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

  • 长平之战廉颇都已经埋下战败的种子 后人为什么只骂赵括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3 2:13:50阅读:3631

    长平之战中,廉颇早就埋下了战败的种子,为何后世只骂赵括?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战国后期最令人瞩目的战役,非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莫属。在此战打响之前,山东六国仅有赵国能够在军事上与秦国一较高低。赵国在长平之战中的惨败,也使得秦国东出、横扫六国再无太大

  • 长平之战结束后 廉颇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1 9:28:54阅读:959

    还不知道:长平之战后,廉颇去了哪里?最终是什么结局?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进行了长平之战。此战,秦国方面虽然战线更长,但国力远强于赵,赵孝成王怕再拖下去对赵国更加不利,于是弃用偏于防守的名将廉颇,并派出纸上谈兵的赵括。来到战场后,赵括

  • 白起当年要是“不受君命”,直接在长平之战灭掉赵国会怎样?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0 6:32:18阅读:2573

    历史上,白起曾经提出一股作气灭赵的建议,当时秦王未采纳。那么白起当年要是“不受君命”,直接在长平之战后灭掉赵国会怎样?历史会改写吗?秦国攻击韩国野王,使得上党郡变成了一块“飞地”,韩国为了破财免灾,向秦国请求割地求和,将上党郡割让给秦国。但是上党郡郡守冯亭不尊王命,主动献城给赵国。赵孝成王采纳平原君

  • 长平之战时楚国为什么不秦国空虚攻打它?

    战史风云时间:2023/12/8 15:57:24阅读:3215

    这个问题也算千古谜团了。其实,在秦赵在长平打得最惨烈的时候,楚国如果倾其所有,是完全有机会趁火打劫的,即使打不残秦国,肯定也会让秦半死。实际上,当时的秦并非没有担心这个问题。在和赵国苦战的时候,秦重点防备的两个国家。一个是魏国一个就是楚国,秦楚边界从始至终都保持想当的军事力量。另外一个很搞笑的是,秦

  • 战国末期长平之战前后一共消耗了多长时间

    战史风云时间:2023/12/9 3:49:07阅读:367

    在周王朝即将走向末日的战国时期,发生了一场被认为是当时天下局势转折点的战争长平之战。而这场战争也是当时众多战争中规模最大,以及伤亡最惨烈的一场。战争结束后,秦统一各国的脚步再无人能够阻挡。公元前262年,秦军伐韩,上党郡与韩国失去联系。郡守冯亭不愿听从韩王的命令,将上党郡拱手献给秦国。他派遣使者去往

  • 揭秘如果长平之战赵国胜了会出现什么结果?

    战史风云时间:2023/12/8 17:00:55阅读:1562

    秦、赵的长平之战是一场战略决战,此战过后,秦国统一六国有了较大的基础;而赵国元气大伤,亡国已近在咫尺!在开战之前,秦赵之前的实力本就悬殊,而在关键时刻,赵王却弃善于守城的廉颇不用,而改为用实战经验很少的赵括!不得不说,赵括也因此落得个纸上谈兵的名声。不过就算其不是纸上谈兵,这场战役赵国取胜的胜算也是

  • 长平之战为何唇齿相依的东方五国都袖手旁观

    战史风云时间:2023/12/10 19:19:13阅读:3614

    公元前262年,为争夺上党地区,秦赵爆发了着名的长平之战。此战以秦国惨胜收场,从此赵国一蹶不振,东方六国失去了抵御强秦的中坚力量,成为一群待宰的羔羊。那么为什么唇齿相依的东方六国面对秦赵生死对决都袖手旁观呢?六国之所以不施以援手,主要是魏韩自身难保,没那胆量招惹强秦;楚与赵不接壤,有力使不上,而且楚

  • 长平之战,赵括遭白起围困近两个月,为啥赵国不派廉颇前去救援?

    战史风云时间:2024/2/4 7:52:45阅读:1339

    相信很多人在学习成语的时候,一定学过“纸上谈兵”这个词语。实际上,这个词语是有典故的,指的是赵国将军赵括是个不会打仗的人,只会动动嘴皮子,最终有了历史上著名的四十万士兵“长平坑杀”惨剧。一直以来,人们多是认为就是因为赵括,所以才有了失败,然而事实真的如

  • 长平之战为啥不把赵军阉割后致残,既耗赵国粮食又杜绝繁衍?

    战史风云时间:2024/1/16 17:13:51阅读:3594

    简单的说,长平之战并不是说一定要40万兵力去守,也不是说40万兵力就足够了。需要多少兵力,最终得看对方投入多少,再结果局势。如果秦军只有五千人,那赵军怎么可能需要四十万,反之如果秦军投入五百万,赵军40万怎么守得住。而战争里,对峙往往是战争开始阶段得试探,或者是交战过后彼此得攻防平衡。秦军也好,赵军

  • 长平之战的介绍?如何评价长平之战?

