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唐朝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高峰之一,唐朝人对春节有什么记载?

唐朝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高峰之一,唐朝人对春节有什么记载?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317 更新时间:2024/1/24 12:30:43

春节自古以来便是中国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新春万物复苏,三阳开泰,是新的一年的开始,而春节历经数代朝,其习俗在历代也各有其异同,有些习俗至今已经消失。唐朝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高峰之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一、唐代的社会发展状况

唐承隋制,混乱的南北朝时代被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所取代,中国古代明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在唐代达到前无古人的发展高度。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两个盛世的到来更是将大唐文明推时代顶峰,成为在世界上都盛极一时的强大帝国。都长安汇集各方商贾与奇人异士,盛唐文明海纳百川,集各种民族文化于一身,绚丽多彩。在这种时代之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的春节,也迎来了其发展的新高度,习俗丰富多彩。

二:唐代春节习俗

习俗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折射出文明的发展状况。唐代是中国文明的盛世时期,其春节习俗亦带有其自身社会发展的烙印。窥豹一斑,透过唐代的春节习俗,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唐代社会的发展特征。

唐代春节最为重要的一项活动便是除夕当天的傩戏。傩戏自上古先秦时期便是中国人民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先秦直至汉魏时期,傩的宗教意味浓厚,反映了人们在生产力不发达时期的对宗教鬼神的崇拜。

但在唐朝,虽然傩的仪式仍然是继承北魏时期,但其宗教意味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而淡薄起来。民俗性娱乐性逐渐占据上风,原先庄严神秘的仪式中掺杂进了许多轻松愉快的元素。带有巫术意味的行动被美丽动人的舞蹈动作所取代,原先枯燥无味的宗教吟唱被富有激情的唱诵所取代,傩成为了官民同乐的重要娱乐活动。

在《新唐书·礼乐志》中便记载了傩戏的情景,要先挑选一些十二岁以上、十六岁以下的少年带上面具,穿上特制的衣服,以二十四人为一组、六人一列的排开,由一位被称为“方相氏”的人主持,安排“唱帅”负责领唱,还有数十人以十人为一组负责击鼓,此外还有“太卜令”、“巫师”等人负责驱鬼。整个过程场面十分雄伟壮观,反映了人们对春节的重视程度以及社会文明发展的高峰状态。

除却傩戏之外,唐代春节的另一项重要习俗为守夜,这一项习俗也一直传承至今。据史料记载,唐代宫廷守夜时,要整夜燃烧檀香篝火,皇帝一般大摆宴席,邀请皇亲国戚与朝中重臣参加,文人要赋诗唱和,十分欢快。李商隐在《隋宫守岁》一诗中写道:“沈香甲煎为庭燎,玉液琼浆作寿杯。遥望露盘疑是月,远闻鼍鼓惊欲雷。”虽写隋代,但唐代也是如此,宫中守岁时的歌舞升平景象反映了大唐盛世的状况。

而在寻常百姓家中,守岁也是一项重要活动。除夕之夜,家人团聚,欢歌笑语,共迎新春,唐代诗歌文化繁荣昌盛,诗歌中的记载为我们后人提供了众多反映唐代社会的史料资源,浩然便在《岁除夜有怀》一诗中写道“守岁家家应末卧”,反映了平民百姓家的守岁习俗。

到了子夜时刻,人们要放鞭炮,以祛除恶鬼,此外储光羲的《秦中守岁》:“阖门守初夜,燎火到清晨”,则描绘了当时人们在除夕之夜要在家中点烛燃火的习俗。此外例如立门神、贴春联、压岁钱、挂年画等习俗亦是唐代春节的重要习俗并一直持续到今日,而朝正等习俗则因为封建社会的灭亡而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凡传承数千年而至今薪火未绝者,唯我中华文明举世无双。唐代的春节习俗中有很多一直持续到了现在。例如贴门神、贴春联、守岁等,反映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正如前文提到的习俗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折射出文明的发展状况。

唐代社会政治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在世界范围都首屈一指,其春节习俗丰富多彩,既有宗教意味亦有娱乐民俗趣味且前者愈发淡薄,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已经使习俗中的崇拜鬼神的宗教色彩逐渐消退,而这一点在之后的宋代文明中体现的更加明显。在倡导民族文化复兴的今天,大唐盛世折射出的中华文明的海纳百川的气魄值得我们学习,更反映了我们对未来的期待。

