前往户部审核的官员都备有事先盖过印信的空白书册以备使用。这原本是从元朝既有的习惯性做法,也从未被明令禁止过。

空印案事件经过

朱元璋发现空印这种做法后,极为敌视。它的部分原因是,他非常不喜欢蒙古元朝时代已经出现的官僚们的舞弊行为。他严厉地对付带有这种意味的行为。使用空印会给贪污大开方便之门。

发生“空印”事件后,史载,朱元璋的反应是“盛怒”,认为这是欺罔行径,丞相、御史都不敢谏言。下令,主印官员处死,副手以下杖一百充军。

同年有星变,朱元璋下诏求言,有浙江宁海人郑士利上书朱元璋。郑士利兄,乃湖广按察使佥事郑士元,受空印案连累坐牢,为避免被认为是“有假公言私者”,等到郑士元出狱后,郑士利这封上书才上交到朱元璋手上。郑士利上书数千言,言数事,其中空印事尤详。

郑士利认为,陛下欲治罪这些空印的官员,是唯恐奸吏得到空印纸,弄虚作假危害老百姓,但这是不可能的,并提出了四个观点

:其一,空印账册盖的是骑缝印,具体到每张纸上印迹并不完整,与一纸一印不同,即使流散出去,也办不成什么事,何况这盖了章的白纸也是轻易拿不到的。其二,钱粮这些账目数字,府必合省,省必合部,出入对错,最后户部说了算。而部省间距离,远则六七千里,近亦三四千里,一旦有错,一次往返差不多要一年时间。先印而后书,这是权宜之计,且由来已久。其三,国家立法,必须要有明确的法律,而后根据法律惩处违法者。但是,立国并没有针对空印的法律,大家一直是这么做的,并不知道有罪。如今一旦治罪,不能服人。其四,国家培养一个合格的官员很难,能位至郡守的官员,都是数十年培养所成,这些官员并非草菅可割而复生。

朱元璋看罢郑士利的上书后,大怒,命令丞相御史追查幕后主使者。郑士利笑道

:“顾吾书足用否耳。吾业为国家言事,自分必死,谁为我谋?”最终没查出幕后主使,郑士利被流放。而且不但空印案中的官员没有因此被赦免,就连已经释放的郑士元也受此连累被抓起来流放了。

空印案处置结果

《剑桥中国明代史》:“有些材料说,在空印案中有数以百计的官员被处死。”

《明史·郑士利传》:“主印官员处死,副手以下杖一百并充军远方。”

方孝孺《叶郑传》:“行省言臣二十余辈、守令署印者皆欲置之死”,后来朱元璋“竟杀空印者”。

吴晗《朱元璋传》:“空印案与郭桓案连坐被杀达七、八万人。”

方孝孺《逊志斋集·卷二一》:“叶伯巨郑士利传”载:“洪武九年,天下考校钱谷策书,空印事起,凡主印吏及署字有名者,皆逮系御史狱,狱凡数百人。 ”

柏桦《朱元璋与空印案》:“因此空印案牵连的人数应该超过千人。按照当时的官制,官吏总数约2万人,惩处千人,占官吏总数的5%,足以引起轰动效应。

与郭桓案共计杀七、八万人说及杀数万之说,是当前最通行的说法,大多数与朱元璋有关的论著都采取此说。

空印案发生时间

空印案的案发时间,以及涉案被杀人数,还存在争议。在案发时间上,有洪武八年(1375年)说,洪武九年(1376年)说,洪武十五年(1382年)说。在涉案被杀人数上,有杀数万之说,有与郭桓案共计杀七、八万人之说。

洪武八年(1375年)说,中央民族大学陈梧桐教授曾经有《明初空印案发生时间考》一文,进行了细致的考证。洪武九年(1376年)说,则是根据明人方孝孺《逊志斋集》卷二一“叶伯巨郑士利传”,与《明史・郑士利传》对比而得出的。洪武十五年(1382年)说,因为《明史・刑罚志》持此说,所以为大多数明史论著所公认。

标签: 空印案朱元璋

更多文章

  • 永乐盛世是明朝哪位皇帝开创的?后世对它有怎样的评价?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永乐盛世,明朝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花间词派起源于哪里?花间词派的特点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花间词派,唐朝

    花间词派起源于哪里?花间词派的特点是什么?花间派产生于西蜀,得名于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这一词派题材狭窄、情致单调。大都以婉约的表达手法,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他们的离愁别恨。在这些词中描绘景物富丽、意象繁多、构图华美、刻画工细,能唤起读者视觉、听觉、嗅觉的

  • 王昭君究竟有多美?为何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昭君,沉鱼落雁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为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四大美女排法为:西施居首,王昭君次之,貂蝉再次,杨玉环为末。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王昭君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昭君(约公元前54年—公元前19年),名嫱,字昭君(一说昭君非表字),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

  • 常州词派是怎么发展的?详解常州词派的发展史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常州词派,清朝

    众所周知常州词派是清代嘉庆以后的重要词派。那么常州词派是怎么发展的呢?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康熙﹑乾隆时期﹐词坛主要为浙派所左右。浙派标举南宋﹐推崇姜(夔)﹑张(炎)﹐一味追求清空醇雅﹐词的内容渐趋空虚﹑狭窄。到了嘉庆初年﹐浙派的词人更是专在声律格调上著力﹐流弊

  • 蒋琬对蜀汉有什么功绩?为何被列为蜀汉四相之一?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蒋琬,蜀汉

    蜀汉四相是指蜀汉政权四位有名的治国能臣,他们分别是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都怀相国之才。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蒋琬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蒋琬(?—246年),字公琰。零陵郡湘乡县(今湖南省湘乡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宰相,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蒋琬最初随刘备入蜀,为广都

  • 曾巩对古文革新有什么贡献?为何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曾巩,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韩愈和柳宗元是“古文运动

  • 张衡为何能成为汉赋四大家之一?他有什么文学代表作品?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张衡,汉赋四大家

    汉赋四大家是指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这四人都有多篇代表性的名篇传世,在当时及后世文坛影响深远,是汉大赋的最高成就者,标志着汉大赋的内容、风格的成熟。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衡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南阳

  • 扬雄为何能成为汉赋四大家之一?他有什么文学代表作品?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扬雄,汉赋四大家

    汉赋四大家是指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这四人都有多篇代表性的名篇传世,在当时及后世文坛影响深远,是汉大赋的最高成就者,标志着汉大赋的内容、风格的成熟。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扬雄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字子云,汉族。西汉官吏、学者。西汉蜀郡成都(

  • 苗发有什么诗词名句?为何被列入大历十才子之中?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苗发,大历十才子

    大历十才子,是唐代宗大历年间十位诗人所代表的一个诗歌流派。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偏重诗歌形式技巧,但这10人中的生卒年皆不详。据姚合《极玄集》和《新唐书》载:十才子为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审。宋以后有异说,但多不可信。有版本中有李益。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

  • 司空曙有什么诗词名句?为何被列入大历十才子之中?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司空曙,大历十才子

    大历十才子,是唐代宗大历年间十位诗人所代表的一个诗歌流派。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偏重诗歌形式技巧,但这10人中的生卒年皆不详。据姚合《极玄集》和《新唐书》载:十才子为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审。宋以后有异说,但多不可信。有版本中有李益。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