    战史风云时间:2023/12/26 17:57:32阅读:107

    长平之战被称为史上最惨烈的战争之一,在冷兵器时代能达到长平之战的歼灭之数几乎没有,在后来的战争中也少有战役能达到长平战争的牺牲数。长平之战的惨烈不仅是在于被歼灭的人数,更说的长平之战中秦将白起对待战俘的手段。白起作为战胜国秦国的将领,坑杀了赵国40万人。很多人认为坑杀也就是活埋,这也让长平之战的惨烈

  • 白起坑杀45万赵卒,白起获得了“人屠”之名

    战史风云时间:2024/1/18 10:25:49阅读:3834

    上世纪70年代,湖北出土一批秦墓,但却发现一可怕现象,也正是因此现象学者表示:难怪白起能杀45万赵卒。白起是四大名将之一,有“战神”之称,但同样也有“人屠”之名。那么,“人屠”这个称呼从何而来呢?秦国曾一统天下,这也离不开战神白

  • 长平之战:是赵括太菜,还是白起太狠?

    战史风云时间:2024/1/18 6:19:14阅读:2181

    公元前260年,战国时期赵国与秦国之间的一场大规模决战长平之战。这场战争的发生背景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大一统思想。当时,秦国统一六国的大业已经初见端倪,而赵国是秦国的重要对手之一。赵国的崛起对于秦国的统一大业构成了威胁,因此秦国在统一六国的进程中,一直视赵国为眼中钉。由于赵国军队多次遭遇失败,主将廉

  • 秦赵长平之战,秦国出国作战,后勤补给战线拉长,赵国为什么不破坏秦国的粮草补给?

    战史风云时间:2023/12/4 23:05:26阅读:3602

    长平之战历时一年多,这场战役规模不可谓不大,双方也在这次战役中损失惨重,赵国更是濒临灭国。毕竟长线作战除了考验双方人数差异,更多的在于后勤补给问题。秦国是主动攻打赵国,这就相当于长线作战,后勤供给上肯定要劣于赵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对军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交战双方也往往会采用截断粮草的方式对对

  • 战国后期,秦国与赵国之间的“长平之战”是怎么爆发的?

    战史风云时间:2024/1/15 20:10:37阅读:2639

    战国后期,秦国的崛起已经使得其他诸侯国感到了威胁。赵国作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与秦国接壤,双方之间一直存在领土争夺的矛盾。秦国的国君秦孝公采取了扩张政策,以吞并其他国家来增强自己的实力。他先后灭掉了西周残余的三个大国,逐渐壮大了自己的势力。而赵国则位于秦国的西北边境,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因此秦国对赵国的

  • 长平之战:一将功成万骨枯

    战史风云时间:2023/12/6 12:13:44阅读:4625

    前因:在秦昭襄王四十一年的公元前266年,魏冉失去了他在秦国的相位,而范雎却得到了这一重要职务,并被封为应侯。在长平,秦国和赵国曾经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这场战争发生在公元前262年至公元前260年之间。秦军和赵军在这片土地上对峙着,他们互相交锋,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厮杀。最终,勇敢而顽强的秦军获得

  • 揭秘历史上的千古奇冤 赵括并不是纸上谈兵之人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9 1:10:18阅读:3948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赵括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秦赵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的关键战役,秦国的武安君白起因此威名大振,而赵国的赵括却留下了“纸上谈兵”的千古笑柄。成王败寇是历史铁律,作为失败者的赵括背负骂名无可厚非,可历史非身处其中不能感同身受,赵括其实并不是不堪大用的纨绔子弟,他的失败也

  • 长平之战赵国要是没有换人 廉颇和白起最后谁能获胜

    历史人物时间:2024/1/9 22:49:41阅读:1914

    还不知道:如果长平之战中赵国没有换将,廉颇对白起,最后谁会赢?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此战赵括率领的四十多万赵军几乎被秦将白起打到全军覆没。那么长平之战中如果赵国没有换将,廉颇对上白起,最后谁会赢?秦赵长平之战中,即便赵国没有换将,很大可能也

  • 长平之战是谁和谁打(长平之战白起的交战对手是谁)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25 5:28:55阅读:2324

    《史记·秦本纪》中记载:四十七年,秦攻韩上党,上党降赵,秦因攻赵,赵发兵击秦,相距。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尽杀之。众所周知,长平之战,是秦国率军在长平一带,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此战,秦国取得全面胜利,不仅拿下了长平,更消灭了45万赵国士兵。在长平之战前,赵国是完全有机会和秦国争夺

  • 赵括长平之战杀了多少秦军,长平之战赵括真的只是纸上谈兵吗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11 9:35:58阅读:4717

    纸上谈兵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据说长平之战,赵国的统帅由廉颇换成了赵括。赵括上台后,一改廉颇的被动防御策略,选择主动出击。最后,秦军诱敌深入,在昌平大败。因为战前大谈兵法,最终战败,被后人称为纸上谈兵。作为统帅,赵括有一定的责任,但这场战争的失利真的都是赵括的错吗?第一

  • 长平之战齐国为什么不救赵国,长平之战后齐国为什么不帮赵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18 14:24:56阅读:4798

    长平之战,秦与赵相持不下,赵派人向齐国借粮,齐国不借(赵无粮,邀苏,齐国不听)。齐国大臣周子建议说:“你为什么不把粮食借给赵国,秦国知道后就会撤退。不借就被秦人骗了。赵是齐国的屏障,唇亡齿寒。今日赵亡,明日齐祸。况且救赵对高仪来说是好事,击退秦军赫赫有名。不可吝惜粮食,害国家。”齐王不肯听,结果以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