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宋朝很多士大夫经常提出谏言,那他们最后到底怎么样了?

宋朝很多士大夫经常提出谏言,那他们最后到底怎么样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916 更新时间:2024/1/17 16:16:46

宋朝的士大夫脾气是最大的,皇帝历来都是没人敢挑战的,陪伴在君身边,都是非常危险的,说话办事都要十分的谨慎,一不小心就要被问罪。所以很多人都不敢对皇帝说的话反对,他们都经常只是随声附和。在宋朝的时候,情况却不一样,有很多大夫都敢直接反对皇帝所说的,而且经常提出谏言。那么他们到底最后怎么样了呢,受罚了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宋代这些大臣们都是很有气性的。他们在皇帝面前都敢发脾气。第一个小编说的就是翰林学士杨亿,他凭借着自己的才华,经常做事非常傲气。特别是跟当时的宰相合不来,他根本就不屑于理会对方。王钦若在后来的时候,就辞去官职了,当他离开京城的时候,很多大臣们都去想送,但是就杨一个人不理会。王在当时权势如此大,杨都不怕,所以可以见得他是一个很自我的人。

当时宋真宗都曾劝他说:为了朝廷的和谐,你可以给他写一首诗送行,因为在你的这个位置,更多的要讲大局,这样大臣们才会相互团结。可是,杨他就是不听皇帝的,怎么都不可能送别王钦若,所以可以见得他的倔脾气一上来,连皇帝都左右不得。因为一旦在他眼中瞧不起的人,他就不会改变自己。即使是有皇帝在中间调和,也无法能够改变他对别人的看法,所以也可以见得杨毅这个人相当的固执。

当然了,像这样如此有个性的也不止他一个,在仁宗的时候,有一个是的士大夫叫张知白,他当时主要的任务也是担任进贡计策的文官。因为他平时的作风也与别人不同。说到底就是有一些清高,所以他在朝廷当中的只有并没有几个,有一次仁宗单独找他说到此事,并且提醒他说他有一些孤独,没想到她听到这句话却回了一句,我不孤独,陛下才孤独。仁宗听闻此话相当的诧异,便问他为什么,于是他就回答到,我在家中有自己的妻妾,在外有自己的很多亲戚,我何来的孤独呀?而陛下您却只有宫女相伴在左右,没有任何人是对您真心的,您岂不是孤独吗?

此话一句就说到了仁宗的心里。所以仁宗十分的落寞,他回去之后与当时的婚皇后说到此事,说着说着还不由的掉起了眼泪,这是因为当时仁宗他的年龄已高,而他的皇子们都大多数夭折了,所以他的膝下并无多少繁茂枝叶。这句话当真是戳到了他的心里,但是也正是由于张知白的直率,直接说出了仁宗现在最大的问题,所以即便是这样,仁宗也没有治他的罪。

所以小编觉得像他这么厉害的人也没有几个,能够反倒把皇帝给说哭的,可能也只有他的功夫才如此深吧。其他大大小小的也有相当惊人的人物,也是在仁宗的时候,他当太子时候的太傅去世,于是他就给他取了一个非常德高望重的谥号。但是这时候士大夫们又不乐意了,因为他们觉得这个事情本该是由礼部来管理的,而如今君王却取而代之,所以就是那用自己的职权而给自己亲近的人,随便加功劳,并且他们认为这个太傅,他的人品也不好,而且也没有如此大的功绩。所以当不得如此重的封号,于是经过了一番激烈的竞争之后,仁宗才放弃。谥号由文正改成文庄。

宋理宗的时候,有一个大臣因为他发表的言论过于太刺激,所以惹怒了皇帝,皇帝决定给他降级官职,可是这个降官的诏书士大夫一直都不肯写。因为他们不觉得这样做是有错的,直到后面一拖再拖,没有办法,于是才不得已的写了一份文书,但是这个事情按照书里面却大部分都是在夸奖那个被降官的人,后来皇帝觉得甚是不妥,于是就再三的要求是带副本修改,可是他们却坚决的认为。本来那个人的言论就是非常正确的,这样对他已经极不公平。所以他们怎么都不改这个诏书。

小编觉得也只有在宋朝的时候才能出现这种奇特的现象,居然大成敢公然的对抗王命。要知道这在其他朝代的话,他们早已经性命不保了,可是小编也觉得,既然他们这样做,那就是把自己的性命放在了第二位,把一世的清明以及维护正义放在第一位。

看完了宋朝的这些趣事,你们是否也觉得这群士大夫胆大包天?可是小编觉得他们竟然有如此大的胆量,就是因为他们遇到了愿意听取谏言,采取别人意见的明君,所以才给了他们如此大的发挥之地。

