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面对北方匈奴的骚扰,称帝后的刘邦为何不派韩信去处理?

面对北方匈奴的骚扰,称帝后的刘邦为何不派韩信去处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823 更新时间:2024/1/17 5:13:09

刘邦处理与匈奴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阶段,一开始是看不起匈奴。

称帝后,首先派去解决匈奴问题的是韩信(不是韩信),此人各方面都不太行,其实当时刘邦手下虎狼之将多了去了,派个这样的人去,说明刘邦根本没太把匈奴当回事。结果,韩王信去了,自己也不高兴,没多久降了匈奴。

第二阶段,这时,刘邦看事越搞越大,自己带队出马,大战一场。如果各位看官细看史书,刘邦称帝后的各种平叛,基本上都是刘邦亲自带队,不假别人之手,他还是不太放心手下帮人。但结果是刘邦大败逃了回来。

第三阶段,硬的不行,采用和亲路线,原本都是一家人,还是有共同语言的地方。相互结为兄弟,实行和亲政策,匈奴有了收敛,一直到刘邦去世。

从三个阶段来看,韩信都不在刘邦的计划之内。

刘邦称帝后韩信才三十多岁,在这之前,韩信有两次故意遏制刘邦的行为,一是“假齐王”,一是“垓下之战”前拒绝出兵。这两件事让刘邦对韩信爱恨交加,刘邦自己认为他根本驾驭不了韩信。

而韩信本身并无谋反之意,他只是业务做得比较好,希望老板早点兑现奖金和提成,但刘邦害怕韩信的强大。因为韩信随时可以取代他。

西汉建国后韩信没有洞察自己的危险,而是衣锦还乡,要了楚国的大片土地……业务员给公司创造的业绩40%自己拿走了,老板肯定不甘心。然后就因故被降为淮阴侯。可惜韩信这时候仍然没明白。

不能派韩信其实刘邦是有难言之隐的,第一,因为贲贺告发韩信造反事件,两人关系已经恶化了,派韩信带兵哗变的风险太大;第二,韩信说刘邦将兵不过十万,出于自尊心刘邦也不会再去找他,反而会找机会证明给他看;

第三,韩信被降为淮阴侯之后意央央,即使不想造反,也不会再帮刘邦了;第四,那个时期刘邦正在努力的收回军队,不只是诸侯王的,其他嫡系将领也都被解除了兵权,不想再把兵权假手他人,更别说有过节的韩信。

标签: 刘邦韩信

更多文章

  • 曹操曾打败刘备多次,为何还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操,刘备

    如果讲曹操的军事能力如何,那是不用探讨的。“伟大而杰出的军事家”。就连宿敌刘备孙权,谈及曹操用兵,都要敬称一声“曹公”。但是要提起刘备,他带兵打仗的水平,给人感觉就不大上得了台面。尤其是当刘备遇上曹操,宛如耗子见了猫。跑就完了。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我们来看看刘备早年的

  • 吕布曾有恩于刘备,但为何落难时刘备却对他落井下石?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吕布,刘备

    刘备可以说是三国仁义的代名词,不论是从其人品,还是他的处世之道,总会先考虑到他人而不是自己,这一点也恰恰与曹操相反,刘备从头至尾都是三家中最弱的诸侯,可身边却站满了忠义之士,可见其人格魅力之高。刘备这辈子对不起的人很少,最大的污点估计就是抢了刘璋的益州,而如此仁义的刘皇叔,当初屈身曹操帐下时,却建议

  • 秦朝都传到了第三世子婴手中,但为何还是会说秦朝二世而亡?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朝,子婴

    秦朝都传到了第三世子婴手中,但为何还是会说秦朝二世而亡?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经常说的秦朝二世而亡到底是怎么回事,这里面存在着一个什么样的误区?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之后,就称自己为始皇帝,同时还希望自己座下的这个皇位能千秋万代地传下去,自己不仅要做秦一世,还要自己的后代子孙,能

  • 刘邦执意要定都洛阳,为何张良说这一句话之后就改主意了?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张良

    刘邦和项羽斗了几年,终于打败了项羽,建立汉朝,称汉高祖,定都长安。说起汉朝定都,最早刘邦是想要定都洛阳的,但因为张良的一句话,让刘邦改变了主意。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楚汉争霸结束了,大战过后,百废待兴,这个时候首先要做的事是什么呢?发展经济?拉动内需?让士兵们卸甲归田,

  • 诸葛亮到底得罪了谁?为何没人将他推荐给求贤若渴的曹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曹操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侯争霸,其中魏、蜀、吴三国鼎立,曹操、刘备、孙权的成功绝非偶然,他们自身出众的能力与机智的头脑是一个统领的必备要求,此外手下的谋士、将军更是重中之重。纵观我国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一个成功的君主手下必定有许多贤良之士的帮助,才能成就一番伟业。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

  • 汉武帝临死时,为什么要赐死太子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武帝,钩弋夫人

    前95年,61岁的汉武帝在燕赵狩猎,随行的占卜官禀报说此地有奇女。汉武帝半信半疑,但仍充满好奇,令人去找。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不久,官员便将美艳绝伦,肤若凝脂的赵氏带到武帝面前,官员介绍说赵氏生来一手紧握如拳,从未伸开过,武帝更觉神异,于是拉过赵氏的小手轻轻一掰,赵氏

  • 刘备托孤不给诸葛亮兵权,是诸葛亮能力有问题还是不信任他?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诸葛亮

    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夷陵之战和官渡之地、赤壁之战一样,对于三国的历史格局形成了重要的影响。经此一战,不仅蜀汉的国力受到了严重的削弱,刘备的生命也即将走到尽头。在临终前,刘备在白帝城进行了托孤。而提到白帝城托孤,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刘备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的历史典故。不过,在白帝城托孤时,刘备的托孤大臣

  • 曾言“苟富贵,勿相忘”的陈胜,在揭竿起义后实现诺言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陈胜,揭竿起义

    陈胜年轻的时候只是个帮人种田的雇工,连自己的土地都没有,成天卖力气种地却勉强糊口。一心想改变自己命运的陈胜坐在田垅上休息的时候突然对他的同伴说出了他人生的第一句名言:“苟富贵,勿相忘。”意思是将来如果某个人富贵了,一定不要忘了这帮受苦的兄弟们。然而同伴嘲笑他,区区一个种田的能吃上饭便知足了,居然还妄

  • 蜀汉在魏蜀吴中真的是最弱的吗?为何它是最先灭亡的那个?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蜀汉,魏蜀吴

    晚年孙权统治的吴国,情况是很糟糕的,可谓法纪不立,言路不通,君臣猜忌,骨肉相残,与诸葛亮领导下蜀国的政治清明刚好相反。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然而,治理得最好的最先灭亡,治理得最差的国祚最长,这又是为什么呢?原因之一,就是孙权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了“吴人治吴”,实现了自己政

  • 诸葛亮对蜀汉的贡献有哪些?为何他在后世的评价那么高?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蜀汉

    诸葛亮幼年丧父,同叔父到南阳躬耕,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为了刘备奠定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础。蜀汉开国后,被封为丞相、武乡侯。诸葛亮为后世所称颂,他到底为蜀汉做了什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政治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安抚百姓、遵守礼制、约束官员、慎用权利,对人开诚布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