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菩提达摩生平简介 菩提达摩有和梁武帝会晤吗?

菩提达摩生平简介 菩提达摩有和梁武帝会晤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889 更新时间:2023/12/25 19:53:00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菩提达摩章,希望你们喜欢。

菩提达摩简介:

菩提达摩(Bodhidharma)南北朝禅僧,略称达摩或达磨,意译为觉法,据《续高僧传》记述,南印度人,属刹帝利种姓,通彻大乘佛法,为修习禅定者所推崇。

北魏时,曾在洛阳、嵩山等地传授禅教。当时对他所传的禅法褒贬不一,约当魏末入寂于洛滨。据《景德传灯录》在民间常称其为达摩祖师,即禅宗的创始人。著作有《少室六门》上下卷,包括《心经颂》、《破相论》、《二种入》、《安心法门》、《悟性论》、《血脉论》6种。还有敦煌出土的《达摩和尚绝观论》、《释菩提达摩无心论》、《南天竺菩提达摩禅师观门》等,大都系后人所托。弟子有慧可、道育、僧副和昙林等,梁武大同二年圆寂,终年150岁。

菩提达摩生平故事介绍:

达摩祖师,原印度人,原名菩提多罗,后改名菩提达摩,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为中国禅宗的始祖,故中国的禅宗又称达摩宗,主要宣扬二入四行禅法,达摩祖师的思想,对中华文化起了很大的影响。菩提达摩(英文:Bodhidharma;?~536,另说532、528)通称达摩,又称初祖达摩或初祖菩提达摩,是大乘佛教中国禅宗的始祖。他生于南天竺(印度),刹帝利种姓,传说他是南天竺国香至的第三子,出家后倾心大乘佛法,出家后从般若多罗大师。

南朝梁·普通年中(520~526,一说南朝末),他自印度航海来到广州,从这里北行至北魏,到处以禅法教人。据说他在洛阳看见永宁寺宝塔建筑的精美,自言年已一百五十岁,历游各国都不曾见过,于是"口唱南无,合掌连日"(《洛阳伽蓝记》卷一)。

他的名字原本叫菩提多罗,成年之后依照习俗更名为达摩多罗,是印度禅宗第二十七代祖师般若多尊者的大弟子,成为印度禅宗第二十八代祖师。菩提达摩自小就聪明过人,因为香至王对佛法十分虔诚,因此从小菩提达摩就能够遍览佛经,而且在交谈中会有精辟的见解。

般若多尊者在游历天竺国时,一路弘扬佛法教化众生。菩提达摩被般若多尊者普度众生的理想,以及丰富的佛学智慧所吸引,就拜在般若多尊者的门下,成为禅宗的门徒,而且发愿要将当时印度分裂的佛法思想统一起来,使佛法在印度重新振兴。后来菩提达摩继承了师父的衣钵,在天竺国内弘扬佛法。有一天,他听到自己的侄子,继承南天竺王位的异见王,为了自己的国家不受外邦的欺凌,要采取禁止信仰的法令。

于是,菩提达摩便派弟子婆罗提前往劝谏,波罗提不辱师命,成功地扭转了异见王的禁教政策,并且使异见王成为虔诚的佛教徒。达摩至中国后,成为求那跋陀罗的弟子,属于南天竺一乘宗(又称楞伽宗)。求那跋陀罗(Gunabhadra),义译为功德贤,中天竺人。于南朝宋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译出《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后菩提达摩以此四卷本《楞伽经》传授徒众。

菩提达摩有没有与梁武帝会晤?

菩提达摩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始祖,生于南印度,他创立了一套参悟的禅法——“达摩禅学”,亦称“南天竺一乘宗”。梁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好佛皇帝,据传,他与达摩有过会晤。

据一些古籍记载,梁武帝曾在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达摩请教:“造寺度人,写经铸像,有功德?”达摩笑道:“并无功德……此有为之善,非真功德。”双方“理不契机”,不欢而散(见《历代法宝记》)。流行的北宋道原所著的《景德传灯录》对达摩生前活动又掺入了许多附会、杜撰的文章,其中对这次会晤有许多渲染之辞。所以,梁武帝究竟有否与菩提达摩晤谈过,此事被列为禅宗“颂古百则”中的第一则公案,也成为中国佛教史上的一大疑案。

一些学者如中国的胡适、汤用彤、刘汝霖、印顺,日本的仿估木宪德、宇井、镰田茂雄等人就认为没有此事。胡适在《菩提达摩考》和《书菩提达摩考后》两篇文章中说:据唐朝初年道宣所撰的《续高僧传》云,达摩“初达宋境南越”。

此“宋境南越”系指南朝宋、齐、梁、陈四朝中的刘宋王朝,故达摩来华最迟在刘宋灭亡(479年)以前。据《续高僧传》卷十五《僧副传》所载达摩弟子僧副从师、南游和终卒年代推算,达摩约于470年左右来华,在华生活约50年之久,萧齐初期(485~490年)已在北方传道,此时梁朝还未建立。从时间上看,菩提达摩不可能与梁武帝有过会晤。

又据《洛阳伽蓝记校注》卷一所载,达摩曾在洛阳瞻仰了华丽壮观的永宁寺,时间当是该寺的全盛时期。《洛阳伽蓝记》记有526年该寺刹上宝瓶被大风刮落之事,此后至534年毁于大火,故全盛期在516~526年之间,达摩谒寺约在520年左右,以此否定达摩于526年左右来华。《景德传灯录》中更杂以许多虚妄之处,因此,胡适认为这次会谈纯属无稽之谈。

