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长平之战”造就了“战神”白起,但最初秦军的指挥官是王龁

“长平之战”造就了“战神”白起,但最初秦军的指挥官是王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529 更新时间:2024/1/16 8:54:29

估计很多人都知道,“长平之战”的指挥官是“战神”白起(他因为在战后“坑杀”赵国的几十万俘虏,而坏了名声,以至于在后世的影响,远不如“威震华夏”的关二爷,其实小编曾窃以为,如果不是白起有这么个大“大污点”,他很有可能在后世的影响会超过项羽。)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最初秦军的指挥官并非白起,而是《大秦赋》的那个刀疤脸王龁。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长平之战的将领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这种大战放着“战神”不用,而去用王龁呢?这个说来可就话长了,以后小编再细说,这里简单提两句话,一句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另一句是“功高震主”,懂得自然都懂。当时王龁带领着秦国的几十万人,准备一举打下“上党”,而赵国也不示弱,派出了饭量依然不减的老将廉颇,投入的兵力也有个几十万人。

小编之所以在这里没用确切的数字,是因为有关双方具体兵力的数量一直是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可以基本确定,那就是两家的当时抽调的兵力差不太多,不像赤壁之战那样兵力悬殊,因此在“长平之战”的第一阶段,两家是打了个棋逢对手……其实是廉颇不和王龁硬刚,想凭借地利之忧(毕竟当时的战场在赵国,赵国的补给相对好一些)拖死秦国,这和当年司马懿诸葛亮哥俩的情况很像。

长平之战使用的计谋

几十万人的战斗,对于哪个国家来说都是不小的负担,即使强大的秦国也是一样,不过最先撑不住的还是赵国。于是赵国派人向秦王认怂,准备花钱买平安,秦国表面上表示接受,并满世界宣传,秦国和赵国已经和好,其它准备给赵国帮场子的,可以安心在家打孩子玩了。但暗地里,秦国却开始出“阴招”了。

秦国的第一招是派人使用“离间计”,让赵王怀疑廉颇“养寇自重”,并大肆宣扬赵括(就是“纸上谈兵”的版权人)的神勇。于是智商不在线的赵王,就派出了“令秦军生畏”的“小鲜肉”赵括前来领兵。秦国的第二招,是祭出了“大杀器”白起,而且是偷摸着祭地,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导致赵国失去了先机。

白起亲临一线之后,改变了王龁的呆板打法,而是采用了更为灵活的战术,这个战术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第一是派一队兵马前去包抄赵军的后路,第二是不断派出兵马故意败给赵括,诱使赵军离开营地,第三是派一队骑兵去阻断赵军出击部队和大本营的联系和补给。古代的通信手段并不像现在这么便利,于是当赵军得知自己的大后方被包抄,而且自己的进攻部队和大本营的补给也被切断之后,军心就开始崩盘,

不过赵括虽然被称为“纸上谈兵”,但在危急关头他却并没有一败涂地,而是在坚守了一个多月以后,才被白起给击溃,单从这一点来看,用“纸上谈兵”来形容赵括,其实有点过了,而且有史以来,能在逆境中把几十万人马安抚住的将军,其实并不多见,三国时的孙权刘备都是带不起大兵团作战的典范。

因此小编认为,赵括还是有一定能力的,他之所以失败,不是自己太菜,而是对手太强,白起到底有多厉害,小编回来单独再跟大家聊聊,相信大家了解完白起之后,对赵括的看法能有所改观。

结果

赵军被击溃以后,白起下令坑杀了几乎所有俘虏。之所以用几乎,是因为根据《史记》记载,当时白起还下令放回去了一些“童子兵”。长平之战的前后,赵国丧失了四十多万人(包含长平之战的所有阶段,白起坑杀的应该约有二十万左右,秦国死去的也有二十万左右),一时间天下震动,而大秦的崛起也已经势不可挡。不过因为一些小编回来还会细说的原因,秦昭王并没有能扫平其它诸侯国,从而一统中原。

标签: 长平之战白起

更多文章

  • 邯郸之战:秦国军队十万人伤亡,推迟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步伐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邯郸之战,秦国

    邯郸之战是由之前长平之战引起的但是两场战斗的结果却天差地别,长平之战后,秦国大将白起想乘胜追击直取邯郸,但是秦国的相国范雎,却因为妒忌白起再立战功,于是劝说亲王嬴稷,答应了楚国的和谈请求。哪知道已经割地的赵国改变了主意,欲与东方诸国合纵抗秦,于是秦王嬴稷再度发兵攻打邯郸。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

