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北魏统一北方是偶然还是必然?为何不提早结束南北对峙?

北魏统一北方是偶然还是必然?为何不提早结束南北对峙?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065 更新时间:2024/3/9 3:43:49

北魏,作为北朝的开端,它以代国为前身,一度被灭后,孤儿寡母隐忍多年,趁淝水之战前秦瓦解而复国。恰逢数位明主励精图治,终于一统北方,结束了五胡十六国混战的局面。享祚的一百五十年中,太武征战、文明太后、孝文改革、子贵母死……

这个庞大的鲜卑帝国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的谈资。那么,拓跋鲜卑统一北方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必然?而它又为何没能如隋朝那般大兵南下,提早结束南北对峙的局面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拓跋氏能够成为北方的王者,首先要感谢时局为它带来的机遇。公元四世纪末的淝水之战,将一度强大的前秦引向崩溃,中原在短暂的统一后又再度陷入了群雄混战的局面。关东盘踞着老谋深算的后燕慕容垂,关中一带为后秦姚氏所占,而陇西的大地上则演绎着诸凉之间的恶斗。在后燕的帮助之下,拓跋珪将原本被前秦所灭的代国成功复国,并迅速壮大。

慕容垂英雄暮年,未曾想到自己养虎为患,当年的小牛犊拓跋珪竟然反咬一口,在参合陂将自己的后燕打得丢盔弃甲,慕容垂一口老血喷出,进了棺材。慕容垂子孙不肖,后燕分裂成了西燕、南燕以及后来的北燕等小势力,关东土地就此不断被拓跋铁骑收入囊中。

关中地区,枭雄刘裕五路大军,水陆并进讨伐后秦,姚氏不是对手,只得在长安城头举起白旗。刘裕虽然北伐收复关中,却来不及巩固胜利成果,便急急忙忙回到建康篡晋称帝,原属后秦的羌酋、将帅纷纷改投其他政权,最多的是投降了北魏。

接下来,拓跋珪的孙子拓跋焘充分利用祖辈父辈创下的基业,以他出神入化的用兵方略,北击柔然,南伐刘宋,先后灭亡了胡夏、北燕和北凉,一统中原河山,可谓所向披靡。

北魏能够统一北方并长期保持,既有时局造英雄这样的偶然因素,也与自身因素和历代不懈的努力密不可分。前秦的苻坚不得不借助于接纳降将来强化自身,导致前秦帝国表面上风头无两,实质上却只是一个松散的部落大联盟,只需引燃淝水之战这一根导火线,这个庞然大物便轰然倒塌。

而与前秦相比,源自内亚草原的鲜卑族群远比源自川陇山地的氐人人口更庞大,这就使得北魏皇权的巩固无须等候更深层次的族群融合,便能凭借已有本族群的足够人口来加以开展。此外,诸如两赵、前燕、前秦和前凉等都或多或少进行过国体汉化的尝试,却一直无法消除自身的部落遗风。而北魏却能够总结十六国历代兴衰的经验,在太武帝之后通过文明冯太后和孝文帝的不断改革,真正建立了一个富有凝聚力的门阀王朝。

那么,完美超越前代的拓跋北魏,却为何同样如苻坚大帝一般饮恨长江了呢?

第一、魏宋对比。总结宋文帝元嘉北伐的败因,可以归结出文帝遥控指挥、疏于经略淮北边镇等诸多失误。但刘宋北伐虽然未能成功,却并不代表刘宋是一个衰弱的王朝。正相反,在南朝四代之中,刘宋朝的疆域最为广大。

标签: 北魏统一北方

更多文章

  • 司马家族夺取曹魏政权后,怎么结束了长达百年的动乱?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司马家族,曹魏

    三国之后的朝代便是晋史称西晋,是司马家建立的。司马家族夺取曹魏政权,又先后灭蜀灭吴,结束长达百年的动乱,完成统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正始十年(249年),曹魏发生了高平陵之变,司马氏控制了大权。王凌、毌丘俭、诸葛诞等人先后三次讨伐司马氏,均以失败告终。炎兴元年(26

  • 东汉末年以后,应乱世而出的三国有怎样的历史沿革?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历史沿革

    东汉末年,外戚专权,宦官秉政,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从此开始了近一百年的战乱时代。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黄巾起义被镇压后,外戚、宦官在内斗中失去权柄,永汉元年(189年),董卓控制朝廷,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吕布所杀,李傕、

  • 对于三国时期开始的时间,后世学者各有什么不同见解?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学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汉朝与晋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265年,魏国相国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三国时代正式结束,中国历史正式进入了晋朝时代。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220年,汉朝丞相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

  • 货币对于国家来说至关重要,东吴主要流行的货币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东吴,货币

    货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某种情况来说货币就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国情。三国时期吴国大肆铸造钱币,使得通货膨胀。孙吴主要流行的货币有大泉五百、大泉当千、大泉二千和打钱五千。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孙吴曾大量铸造大钱,236年,开始铸造“大泉五百”大钱;238年,铸造“大泉

  • 江南自古就是经济繁华之地,而东吴对手工业又有什么发展?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东吴,手工业

    江南自古就是经济繁华之地,但真正使江南富庶起来的还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发展。吴国在南方大力发展经济,同时手工业也发展迅速。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造船业孙吴时期,孙休曾在建安郡侯官(今福州)设典船校尉,又称曲郍都尉、曲那都尉,负责率领刑徒造船。其战船有的上下五层,有的还能容纳

  • 北宋的靖康之难为何会发生?又为何会被称为靖康之耻?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北宋,靖康之耻

    公元1127年,这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因为就在这一年时间里,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难,而这件事又被称为靖康之耻。它的发生,宣告了统治中国长达167年的北宋政权正式走向灭亡。那么,靖康之难为何会发生?又为何会被称为靖康之耻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事情起因北宋末年,

  • 据很多史料记载,安史之乱对唐朝的盛世有多大的冲击?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安史之乱,唐朝

    安史之乱是唐代玄宗末年由安禄山和史思明联合发动的军事政变,虽然这场政变以被镇压结束,仍然对此后唐代的历史走向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这场政变不仅带来了社会混乱等现象,更造成藩镇割据、边疆不稳的局面,成为唐代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政令传达与执行,前面提到,

  • 如果朱瞻基晚死个十年,明朝还是会被宦官王振专权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瞻基,明朝

    明宣宗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长子,幼年就非常受祖父朱棣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永乐九年被祖父立为皇太孙,数度随朱棣征讨蒙古。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1425年即位,朱瞻基在性格上,他与其父朱高炽相似,也具有他父亲那种对皇帝作用的理想主义的、然而是保守的想法。

  • 相对于整个腐败的清朝来讲,康乾的统治为何还算比较强?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康乾

    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西方称"High Qing",是清朝的鼎盛时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续时间长达一百三十四年。在此期间,中国社会在封建体系下达到极致,改革最多,国力最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但盛世局面下隐藏着巨大危机

  • 在清朝皇帝勤政的背后,其实不乏哪些平庸、昏庸的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皇帝

    很多人都不了解清朝有无昏君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清朝皇帝总体上给人的感觉就是除了康雍乾三朝,剩下的皇帝都平淡无奇,以至于给人的印象就是有清一代没有昏君。清朝从奴隶社会直接过渡到封建社会顶级文明,这个没有过渡,让清朝统治者汲取历朝历代的教训不免矫枉过正。清朝继承明朝的政治体制,不设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