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刘邦不但自己为政贤明,还对自己的继承人提出什么为政要求?

刘邦不但自己为政贤明,还对自己的继承人提出什么为政要求?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524 更新时间:2024/1/24 9:57:07

自刘邦建立西汉,到王莽篡位建新朝,在西汉的二百一十年间,这个王朝共出现了十二位帝王。其中,光是贤明赞誉千古未绝的帝王,就有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汉武帝刘彻和汉宣帝刘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刘家能出如此多明君,首先便与其时代密切相关。我们不难发现,西汉的明君,主要生活在西汉早期,直到盛世。从汉高祖在刀光剑影中建立起西汉,到汉武帝将这个王朝迎上巅峰,再到汉宣帝继承汉武帝的政治遗产,这些明君所在位的时代,要求他们为政得当。

越是亲身经历过创业的艰难,就越清楚守业的必要。刘邦作为一个典型的草根帝王,有着强烈的巩固家族统治的欲望。在萧何、张良等贤臣的辅佐下,他顺利的从一个农家子弟,转变为一个体察百姓的出色的政治家。刘邦不但自己为政贤明,还对自己的继承人提出为政要求。

而汉惠帝刘盈,不仅有汉高祖、吕后、曹参陈平等人的耳提面命,他本人,也是经历了秦末的战火,深知刘家的家业来之不易。刘盈在十六岁时便即位,之后国家大权实际上由吕后掌握。因而刘盈也不得不采取更温和的为政风格。换句话说,有了强势的吕后唱红脸,白脸自然就留给了刘盈。他推行仁政,放宽思想文化控制,因而政治愈发清明,他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一代明君。

而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刘启,他们也从自己做起,带领西汉迎来了著名的“文景之治”。刘家子弟能做好自己,也是他们明君频出的重要原因。当时仍处于西汉初年,人们还在努力摆脱秦末以来战乱带来的经济凋敝。因而二帝继续推崇黄老之治,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不仅汉文帝一生节俭,二帝还在春耕时下地劳作,以此来劝课农桑。正是他们身上那种纯朴而又真挚的情感,引导他们成为了真正为民着想的明君。

而汉武帝刘彻,本已经是家业稳固的天选之子,但他自己却很有抱负。在刘彻出生的三年前,即景帝三年(前154),七国之乱爆发。虽然这场叛乱在三个月内即被平定,但这场祸患却给刘彻敲响了一个警钟:危险一直都存在,只有自己足够强大,才能守住天下。

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朋友们应该都有所了解。虽然这位带领西汉走上巅峰的君王和秦始皇一样,功过皆有,历史评价颇为复杂。但他通过推恩令等解决郡国并行制的弊病,推行平准等稳定经济秩序,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进而推广教育,都切实推动了西汉的发展。

而西汉的最后一位著名明君汉宣帝刘询,也是一位复杂而简单的帝王。他的复杂,来源于他的经历。刘询确实是汉武帝的嫡系血脉,但由于巫蛊之祸,刘询早年一直苟活,因而接触到真正的底层民众。继位后,刘询又受到霍光的控制。因而对刘询而言,只有自己成为一位有真材实干的君主,才能不负家族,不负余生。

刘询是因为才能和德行而被霍光送上帝位的。他不缺为政的能力,更不缺将心比心体谅百姓的气度。因而他也是简单的。在自己饱经苦难以后,刘询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治理国家的事务中。这位帝王像他的前人们那样,一心为国,励精图治,政绩颇丰。

再之后,刘家也没逃过“富不过三代”的厄运。安稳的社会让帝王沉迷酒色,日益荒淫,明君也就不再出现。

常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西汉明君一代接一代,自然离不开前人的正面影响。而早期西汉社会的落后和不安,也要求这些帝王成长为实干家,成长为有真材实料的明君。最终,在他们的努力下,臣民对他们称赞,青史将他们留名。

标签: 刘邦继承人

更多文章

  • 东林党才是明朝灭亡的元凶?为何会产生这样的说法?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东林党,明朝

    说起东林党,我想很多人都有所耳闻,无论是影视剧还是课本上,东林党的名号大家都有所了解。我们在语文课本上也学过《五人墓碑记》,杨涟,左光斗等一批正直不屈的形象让我们对他们身后那个庞大的政治团体颇有好感。但真正熟悉明朝历史,特别是晚明历史的人,对于东林党大都嗤之以鼻。甚至认为东林党是明朝灭亡的元凶,那么

