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在唐朝统一天下过程中,怎么评价李渊负责的后勤?

在唐朝统一天下过程中,怎么评价李渊负责的后勤?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201 更新时间:2024/1/16 5:43:27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在唐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李渊的后勤究竟发挥了多大作用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李渊以开国皇帝的身份(类似刘邦)去当所谓的“萧何”本身就是一件有些拉胯的事情。何况李渊是和李建成、裴寂等等一批人一起当了这个所谓的“萧何”。而秦王李世民一个人却承担了刘邦、韩信以及部分张良。最重要的是,李渊这个所谓的“萧何”当的也不行。

李渊父子入主关中之后,秦王李世民开始单独领兵作战,李渊也开始了所谓的“萧何”生涯。秦王李世民在唐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打了四场大战,分别是:平定薛举薛仁杲之战、平定刘武周之战、洛阳武牢之战、平定刘黑闼之战。而李渊的后勤在这场大战中经常出现问题。

在与薛举的第一次浅水原之战中,李渊的后勤出现了问题。再加上李世民在前线因病无法指挥,急于决战的唐军便遭遇了建国以来的第一场惨败。而等到第二次浅水原之战的时候,秦王李世民获得了指挥上的全权(也包括后勤调度),唐军便一举消灭了薛仁杲的割据势力。

在平定刘武周的时候,李渊的后勤再次出现问题(引群贼取永丰仓,绝秦王饷道)。幸亏李世民在山西地区深得民心,依靠在就地征粮才消灭了刘武周。有意思的是,李渊的亲信裴寂之前在山西搞就地征粮却引起了民变,而李世民的就地征粮却得到了当地百姓的积极拥护。

等到了洛阳虎牢之战的时候,李渊干脆让李世民建立只属于自己的后勤机构(陕东道行台、益州道行台),自己解决后勤供应问题。于是李世民在战争初期率少数精锐吸引王世充的主力,派遣主要部队占领了王世充控制的隋朝粮仓,依靠敌人的粮食打赢了洛阳虎牢之战。

在唐朝统一天下后的武德七年(624年),秦王李世民在豳州(今陕西咸阳北部)阻击入侵的东突厥颉利可汗。豳州距离长安城不到百里,结果李渊负责的后勤却中断了(粮运阻绝,士卒疲于征役,器械顿弊)。幸亏李世民临危不乱,用一百骑兵的疑兵计吓走了颉利。

李渊在唐朝统一天下过程中负责的后勤可以用《册府元龟》的一句话形容:“军资粮食徵税无所出”。另外,李孝恭和李靖南征的后勤总负责人其实也是李世民(时任益州道行台尚书令)。可以说李世民是刘邦、韩信、萧何、张良的集合体,李渊的皇位怎么可能坐稳呢?

标签: 唐朝李渊

更多文章

  • 唐朝皇帝谥号字数过多过滥的问题始于哪位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谥号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导致唐朝皇帝谥号字数过多过滥的“始作俑者”

  • 芳林门的位置有何特殊意义?李世民为何要派人控制此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芳林门,李世民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世民为什么要专门派

  • 在对待刘黑闼第二次起兵的问题上,谁才是主要责任人?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黑闼,起兵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黑闼的第二次起兵是秦王李世民战后处理不当

  • 李显为何不感谢神龙政变的功臣们,反而非常猜忌?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显,神龙政变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唐中宗李显为什么不感谢帮助自己复位的“神龙

  • 长孙无忌为什么阻扰唐高宗学习唐太宗广开言路?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长孙无忌,唐高宗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长孙无忌为什么要反对唐高宗学习父亲唐太宗的

  • 三国时期,张飞的表字究竟是“益德”还是“翼德”?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张飞,表字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飞的字在历史上是“益德”,小说为什么写成“翼德”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首先要说明的是,张飞的字是怎么从“益德”变成“翼德”的文献演变

  • 曹洪这样的曹魏元老为什么差点死于曹丕之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洪,曹丕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救过曹操性命的曹洪为什么差点死在曹操的儿子曹丕手中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操麾下有一批曹姓或夏侯姓的本家重臣,其中地位最高的就是曹仁、

  •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很多人认为刘邦登基后“大杀功臣”?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邦,功臣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也有认为汉始于公元前206年一说),史书又称为“前汉”“先汉”,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邦从来没大杀功臣,为什么人们会认为刘邦杀了很多功臣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不得不说的是,对于

  • 黄巾之后,刘备的第一个官职为什么是平原国的国相?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备,官职

    东汉末年,由于土地兼并越加尖锐,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兵马,再加上朝廷内部政治腐朽黑暗,外戚宦官干政,又无力管辖地方势力,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而这些割据势力又有着不同的兴起过程与发展脉络,反映出那个动乱时代的多元面向。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备的第一个官职为什么是“平原相”而不是“太守”

  • 东吴名气最大的文臣张昭为什么却终生当不上丞相?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昭,丞相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孙权为什么坚决不让张昭当东吴的丞相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元寿二年(前1年),汉哀帝改丞相为大司徒,延续了三百余年的丞相制结束。不过在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