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皇帝将虎符交给了将军,难道就不怕他们造反吗?

皇帝将虎符交给了将军,难道就不怕他们造反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771 更新时间:2023/12/5 3:52:15

看过古装的战争片的人,很多都会注意到一个小小的事物——虎符。虎符虽然很小,却有着巨大的作用,倘若说玉玺是一国之君的象征的话,那么虎符便是一国之军的号令牌。也就是说,拥有了虎符之人,便拥有了整个军队,因为它可以调动千军万马。虎符源于中国,后来还传到了朝鲜、越南等国家。虎符传说是西周姜子牙所发明,在中国古代皇帝制度中是军权的象征。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历史上,虎符的形状、数量、刻铭以及尊卑也有很多较大的变化。不一定都是老虎的形状,比如唐朝为了避先祖李虎的讳,曾改用鱼符或兔符,后来改成龟符,甚至牛符。不过,不管虎符怎么改,它的性质都是一样的,始终都是国家军队的调兵凭证。

那么问题来了,自古以来贪心之人颇多,皇帝将虎符交给了将军,难道就不怕他们造反吗?其实,我们根本不用担心,对于整个问题,皇帝早就留了后招。

虎符的背面刻有金字错书铭,而且往往都是一分为二的,一个在君的手上,另一个则在将军的手上。其中,左一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为了防止出现赝品,虎符都是专事专用,每支军队都有相对应的虎符。成语“窃符救赵”中的“符”,指的就是虎符。

对于虎符,如今的我们可以找到的最早的考古文物是1973年在西安郊区北沉村出土的杜虎符。杜虎符长9.5厘米,符身上有铭文9行40字,错金而成。铭文为:“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兴兵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上队下火)之事,虽毋会符,行殹。”由此可以看出,调动的人数倘若超过50的话,便需要出示虎符。

虎符的出现原因也很好理解,因为中国实在是太大了,皇帝不可能见过每一个士兵。但是为了增强军队的凝聚力,最终人们选择了培养士兵们对虎符的信任感。也就是说,每一个士兵入职之前,上级军官就会向他们灌输一个思想:虎符就代表着皇权,你只能看到虎符才能被人调遣。也就是说,即使是身份尊贵的皇帝,倘若他失去了虎符,也会失去调动兵马的权力。

每一个掌管虎符出征的将领,他们都必须将家人交给皇帝照看。倘若这个将军做出了造反的举动的话,他的家人则必死无疑。而这样的行径,在一定意义上制止了一些将军的造反念头。

也即使说,或许虎符可以为一个将领带来至高无上的荣誉,也带来了皇帝的信任。但是在一定意义上,也代表了他需要与妻儿分离,也代表了他将自己家人的安危交给了皇帝。

标签: 皇帝虎符

更多文章

  • 方腊手下也就八大金刚,为何让梁山108位好汉死伤过半?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方腊,梁山

    梁山大军被招安后,朝廷立即派以宋江为首的征讨方腊大军南下,全力铲除匪首方腊。而在征讨方腊一战中,梁山兄弟死伤一大半,损失惨重。大家都知道梁山共有一百零八位好汉,而区区方腊集团排的上号的,也就方腊手下八大金刚,那么为何让梁山108位好汉死伤过半呢?主要原因其实有3个。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

  • 为何说宋朝是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宋代没有杀谏臣的例子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知识分子

    一部《说岳全传》让老百姓都知道了岳飞冤死风波亭、秦桧奸臣害忠良的故事。于是,人们印象中的宋朝皇帝都是不讲道理的暴君,朝廷的官员都是沆瀣一气的腐败份子。再加上明清小说《水浒传》的推波助澜,更加坚定了宋朝在人们头脑中的印象:昏君在位,奸臣弄权,朝政一片昏暗,士子们处境艰难,社会民不聊生。下面趣历史小编就

  • 宋朝很多士大夫经常提出谏言,那他们最后到底怎么样了?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士大夫

    宋朝的士大夫脾气是最大的,皇帝历来都是没人敢挑战的,陪伴在君王身边,都是非常危险的,说话办事都要十分的谨慎,一不小心就要被问罪。所以很多人都不敢对皇帝说的话反对,他们都经常只是随声附和。在宋朝的时候,情况却不一样,有很多大夫都敢直接反对皇帝所说的,而且经常提出谏言。那么他们到底最后怎么样了呢,受罚了

  • 按照正常逻辑来说,赵匡胤真的会在宋初定下“金匮之盟”吗?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匡胤,宋初

    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开国皇帝,当年他只是后周的一位臣子,后来被属下架着,黄袍加身登上帝位,这就是宋太祖黄袍加身的故事。赵匡胤也是一位政治家,登上帝位以后怕自己的属下也效仿自己黄袍加身,通过酒宴的方式威逼利诱要求那些手握兵权的将领交出兵权,这就是著名的成语“杯酒释兵权”的由来,不过这也直接导致了宋朝文强

  • 抛开《三国演义》这本虚构的小说,真实史料对关羽有何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关羽,《三国演义》

    关羽是东汉末年的名将,最高官位至前将军,汉寿亭侯。《三国演义》中称他与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是蜀国重要的大将之一。关羽的奇妙之处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被推向神坛,从一个人变成一个神。不仅中国人崇拜关羽,就是在朝鲜半岛也遍布关羽庙,受万家香火。中国的跨国英雄,关羽是第一人。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

  • 桃园结义被视为义结金兰的榜样,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桃园结义,真相

    虽然人们把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视为义结金兰的榜样,但是历史的真相却是三人并没有结义。三人结义其实是《三国演义》作者根据民间传说以及小说情节内容所需而编造出来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理由一:《三国志》、《资治通鉴》等正史中从未提及此事。《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刘备在乡

  • 桃园三结义的故事是什么时候流传的?《重建庙记》中有何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桃园三结义,《重建庙记》

    至迟在宋代,民间就开始流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宋末元初赫经在《重建庙记》中就有“初,王(关羽)及车骑将军飞(张飞)与昭烈(刘备)为友,约为兄弟”的说法。到了元代,该故事越来越完备,并且出现了不同的版本。下面举两个有代表性的版本。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元杂剧《刘关张桃园

  • 失街亭的责任究竟应由谁负?真是马谡导致诸葛亮北伐失败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马谡,诸葛亮

    “失街亭”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但失街亭的责任究竟应由谁负?是不是仅仅由于马谡的过失才导致诸葛亮北伐中关键之战的失败?传统的说法认为马谡应负主要责任,因此罪有应得。可是近年来不断有人对这种说法提出了异议。用马谡为主将并不是诸葛亮的失误,说诸葛亮没听先主刘备的嘱咐而错用了马谡,所以败军失地,酿成“挥泪斩

  • 在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五次北伐为何一直是战败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诸葛亮

    大家看过三国演义之后可以得到的一个情况就是从刘备去世之后,蜀国就很少打胜仗。一方面也是因为关羽张飞这样的虎将已经去世了,赵云魏延这样的人岁数有点大了,所以有一点心力不足。还有一点就是刘备晚年并没有选出什么合适的大将来继承国家军队。即便等到诸葛亮掌权期间,也没有找到合适的继承人。所以在刘备去世之后,整

  • 古代皇帝想要废长立幼时,为何会被很多大臣上书阻拦?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代,废长立幼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西周天子的王位由其嫡长子继承,而其他的庶子为别子,他们被分封到全国各重要的战略要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由嫡长子继承的王位可以确保周王朝世世代代大宗的地位,庶子对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