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在对待刘黑闼第二次起兵的问题上,谁才是主要责任人?

在对待刘黑闼第二次起兵的问题上,谁才是主要责任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678 更新时间:2024/2/9 20:59:45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黑闼的第二次起兵是秦王李世民战后处理不当引发的吗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李世民大军在洛阳武牢之战中并没有进入窦建德控制的河北地区。因此王世充旧地河南的战后处理由李世民负责,窦建德旧地河北的战后处理由李渊亲自负责。河南一直到黄巢起义都是唐朝统治最稳定的地区之一,而河北在洛阳武牢之战两个月后爆发了刘黑闼起兵。

武德四年十二月(622年1月),刘黑闼占领窦建德全部旧地。刘黑闼起兵的主要原因是李渊对河北的战后处理不当,而刘黑闼在半年内就占领窦建德全部旧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李渊迟迟不肯起用李世民。随着刘黑闼起兵成功,隋末唐初的著名“墙头草”徐圆朗也起兵反唐。

武德五年(622年)正月,李渊只得任命秦王李世民为讨伐刘黑闼的总指挥。三月,李世民在洺水之战中全歼刘黑闼的数万大军,刘黑闼逃往突厥,刘黑闼第一次起兵被平定。解决刘黑闼之后,李世民率军围攻徐圆朗。就在进攻徐圆朗之时,李渊突然招李世民返回长安。

李世民将大军交给李元吉指挥,自己赶回长安(秦王世民自河北引兵将击圆朗,会上召之,使驰传入朝,乃以兵属齐王元吉)。然而赶回长安的李世民却发现李渊其实什么事都没有,李世民只得再次返回前线(世民具陈取圆朗形势,上复遣之诣黎阳,会大军趋济阴)。

在李渊的折腾下,李世民把近两个月的时间都浪费在跑冤枉路上。在李世民跑冤枉路的时候,李渊撤销了李世民为长官的山东行台(丁卯,废山东行台),而山东行台的工作就是负责对刘黑闼占据地区的战后处理。可见李渊的目的就是不让李世民负责河北的战后处理。

由于李世民集团的优秀和李渊的错误,李世民负责战后处理的河南几乎是人心皆向秦王,已经成了李世民的根据地。李渊不愿让李世民再负责河北的战后处理也不奇怪。但“菜即原罪”,李渊对河北的战后处理继续犯错,结果仅在两个多月后就引发了刘黑闼第二次起兵。

李建成平定刘黑闼第二次起兵的时候,魏征就当着李建成的面批评李渊的战后处理有大问题并建议李建成汲取父亲的教训。可以说在对待刘黑闼和河北战后处理的问题上,李世民没有错误,李建成有较好表现,李渊才是所有引发各种动乱的主要责任人。

标签: 刘黑闼起兵

更多文章

  • 李显为何不感谢神龙政变的功臣们,反而非常猜忌?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显,神龙政变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唐中宗李显为什么不感谢帮助自己复位的“神龙

  • 长孙无忌为什么阻扰唐高宗学习唐太宗广开言路?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长孙无忌,唐高宗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长孙无忌为什么要反对唐高宗学习父亲唐太宗的

  • 三国时期,张飞的表字究竟是“益德”还是“翼德”?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张飞,表字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飞的字在历史上是“益德”,小说为什么写成“翼德”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首先要说明的是,张飞的字是怎么从“益德”变成“翼德”的文献演变

  • 曹洪这样的曹魏元老为什么差点死于曹丕之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洪,曹丕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救过曹操性命的曹洪为什么差点死在曹操的儿子曹丕手中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操麾下有一批曹姓或夏侯姓的本家重臣,其中地位最高的就是曹仁、

  •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很多人认为刘邦登基后“大杀功臣”?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邦,功臣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也有认为汉始于公元前206年一说),史书又称为“前汉”“先汉”,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邦从来没大杀功臣,为什么人们会认为刘邦杀了很多功臣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不得不说的是,对于

  • 黄巾之后,刘备的第一个官职为什么是平原国的国相?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备,官职

    东汉末年,由于土地兼并越加尖锐,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兵马,再加上朝廷内部政治腐朽黑暗,外戚宦官干政,又无力管辖地方势力,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而这些割据势力又有着不同的兴起过程与发展脉络,反映出那个动乱时代的多元面向。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备的第一个官职为什么是“平原相”而不是“太守”

  • 东吴名气最大的文臣张昭为什么却终生当不上丞相?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昭,丞相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孙权为什么坚决不让张昭当东吴的丞相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元寿二年(前1年),汉哀帝改丞相为大司徒,延续了三百余年的丞相制结束。不过在汉

  • 后世言官在诤臣的评价上为什么都不如魏征?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诤臣,魏征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唐朝后的好多言官都不怕死,为什么评价都不如

  • 卢植是东汉末年的士族代表人物,为何刘备能跟随他学习?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卢植,刘备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织席贩履”的刘备为什么能在天下名士卢植的门下学习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众所周知,刘备堪称汉末三国出身最低的英雄,早年是个“织席贩履”

  • 三国时期,为何没有一个知名人物质疑刘备是汉室宗亲?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汉室宗亲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在汉末三国时期,为什么没人质疑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众所周知,刘备起家创业的政治资本之一是汉室宗亲的身份。但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