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神童之黄童一语救万民,该故事是怎么彰显其才智的?

古代神童之黄童一语救万民,该故事是怎么彰显其才智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534 更新时间:2023/12/10 13:47:05

秦朝末年,西楚霸项羽和汉王刘邦为了争夺天下,连年征战,老百姓深受其害。陈留外黄有一个年仅十三岁的孩子,在紧急关头,一语震醒项羽,使万名百姓避免了一场杀身之祸。这孩子虽然没留下姓名,但他机智勇敢的事迹却广泛流传。为记述方便,我们就称他为黄童吧。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外黄,是陈留地区的一个战略重镇。那一年,项羽率领大军前去攻打,遇到了城中守军的顽强抵抗,不但一连几天没有攻下,反而损失了不少人马。项羽正为此事发愁,探子飞马前来报告说:“大王,外黄的军队投降了汉军将领彭越!”项羽一听大怒:“踏平外黄,活捉彭越。”

项羽一声令下,遂增兵三万,拼死攻打外黄。彭越料知寡不敌众,便下令守军暂时退出外黄。于是,楚军当日便占领了外黄镇。项羽怒气未息,便拿城中百姓出气,下了一道命令:外黄凡是十五岁以上的男丁统统活埋。

一时间,外黄城内,鸡飞狗跳,哭声震天。外黄县令的一位门客有个十三岁的孩子,名叫黄童,这时自告奋勇地要去说服项羽,免杀城中百姓。门客着急地说:“孩子,不是我不同意你去,因为县令去说过了,连项羽手下的一些将领也为百姓说情,但项羽一概不听,并且扬言:‘凡是再来说情者,不管是谁,一律斩首示众!’你一个孩子,再去有什么用,还不是去白白送死吗?”黄童说:“请父亲放心,我会有办法的!”

门客深知儿子平时读书用功,机敏聪慧,又见他这么小就能见义勇为,且决心已下,所以也没有再加阻拦。

黄童来到楚军营地,立即被守军拦住了。黄童故意装出一副十分神秘的样子对门军说:“我有重要机密报告大王!”门军问:“你一个小孩子有什么机密,快快滚开!”黄童说:“这机密事关兵家胜败,我必须当面向大王报告!如今你们横加阻拦,万一贻误了时机,你们还要命吗?”门军见黄童说得那么认真,便不敢阻拦,立即带他去见项羽。项羽闻听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前来求见,觉得奇怪,便让他进来,说:“你一定要见我,有什么大事吗?”

黄童见项羽高大魁伟,出声如雷,两边武士刀槍紧握,不仅毫不害怕,而且坦荡自若地朗声说道:“外黄守军投降了彭越,并不是城中百姓的罪过。他们因为十分痛恨守军的烧杀抢掠,才欢迎您进驻外黄。如今您进城后,不仅不安抚百姓,反而下令活埋十五岁以上的全部男丁,岂不要激起城中男女老幼对您的痛恨吗?你还能在外黄站得住脚吗?而且外黄东边还有十多个城镇,听到您这个命令后,谁还敢归附您呢?我年龄虽小,但‘得民心者昌,失民心者亡’的道理还是懂得的,难道你一个大军事家就不懂吗?”

项羽听了黄童的一番慷慨陈词,不但没有发怒,反而哈哈大笑说:“孩子,好样的,若非你的提醒,险些误了大事。”随后下令释放了准备活埋的外黄男子,并出榜安抚外黄百姓。

外黄以东的几个城镇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后,都欢呼雀跃,主动归附了项羽。

标签: 古代黄童一语救万民

更多文章

  • 古代神童之韩信少年机智过人,该故事是怎么彰显其才智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古代,韩信少年机智过人

    韩信,淮陰(今江 苏省淮陰市)人,在中国古代史上,是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由于他相貌平平、口齿笨拙,常被世人看不起,曾受“胯下之辱”。他初投项羽,不被重用;后投刘邦,因官小而逃离;直到“萧何月下追韩信”之后,才崭露头角;又以“陷之死地而后生”的策略,成就了汉室天下,被封楚王,扬名四海。下面趣历史小编