  • 晚唐政局逐渐走向崩溃时,诗人们的诗都带着怎样的情感?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晚唐,诗

    晚唐社会混乱,政局逐渐走向崩溃。影响到晚唐诗所表现的是一种带有浓郁感伤情绪的美。李商隐的诗歌,于感叹身世,忧时悯乱中,已经流露出浓厚的感伤气氛。此外的杜牧、皮日休、陆龟蒙等各家诗派都致力于艺术形式的精工雕琢,以苦闷象征代替功利目的,集中于感觉和情绪心理的抒发,以哀怨悱恻为美、以悲凉萧瑟为美、以淡泊情

  • 唐玄宗在不问国事之后,唐朝进入了怎样的衰落景象?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玄宗,唐朝

    唐朝自高祖李渊建立以来一直蓬勃发展,到开元年间,唐朝已进入了全盛时代。但随着玄宗日益殆于政事,盛唐开始走向衰亡。唐玄宗改元天宝后,志得意满,决意放纵享乐,从此不问国事。在纳杨玉环为贵妃后,更加沉溺酒色。唐玄宗任用有“口蜜腹剑”恶名的李林甫为宰相长达十八年,使得朝政败坏。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

  • 西夏对北宋的三场战役都打赢了,为何还与它签订庆历和议?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西夏,北宋

    五代十国的局面结束后便是宋朝。宋朝一共有九位皇帝。宋朝分为南宋和北宋。因为北宋的皇室姓赵,也叫赵宋。西夏是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一个政权,和北宋并立。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建立了西夏,后来元昊还派出使者,要北宋承认它这个政权。要知道党项族本来是隶属于北宋的,还接受宋朝的册封。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

  • 金国为何没有消灭弱小的西夏?希望西夏成为自己的战略缓冲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金国,西夏

    在北宋这一历史阶段,北宋、辽国、西夏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这有点类似于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不过,这一平衡的打破,始于金国的崛起。公元1125年,金国消灭辽国。公元1126年,金太宗,派完颜宗望、完颜宗翰兵分二路攻破开封,于隔年俘虏宋徽宗、宋钦宗等宋朝皇室北归,史称靖康之祸,北宋灭亡。值得注意的是,在消

  • 北魏统一北方是偶然还是必然?为何不提早结束南北对峙?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北魏,统一北方

    北魏,作为北朝的开端,它以代国为前身,一度被灭后,孤儿寡母隐忍多年,趁淝水之战前秦瓦解而复国。恰逢数位明主励精图治,终于一统北方,结束了五胡十六国混战的局面。享祚的一百五十年中,太武征战、文明太后、孝文改革、子贵母死……这个庞大的鲜卑帝国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的谈资。那么,拓跋鲜卑统一北方是历史的偶然还是

  • 司马家族夺取曹魏政权后,怎么结束了长达百年的动乱?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司马家族,曹魏

    三国之后的朝代便是晋史称西晋,是司马家建立的。司马家族夺取曹魏政权,又先后灭蜀灭吴,结束长达百年的动乱,完成统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正始十年(249年),曹魏发生了高平陵之变,司马氏控制了大权。王凌、毌丘俭、诸葛诞等人先后三次讨伐司马氏,均以失败告终。炎兴元年(26

  • 东汉末年以后,应乱世而出的三国有怎样的历史沿革?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历史沿革

    东汉末年,外戚专权,宦官秉政,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从此开始了近一百年的战乱时代。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黄巾起义被镇压后,外戚、宦官在内斗中失去权柄,永汉元年(189年),董卓控制朝廷,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吕布所杀,李傕、

  • 对于三国时期开始的时间,后世学者各有什么不同见解?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学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汉朝与晋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265年,魏国相国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三国时代正式结束,中国历史正式进入了晋朝时代。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220年,汉朝丞相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

  • 货币对于国家来说至关重要,东吴主要流行的货币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东吴,货币

    货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某种情况来说货币就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国情。三国时期吴国大肆铸造钱币,使得通货膨胀。孙吴主要流行的货币有大泉五百、大泉当千、大泉二千和打钱五千。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孙吴曾大量铸造大钱,236年,开始铸造“大泉五百”大钱;238年,铸造“大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