另一些学者如冯友兰张岱年、孙述圻等人却认为确有此事。孙述圻针对胡适的论据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初达宋境南越”中的“宋境南越”是泛指中国南方地区,是地域概念而非时间概念,该句意为“达摩起初抵达中国南方境内”,并非指刘宋期间抵华;深慧皎的《高僧传》收录了至519年止的名僧,其中却没有达摩之名。

永宁寺于526年被大风刮落宝瓶后,马上被修复,兴盛期延续至534年才真正结束,达摩于526年前后参观该寺是可能的;这些文献均出自晚唐前的人之手,它们比《景德传灯录》的可信度要大得多。像任继愈、黄心川等人则认为上述两说均有可能,不能形成定论。看来,为佛教史上的这件疑案,学者们经过一系列笔墨勘对,还是没有形成一致的观点。

标签: 菩提达摩梁武帝

更多文章

  • 北齐律简述 北齐律在历史上有什么地位?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北齐律,地位

    北齐律的内容是什么?北齐律的历史地位如何?趣历史这就为你介绍:北齐律简述《北齐律》是北齐的主要法律。北齐的高氏兄弟在东魏职掌国政时,主持了《麟趾格》的修撰。550年,高洋称帝,以《麟趾格》为“未精”,始命群臣议造齐律,直到武成帝河清三年(564年)完成,史称《北齐律》。其编撰的实际主持者是出身于渤海

  • 什么水果吃多了容易长胖?这些水果的含糖量是多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水果,长胖

    哪些水果吃多了容易长胖?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西瓜常有一块西瓜顶6碗白米饭之说,虽有些夸张,但西瓜含有的糖分的确是非常高的。如果你一天吃一个大约8斤左右的西瓜,那么摄入的热量大约是1000大卡,而一碗米饭的热量也才200大卡左右。2、香蕉香蕉虽然有润肠通便的作用,但

  • 夜明珠到底属于哪一类珠宝?夜明珠的材质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夜明珠,珠宝

    “夜明珠”又称为“隋珠”、“明月珠”、“夜光璧”,千百年来一直被国人视为珍宝,供皇家贵族专用。“夜明珠”到底是哪类珠宝呢?对于“夜明珠”的材料众说纷纭,多数专家认为具有磷光效应的矿物和岩石才能称为“夜明珠”。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目前已发现萤石、磷灰石、锂辉石、方解石、金刚石等20多种

  • 贵州有哪些著名的旅游景点?旅游景点的门票是多少?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贵州,景点

    贵州作为一个山水都比较美丽的地方是被很多人推荐去旅游的一个地方,在贵州很多旅游景点都是5A级景区或者4A级景区,对于旅客们去到贵州玩是非常不错的选择,那大家知道贵州旅游景点排名是哪些吗,接下来大家就随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看看~1、贵州安顺黄果树风景名胜区(AAAAA级)排名理由:黄果树大瀑布是世界著名

  • 中国历史上有哪三大预言?这些预言实现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预言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三个很准的预言,而且都一一得到了应验,尤其是最后一个,更是让人匪夷所思,跟趣历史一起看一下这三大“神奇”的预言。1、鬼谷子曾为弟子庞涓和孙膑的将来预言鬼谷子可谓是历史上预言界的大哥,在他的弟子庞涓学成出山时,当时正是夏天,他在山上采了一串马兜铃,后来又心生厌弃,而把这串花给丢掉了,

  • 李元芳任检校千牛卫大将军,他的这个官职到底有何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李元芳

    有一种帝王随身携带的防身御刀,叫做"千牛刀",名字就是典出《庄子》,寓意"锐利可斩千牛"。关于"千牛刀"出现的记载,较早可见于南朝刘宋。萧子显(萧道成的孙子)《南齐书》:"玉夫(杨玉夫)与其党陈奉伯等二十五人同谋,于毡屋中取千牛刀杀苍梧王(南朝宋"后废帝"刘昱)"。说的是一场著名的宫廷政变:南朝宋元

  • 明朝太极星象村是谁设计建造的?太极星象村有哪些奥秘?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太极星象村

    中国浙江省武义县西南20千米处有一座看似平凡的小村子,实际上却蕴含了无穷的奥妙。村子三面环山,一条弯弯的峡谷坐落在村子的南面,一条S型的小溪从村中穿过,它正是奥妙的关键所在。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巨大的田野太极图、民居按天体星象排列,从俞源村后的梦山岗高处俯瞰,一条山溪从村庄东南方流入

  • 为何清朝正史编写这么缓慢?编写清史有多困难?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康熙

    众所周知,二十四史不包括清史,中国历来有易代修史的传统。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清史馆曾花十余年时间编修《清史稿》,不过该书是未定稿,也因讹误较多而遭到了很多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董必武就曾向中央提出重新编修清史的建议,但因当时没有足够条件而未能正式开展。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清朝历史记载又是从哪来的?

  • 隋唐道路制简介 道路制的作用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隋唐,道路制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隋唐的道路制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隋文帝于开皇三年(583年)“罢天下郡”,实行以州领县的二级制,后来便很快推行到全国。但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这就是由中央政府来直接管辖全国二三百个州,实在是有困难的。所以,唐朝建立后,唐太宗便于贞观元年(627年),又

  • 古代什么场合官员必须穿蟒袍呢?都有哪些讲究呢?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蟒袍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蟒袍都是一种规格比较高的服饰。一般普通老百姓,根本就没机会穿到这种衣服。当然,它的地位也那么高,并不是只有宗室亲王、皇亲国戚才能穿。清朝的时候,只要拥有官员身份,都有资格穿蟒袍。因为蟒袍在当时,属于吉服的范畴内。所谓吉服,就是在吉庆典礼,比如祭祀天地这种场合,官员就会穿蟒袍出来,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