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盘点中国封建历史上,出现过的大一统王朝!

盘点中国封建历史上,出现过的大一统王朝!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326 更新时间:2024/1/9 7:35:12

俗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那么中国封建历史上,出现过哪些大一统王朝呢?

秦始皇结束了历时549年的春秋战国,统一六国之后,中国封建历史上一共出现了9个大一统王朝,分别是秦、西汉、东汉、西晋、隋、唐、元、明、清。

大一统王朝的定义?

一是占据汉文明的所有地区,即黄河和长江两个流域。

二是在整个东亚板块没有一个可与之匹敌的政权出现。

1.秦朝

秦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一个出现的大统一王朝,开国皇帝为秦王嬴政,史称秦始皇。秦朝的统治版图北达长城,南临南海,西有陇西,东即辽东。皇帝称号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封建制度从此开始建立。

2.西汉

公元前202年,刘邦击败西楚霸王项羽,在长安称皇帝,定国号为汉。公元前60年,汉朝在西域建立西域都护府。汉武帝时期,汉朝成为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强大的大一统王朝之一。

3.东汉

公元前88年,东汉大将军窦固窦宪北击匈奴,这一战导致北匈奴大败,从此匈奴消失在我国史书中。但东汉也是中国封建历史上宦官和外戚干政最严重的王朝之一。

4.西晋

公元265年,司马炎废魏帝曹奂,称帝后国号为西晋。公元280年,西晋消灭南方孙吴政权,完成了大一统。

5.隋朝

公元581年,杨坚代周称帝,建立了隋朝。公元589年,隋朝在消灭南陈后,成为大一统王朝。隋朝结束了历代以来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开创了科举制度。

6.唐朝

公元618年,唐国公李渊建立唐朝。整个唐朝时期,东突厥、西突厥、高昌、吐谷浑、高句丽等政权被陆续消灭。唐朝也是是继汉朝之后中国封建历史上又一个辉煌的时代。

7.元朝

公元1271年,成吉思汗的子孙忽必烈创建了元朝,这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元朝的建立,标志着行省制度开始出现。

8.明朝

公元1368年,出生于农民的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明朝是历史上第一个由南向北开始统一的王朝,也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为主的大一统王朝。

9.清朝

公元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建立清朝。清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大一统王朝。在整个清朝时期,专制主义集权达到历史顶峰。

标签: 中国大一统王朝

更多文章

  • 雨水时节各地区的习俗有哪些?这些习俗都是怎么产生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雨水,习俗

    以前人们都有一个为自己儿女求神问卦的习惯,看看自己儿女命相如何,需不需要找个干爹。而找干爹的目的,则是为了让儿子或女儿顺利,健康的成长。于是便有了雨水节拉保保(保保则是干爹)的活动。此举一年复一年,久而成为一方之俗。 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而雨水节拉干爹,意取“雨露滋润

  • 雨水在二十四节气中有什么含义?雨水节气意味着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雨水,二十四节气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

  • 惊蛰时节各地区的习俗有哪些?这些习俗都是怎么产生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惊蛰,习俗

    惊蛰时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祭白虎化解是非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波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

  • 农业生产在惊蛰节气要注意哪些?农作物该怎么种植?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惊蛰,农业

    惊蛰节气在农忙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果树管理惊蛰后气候逐渐变暖,

  • 芒种在二十四节气中有什么含义?芒种节气意味着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芒种,含义

    芒种,是农作物成熟的意思。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在每年的6月5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75°时为芒种。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

  • 大暑在二十四节气中有什么含义?大暑节气意味着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大暑,含义

    每年公历7月22-24日左右,视太阳到达黄经120度时为大暑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正

  • 白露时节为什么要养生?白露时节养生的方法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白露,养生

    白露时节,真正进入了秋季。此时,气温下降速度快,而且昼夜的温差较大,所以白露养生的关键仍是养肺。《黄帝内经》曰:“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秋主肺也。”而“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位高近君,犹之宰辅”则明确说明了肺在人体中的重要地位。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

  • 农业生产在白露节气要注意哪些?农作物该怎么种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白露,农业

    白露时节冷空气日趋活跃,常出现秋季低温天气,影响晚稻抽穗扬花,因此要预防低温冷害和病虫害。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冷空气入侵时,可采用灌水保温,低温之前灌水二寸以上,可增温1~2℃。低温来时,晴天可日排夜灌浅水;阴雨天则要灌厚水;一般天气应干干湿湿,以湿为主。这个节气暑气

  • 什么是冬至九九消寒图?最早的文字记载是什么时候?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冬至,九九消寒图

    冬至一到,便进入数九寒天。中国民间将冬至叫做交九或数九,即从冬至开始,每9天分为一个“九”,共分9个“九”,数到81天时便“九尽桃花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古代中国人民认为过了

  • 什么是冬至九九消寒歌?明代《五杂俎》中如何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冬至,九九消寒歌

    冬至一到,便进入数九寒天。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古代中国人民认为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经已到来。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九九歌》是利用人对寒冷的感觉以及物候现象(即因天气气温的变化而导致动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