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腊八粥到底是怎么做的?关于腊八粥有哪些历史记载?

腊八粥到底是怎么做的?关于腊八粥有哪些历史记载?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301 更新时间:2024/1/25 10:39:35

腊八这一天喝腊八粥这一习俗的来历,是和佛陀成佛的故事有关的。因此清代苏州福曾有诗云:“腊月八日粥,传自梵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腊八这一天要喝“腊八粥”的习俗,是从代开始的。珂《清稗类钞》即云:“腊八粥始于宋,十二月初八日,东京诸大寺以七宝五味和糯米而熬成粥,相沿至今,人家亦仿行之。”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关于“腊八粥”的做法,宋末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载云“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作粥”,清代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清代的做法则更为复杂:“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棒瓤、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从清代开始,每年的腊八节,北京的雍和宫都要举行盛大的腊八仪式,由王公大臣亲自监督进行。《燕京岁时记》载:“雍和宫喇嘛于初八日夜内熬粥供佛,特派大臣监视,以昭诚敬。其粥锅之大,可容数石米。”清人夏仁虎《腊八》一诗就是描述这一盛况的: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圣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

我国古代天子国君,农历每年的十二月要用干物进行腊祭,敬献神灵。腊祭后来流行到民间,其习俗至今还有所遗存,就是腊月初八,南方的人们要吃腊八饭,北方的人们要喝腊八粥。

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中国喝腊八粥的风俗,在宋代已十分风行。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盛。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腊月节,农历十二月,人们习惯称为“腊月”。据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下令将每年十二月改称为“腊月”。而“腊”这一词到汉代才正式出现。

中国喝腊八粥的历史,仅书面记载的也已有一千多年了。至迟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明代的用料,加江米、白果、核桃仁、栗子等煮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著名的雍和宫腊八粥,除了江米、小米等五谷杂粮外,还加有羊肉丁和奶油,粥面撒有红枣、桂圆、核桃仁、葡萄干、瓜子仁、青红丝等。

把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的原因:《祀记》上面解释:“蜡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腊”与“蜡”相似,祭祀祖先称为“腊”,祭祀百神称为“蜡”。“腊”与“蜡”都是一种祭祀活动,而多在农历十二月进行,人们便把十二月称为腊月了。

腊月是年岁之终,古代农闲的人们无事可干,便出去打猎。一是多弄些食物,以弥补粮食的不足,二是用打来的野兽祭祖敬神,祈福求寿,避灾迎祥。

早在宋代,每逢十二月初八日,东京开封各大寺院都要送七宝五味粥,即“腊八粥”。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十二月初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又称“佛粥”。宋代大诗人陆游诗中说:“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也说的是腊八送粥之事。

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标签: 腊八粥历史

更多文章

  • 古代爱情故事之一:“桃花夫人”息夫人的爱情是悲剧还是喜剧?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古代,爱情故事

    一位绝色美女使三个国家兵祸相接,其中两个国家分崩离析。尽管有人称她为“祸水”,后世却始终把她当作主宰桃花的神仙祭拜。这个女人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息夫人,又称“桃花夫人”。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祸起萧墙皆为妫息夫人原名陈妫,是春秋时期陈国国君的女儿。息夫人目如秋水,面若桃花;

  • 古代爱情故事之一:范蠡和西施的爱情是喜剧结局吗?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古代,爱情故事

    范蠡与西施,一个在东,一个在西,根本没交叉的人,却因为乱世而走到一起,他们之间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范蠡是春秋战国之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商人,被誉为商人的鼻祖,一代商圣。西施,原名施夷光,春秋战国时代浙江人。当时

  • 古代爱情故事之一:王瑞兰和蒋世隆的爱情为何会悲欢离合?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爱情故事

    《拜月亭》是元曲四大爱情剧之一《拜月亭》全名《王瑞兰闺怨拜月亭》,仅存曲词和部分宾白,主要写大家闺秀王瑞兰和秀才蒋世隆悲欢离合的婚姻爱情故事。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金国兵部尚书王镇,在蒙古军进攻金国都城中都时,奉命前往前线视察军情。他的女儿王瑞兰和母亲为王镇送行,希望父

  • 古代爱情故事之一:李千金与裴少俊爱情有多曲折离奇?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爱情故事

    《墙头马上》是元曲四大爱情故事里的之一,作者白朴也是有两部作品分别位列元曲四大悲剧和四大爱情故事。是除关汉卿外的第二个有两部作品分别入选的作家。相较于温和的《西厢记》,《墙头马上》这个故事显得更为大胆奔放,即使是现代看来也是非常的惊世骇俗。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墙头马

  • 西辽北辽是怎么回事?历史上一共存在多少个辽国?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西辽,北辽

    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历史上有很多王朝在灭亡之后,会由王朝宗室再复建起来,最出名的就是光武帝刘秀在汉(西汉)灭亡之后重新建立了汉(东汉),延续着刘氏江山社稷。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但要说起,那个王朝灭亡后,由宗室复建的政权最多,那就得算由契丹族建立的大辽帝国。公元

  • 辽国的音乐文化为什么那么发达?《辽史》中如何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辽国,音乐文化

    契丹人在长期的牧猎生产劳动中创造了本民族的语言和歌舞音乐,其早期音乐简单而质朴,具有原始狩猎和原始宗教色彩,被称为国乐。辽国建立后,辽国皇帝确定其为国乐,也就是辽国在大型聚会、祭祀、宫廷礼仪等场合演奏的音乐,经常都要有皇帝的参与。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中原音乐占据主导

  • 建炎南渡发生在什么时候?建炎南渡对宋朝有何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建炎南渡,宋朝

    中国历史上的南渡有三个,一个是西晋永嘉之乱后的衣冠南渡,一个是安史之乱后的衣冠南渡,还有一个就是北宋靖康之难后的衣冠南渡。宋朝人提到的“南渡”,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就是指的最后一个南渡。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炎南渡发生在两宋交替之际康王赵构为了躲避北边异族女真人的侵略追

  • 靖康之耻的结果是什么?靖康之耻对宋朝有哪些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靖康之耻,宋朝

    靖康之耻(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祸、靖康耻,公元1127年)是金朝于北宋宋钦宗靖康二年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导致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金人在破城之后册张邦昌为帝,建立了傀儡政权“大楚”。随后金人北撤,掳走徽、钦二帝、赵氏皇族、妃嫔、大臣等三千

  • 《存恤高年诏》的作用是什么?为何朱元璋要颁布这个政策?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存恤高年诏》,朱元璋

    朱元璋对天下老年人施以尊重,颁布《存恤高年诏》。洪武二十年,朱元璋怕有关部门执行不力,就又叮嘱礼部尚书,要以皇帝的名义再次重申一下这项政策。在朝廷的要求和带动下,各地形成了尊老养老的风气,赡养老人的要求也渗透到各地家法族规之中。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尊老可以说是在任何时

  • 鱼鳞册在历史上是怎么发展的?明朝的鱼鳞册内容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鱼鳞册

    鱼鳞册,又称鱼鳞图册、鱼鳞图、鱼鳞图籍、鱼鳞簿、丈量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土地登记簿册,将房屋、山林、池塘、田地按照次序排列连接地绘制,表明相应的名称,是民间田地之总册。由于田图状似鱼鳞,因以为名。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历史发展宋时婺州等地即曾编造。明洪武年间命各州县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