标签: 唐朝春节

更多文章

  • 渭水之盟发生时唐朝处于什么时期?历史上对渭水之盟有何评价?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渭水之盟,唐朝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他的贞观之治成为后世多少皇帝借鉴的典范。但众所周知的是他皇位的得来并不是名正言顺而是杀了身为太子的哥哥之后,逼着他的父皇传位于他的。也正是因为玄武门之变,引起了外族突厥的侵犯。渭水之盟是他在玄武门之变后的第一个传颂万世的事迹。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

  • 郦食其是刘邦最为优秀的外交家,除了刘邦本人谁敢杀他?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郦食其,刘邦

    郦食其是刘邦最为优秀的外交家,也是出色的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总之,在刘邦手下也算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在刘邦手下谋士如云中排名第五(前四位:萧何、张良、韩信、陈平),而且在外交的位置上无人能出其右,这对一个年近七旬的耄耋老人来说也算是名副其实的大器晚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被刘邦倚重的老人,

  • 藩镇是用来平定一些叛乱的,为何却导致唐朝混乱乃至灭亡?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藩镇,唐朝

    藩镇割据通常指的是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外地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一直持续百多年直至唐朝灭亡。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发生是由于唐朝在安史之乱后添了许多节度使,而节度使管辖的地区称为“藩镇”,唐朝中央政府本以为,可以通过藩镇来平定一些叛

  • 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它与察举制有着什么根本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科举制度,察举制

    科举,科举制、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一、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众

  • 最早的盖头最早出现在古代哪个时期?它最初的用途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古代,盖头

    最早的盖头约出现在南北朝时的齐代,当时是妇女避风御寒使用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到唐朝初期,便演变成一种从头披到肩的帷帽,用以遮羞。据传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唐明皇李隆基为了标新立异,有意突破旧习,指令宫女以“透额罗”罩头,也就是妇女在唐初的帷帽上再盖一块薄纱遮住面额,

  • 礼崩乐坏是什么?它对西周的统治有着怎样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礼崩乐坏,西周

    其实每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文化发展都是需要保存和一定延续,如果出现过一定的断接时间,那么可能会对后世的影响以及研究探索带来许多的问题以及造成不可预知的后果!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中国的礼乐文化起源于上古时代。礼,源自祭奠天神特定的行为准则;乐,源自上古人们内心情感的表达。为

  • 道光皇帝为什么要踢死皇长子奕纬?这事要从谁开始说起?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道光,奕纬

    小时候犯了大错,会被父亲打。但打得都不重,今天要讲一个相反的案例。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个父亲,不,一个父皇,活生生地一脚将他的皇子给踢死了。踢在哪里?踢在要害部位,下身。这个父皇是谁呢?就是清朝的道光皇帝。这个皇子是谁呢?就是道光皇帝的皇长子爱新觉罗·奕纬。开句玩笑

  • 西汉名将卫青的妻子到底是谁?关于这段婚姻有着怎样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卫青,妻子

    卫青(?~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将领,任汉武帝时的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卫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袭龙城,揭开汉匈战争汉朝反败为胜的序幕,曾七战七胜,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

  • 康乾盛世之中,关于康熙有哪些重要的相关人和相关事?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康熙,康乾盛世

    清朝前期还是很鼎盛的,曾经是出现过康乾盛世,今天呢,趣历史要给大家分析的便是‘康乾盛世’之中的康熙帝生活中的相关人和相关事。康熙乃是中国历史上当皇帝时间最长的一个人,他在位期间做的事情也是让人敬佩不已。他十四岁的时候就可以亲自处理朝政相关事务,除掉鳌拜,平定三藩之乱,收服台湾,雅克萨自卫保击战等等,

  • 索额图和明珠同是康熙的谋臣,那康熙更为欣赏哪一个?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索额图,明珠

    说到康熙皇帝,我们都知道他在位期间是办了很多事情的,比如少年的时候将鳌拜铲除,后来又平定三藩,收复台湾,总之康熙的功绩在历代帝王中是比较多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康熙能有这么多的功绩,和他身边的两个大臣是有很大关系的,这两个大臣就是索额图和明珠。根据影视剧康熙王朝的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