  • 古代神童之张仪挖洞苦学艺,其聪明才智彰显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古代,张仪

    张仪,战国末期魏国人,约出生于公元前345年。他和苏秦同是鬼谷门下,同修纵横术。苏秦以“合纵”策略而挂六国相印,成为战国末期的显赫人物;和苏秦的“合纵”相反,张仪用“连横”策略获得秦国信赖,被封为相,蜚声于六国诸侯。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仪出身贫寒,但生来聪明伶俐,自

  • 古代神童之屈原少年课外求智,其聪明才智彰显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古代,屈原

    屈原,字灵均,战国时期楚国大臣,官至左徒,约于公元前340年,出生在一个王公贵族之家。他的父亲在楚国不仅是一个学者,也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大臣,对子女从小要求严格,注重教育。由于他的哥哥身有残疾,不能入朝做官,父亲便寄厚望于他这个小儿子的身上,三岁时教他识字,五岁时向他灌输做人的道理。屈原本人自幼不但天

  • 古代的杖刑到底有多严重?为何施行之后就出了人命?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古代,杖刑

    在中国古代的“五刑”之中,“杖刑”是排在第二位的,通俗一点说,就是拿大棍子打人的屁股。实际上,最初的“杖刑”和“笞刑”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只不过施刑的部位不一定是在屁股上,而是在背部,这就导致很多受刑的罪犯因此丢了性命。因此,从唐太宗时期开始,“杖刑”和“笞刑”正式分家。在唐朝的律法之中,杖刑有着从6

  • 古代女子出嫁时为何会有陪嫁丫鬟?丫鬟的作用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古代,陪嫁丫鬟

    古代有钱人陪嫁丫鬟,是用来干杂活,还是真的用来暖床?到底是什么用意?我们今天就来讨论一下!古今社会在许多地方都有非常大的差别,比如在等级这一方面,特别是男女地位这一块更是有着天壤之别。古代社会是典型的男尊女卑型社会,所以女人是非常没有地位的,即使是富贵人家的女子虽然也有众人伺候,也常常不允许抛头露面

  • 古代的免战牌真的有用吗?挂上它之后双方必须停战吗?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代,免战牌

    关于免战牌,在《说岳全传》中这样写到过:“城上即将‘免战牌’挂起,随你叫骂,总不出战。”似乎免战牌的威力十分神奇,只要把它挂出来,即使打不赢了,也可以使得对方被迫休战,来换得己方一个休整的好机会,但事实上真是如此吗?免战牌真有这么大的威力吗?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实,

  • 历史上执掌朝政的女强人都有谁?女皇武则天必定榜上有名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女皇,武则天

    中国历史有人认为是属于男人的历史,但其实女人对于一个朝代的更迭、一个国家的兴衰也会有重大的影响,她们的影响力甚至可以堪比男性。我国历史上就有3位女强人,她们对历史有绝对的影响力。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窦漪房,窦漪房是寒门出身的女子,但窦漪房却凭借着自己一步步的努力走

  • 为什么宋江一定要向朝廷招安?不接受招安会是什么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江,招安

    《水浒传》大家一定都很熟悉了,基本上我们小的时候都会熟读这本著名的著作,很多的人不解的是为什么宋江一定要向朝廷招安呢?他们已经在梁山建立了自己的势力,为什么还要去获得朝廷的满意,而且在招安的过程中他的奴婢阿谀奉承的嘴脸更是让人讨厌,很难让人理解这么多优秀的人为什么一定要上赶着去给朝廷卖力。下面趣历史

  • 古代的皇帝为什么迟迟不传位给太子?为何一直要做到死为止?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皇帝,古代

    都说权力是一杯毒酒,其实,说是毒品反而更加合适,凡是掌握了权力的人,有几个能够放手的?尤其是至高无上的皇权,真的能够说放就放?要知道皇家可没有什么人伦常情,在无比诱人的权力面前,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最真实和邪恶的一面,为了权力,兄弟相残、儿子弑父屡见不鲜。皇帝们不愿意退位只是为了享受权利而已,别的什

  • 为何要将古代的犯人送到边关?边关在古代的作用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古代,边关

    古代动不动就喜欢把犯人送到边关,这个边关到底指的什么地方呢?其实古代边关就是两国交界的地方,这般这种地方也是最敏感的,因为一旦跨入别国的领地可能就算是侵略了。所以一般在边关都会有很多士兵驻守,那要这些犯人过去到底是干嘛呢?当然也就是当苦力用了,毕竟这么远的地方大家也都不想去,那就只有挑选这些自己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