  • 诸葛亮为何一生都不发兵攻打东吴?蜀汉灭亡之时才明白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蜀汉

    其实,在刘备、关羽、张飞,相继死后,诸葛亮便意识到,对孙权的防御已经是一个不得不做的功课,因此他才设立了永安都督,而且用蜀汉最精锐的白毦兵来驻守。文曰“兄嫌白帝兵非精练。到所督,则先帝帐下白毦,西方上兵也。”此乃是诸葛亮写给东吴哥哥诸葛瑾的书信,信中言明驻守永安城的乃是白毦兵人数万余,如果按以一当十

  • 纵观诸葛亮的五次北伐,为何在刘备死后就不如以前那么厉害了?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刘备

    如果说在三国时期哪个人物让你印象最深,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说是诸葛亮。有着卧龙之称的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他屡次为刘备出谋划策,击败强大的敌人,让原本非常弱小的刘备势力得以发展,最后建立了蜀汉。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我们都知道诸葛亮在出山后的前期可谓是大放异彩,好像只要他在场

  • 在三国正史中,为何动辄百万人起步的战役是不存在的?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正史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认为三国时期“十万大军”是各方兵力投入的标配,像官渡、赤壁、夷陵之战更是动辄百万人起步的战役。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实在正史中,这种情况是根本不存在的。受战乱、灾荒、瘟疫等影响,汉末三国时期的人口损失非常严重。据历史学家葛剑雄估计,三国初年

  • 曹操为何提名关羽为汉寿亭侯?关羽最后接授册封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关羽

    关羽的汉寿亭侯爵位可不是曹操封的,而是汉献帝册封的,曹操只是“表奏”,也就是向汉献帝提名建议。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操之所以提名关羽为汉寿亭侯,是为了对其进行拉拢。徐州之战后,刘备被曹操击败,关羽归于曹操。官渡之战时,关羽斩杀颜良,为曹操立下大功,喜出望外的曹操为了拉

  • 李隆基为何在后期整日沉迷于享乐,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隆基,后期

    唐玄宗李隆基是个比较特别的皇帝,他在位44年,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即开元盛世,尽管他是站在李世民和武则天的肩上,但他自己的能力同样值得后人点赞,在位期间他也曾励精图治,然而后期他却直接判若两人,整日沉迷于享乐,好像换了一个人,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

  • 李隆基是为了铲除太平公主的羽翼,才选择杀上官婉儿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隆基,上官婉儿

    李显复位以后,宣布恢复唐朝国号。武周王朝烟消云散,但是,在后武周时代里,唐朝依旧处于不太平的状态。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原因在于天子无能。李显之所以丢失皇位,固然和武则天强势脱不开关系,但是,李显方面,其软弱无能也是重要原因。李显复位后,其年轻时代软弱无能的毛病并没有因

  • 关于李时珍兄弟二人学医有什么故事?谁更有天赋一些?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时珍,学医

    还在李时珍少年时代,李言闻就常把两个儿子带到自己充当诊所的道士庙“玄妙观”中,一面行医,一面教子读书,不时让孩子们帮助誊抄一下药方。李时珍耳濡目染,对行医的知识技能越来越熟,兴致也越来越浓,常常偷空放下八股文章,翻开父亲的医书,读得津津有味。《尔雅》中的《释草》《释木》《释鸟》《释兽》等篇,他都背诵

  • 李时珍的医术到底有多神?竟将活人诊死和死人诊活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时珍,医术

    关于李时珍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比较出名的应该是死人诊活和活人诊死的传奇故事,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死人诊活一天,李时珍和大徒弟王广和来到湖口,见一群人正抬着棺材送葬,而棺材里直往外流血。李时珍上前一看,见流出的血不是淤血而是鲜血,于是赶忙拦住人群,让抬棺材的人停下来,众人

  • 曹操到底有没有修建铜雀台?铜雀台的作用又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铜雀台

    古邺城始建于春秋齐桓公时,三国时期,曹操击败袁绍后营建邺都,修建了铜雀、金虎、冰井三台,即史书中之“邺三台”,是建安文学的发祥地,台高10丈,有屋百余间,因历代名人题咏甚多而名。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操在建安十五年(210年)冬,筑铜雀台。《水经注·卷五·浊漳水》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