标签: 宋朝士大夫

更多文章

  • 按照正常逻辑来说,赵匡胤真的会在宋初定下“金匮之盟”吗?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匡胤,宋初

    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开国皇帝,当年他只是后周的一位臣子,后来被属下架着,黄袍加身登上帝位,这就是宋太祖黄袍加身的故事。赵匡胤也是一位政治家,登上帝位以后怕自己的属下也效仿自己黄袍加身,通过酒宴的方式威逼利诱要求那些手握兵权的将领交出兵权,这就是著名的成语“杯酒释兵权”的由来,不过这也直接导致了宋朝文强

  • 抛开《三国演义》这本虚构的小说,真实史料对关羽有何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关羽,《三国演义》

    关羽是东汉末年的名将,最高官位至前将军,汉寿亭侯。《三国演义》中称他与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是蜀国重要的大将之一。关羽的奇妙之处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被推向神坛,从一个人变成一个神。不仅中国人崇拜关羽,就是在朝鲜半岛也遍布关羽庙,受万家香火。中国的跨国英雄,关羽是第一人。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

  • 桃园结义被视为义结金兰的榜样,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桃园结义,真相

    虽然人们把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视为义结金兰的榜样,但是历史的真相却是三人并没有结义。三人结义其实是《三国演义》作者根据民间传说以及小说情节内容所需而编造出来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理由一:《三国志》、《资治通鉴》等正史中从未提及此事。《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刘备在乡

  • 桃园三结义的故事是什么时候流传的?《重建庙记》中有何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桃园三结义,《重建庙记》

    至迟在宋代,民间就开始流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宋末元初赫经在《重建庙记》中就有“初,王(关羽)及车骑将军飞(张飞)与昭烈(刘备)为友,约为兄弟”的说法。到了元代,该故事越来越完备,并且出现了不同的版本。下面举两个有代表性的版本。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元杂剧《刘关张桃园

  • 失街亭的责任究竟应由谁负?真是马谡导致诸葛亮北伐失败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马谡,诸葛亮

    “失街亭”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但失街亭的责任究竟应由谁负?是不是仅仅由于马谡的过失才导致诸葛亮北伐中关键之战的失败?传统的说法认为马谡应负主要责任,因此罪有应得。可是近年来不断有人对这种说法提出了异议。用马谡为主将并不是诸葛亮的失误,说诸葛亮没听先主刘备的嘱咐而错用了马谡,所以败军失地,酿成“挥泪斩

  • 在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五次北伐为何一直是战败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诸葛亮

    大家看过三国演义之后可以得到的一个情况就是从刘备去世之后,蜀国就很少打胜仗。一方面也是因为关羽张飞这样的虎将已经去世了,赵云魏延这样的人岁数有点大了,所以有一点心力不足。还有一点就是刘备晚年并没有选出什么合适的大将来继承国家军队。即便等到诸葛亮掌权期间,也没有找到合适的继承人。所以在刘备去世之后,整

  • 古代皇帝想要废长立幼时,为何会被很多大臣上书阻拦?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代,废长立幼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西周天子的王位由其嫡长子继承,而其他的庶子为别子,他们被分封到全国各重要的战略要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由嫡长子继承的王位可以确保周王朝世世代代大宗的地位,庶子对嫡子

  • 一条鞭法:明代嘉靖时期,由张居正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一条鞭法,明代

    “一条鞭法”是明代嘉靖时期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由桂萼在嘉靖十年(1530)提出,之后张居正于万历九年(1581)推广到全国。新法规定: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

  • 12世纪:金国灭亡辽与北宋,与南宋长期对抗的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金国,南宋

    12世纪指公元1101年至公元1200年。该世纪处于金崛前后灭亡辽与北宋,与南宋长期对抗的时期。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徽宗继位后专好享乐,对朝政毫无兴趣,他自幼爱好笔墨、丹青、骑马等。赵佶的生活糜烂,喜好逛青楼。还大兴土木,听信道士所言,在开封东北角修建万岁山,后改名

  • 13世纪:成吉思汗崛起建立幅员辽阔的蒙古帝国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吉思汗,蒙古帝国

    13世纪指公元1201年至公元1300年。该世纪处于成吉思汗崛起建立幅员辽阔的蒙古帝国时期。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204年乞颜部领袖铁木真征服了蒙古高原各部。公元1206年春天,铁木真获得尊号“成吉思汗”,建国于漠北,国号“大蒙古国”。蒙古人是(塔塔尔、泰赤乌、蔑儿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