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留仙裙与哪位美人有关?汉朝《赵飞燕外传》中如何记载?

留仙裙与哪位美人有关?汉朝《赵飞燕外传》中如何记载?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697 更新时间:2024/1/17 5:32:01

留仙裙,即有绉褶的裙,今之百褶裙与它类似。汉朝的妇女穿着有衣裙两件式,裙子的样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而广袖流仙裙是为上古宫廷中的至宝,式样华丽无比。望之心醉,如今在民间已成传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记载

据汉伶玄《赵飞燕外传》载:成帝于太液池作千人舟,号合宫之舟。后歌舞《归风》、《送远》之曲,侍郎冯无方吹笙以倚后歌。中流歌酣风大起。后扬袖曰:“仙乎仙乎去故而就新宁忘怀乎?"帝令无方持后裙。风止裙为之绉。"他日宫姝幸者,或襞裙为绉号”留仙裙'"。

典故

西汉宫中有个太液池,太液池中心有一个小岛,名为瀛洲。汉成帝刘骜命人在瀛洲上搭起了一座高台,据说有40尺那么高,也就相当于十多米的高度。然后,他又命人找来了无数的小船置于湖面,围绕着瀛洲,制造出了“千人舟”的效果。缘如此?只因一个鼎鼎大名的美人——赵飞燕。彼时,赵飞燕年轻漂亮,舞跳的特别好,一入宫就被封为婕妤,皇帝喜爱不已。为了突显赵飞燕的与众不同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刘骜就命赵飞燕在此高台上跳舞。赵飞燕本就是靠自己的曼妙舞姿来吸引皇帝的,哪有不从的道理。

于是,穿着南越国进的“云英紫裙”的飞燕美女就登上了高台,伴着《归风送远》的音乐,翩翩起舞。这时候,忽然利起了一阵大风,飞燕美女站在高处,那么纤瘦,那么孱弱,风扬起她的衣裙,似乎连她都要一起卷走了。要知道,据史学家推测,当时的赵飞燕体重可能只有38公斤左右,那简直可以用“瘦骨嶙峋”来形容啊,这不正是一阵风就能吹走吗?皇帝老公也立刻意识到了这点,他不顺形象地站起来对离赵飞燕最近的伴奏冯无方喊道:“无方,快帮我抓住她!”冯无方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了赵飞燕那薄如蝉翼的裙裾。大风过后,冯无方傻眼了,因为他发现赵飞燕的裙摆因为他太用力而抓出了一把皱褶,忐忑不安间,却见皇凭帝倒先鼓起掌来,笑道:“这裙裾有了这般褶皱,似乎更显风情啊!”赵飞燕抓住机会,忙请皇帝赐名。汉成帝沉思片刻后说道:“刚才大风过境,朕见你似乎要被这风带走了,你是如仙女般美丽的人,朕怎么舍得失去你?不如就叫留仙裙吧。”——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留仙裙的由来。

美人配衣服,衣服配美人,“留仙裙”迅速在宫里面流行起来。具体的款式就是改变了从前女性裙子下摆垂直发散的传统,改为略带褶皱发散,就像一朵盛放的喇叭花,花瓣纵褶皱起来。这样不但看上去更增添了蓬松自然的感觉,而且走路的时候更加摇曳生姿。这样的裙子穿在练过体型、注重步态的赵飞燕身上,真是把裙子自身的优点发挥到了极致。

留仙裙的产生不单只美艳了赵飞燕及后宫众人,实际上,在很短的时间内,这一裙装就流行到了祖国各地,家里稍微有点节的,女子都开始改穿留仙裙,这样虽然制衣成本有所增加,但魅力值也是直线规升,正所谓“人靠衣裳马靠鞍”嘛。当然,想要在褶皱中找到飘逸的效果,布料的选择是非重要的。普通的粗布即便能够织出褶皱,想来也不会有摇曳生姿的感觉;丝绸面料虽然也很飘逸,但光滑的表面如若勉强做成褶皱,看起来反倒很烦琐,还非得那薄如蝉翼的纱才行。

标签: 留仙裙汉朝

更多文章

  • 什么是古文经学?古文经学起源于哪个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古文经学,起源

    古文经学,是经学中研究古文经籍的学术流派。与“今文经学”相对。古文经,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儒家经书。始皇焚书期间,民间儒生将一些古文经书埋藏起来,至汉代前期才被相继发现,如景帝时,河间献王以重金在民间征集所得古文经书,以及武帝时鲁恭王从孔子故宅壁间所发现的古文经籍。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

  • 元曲的艺术价值体现在哪里?元曲有什么文学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元曲,艺术价值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以其独特的审美特征而独秀文坛,以其不同于唐诗宋词的美学风采而成为中国外呢学宝库中别具一格的体裁,它淋漓酣畅、泼

  • 元曲兴起的原因是什么?元曲的发展分为哪三个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元曲,兴起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一是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

  • 田畹:崇祯帝的老丈人,陈圆圆生命中的第三个男人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田畹,陈圆圆

    陈圆圆生命中的第三个男人是田畹(田弘遇)。田畹是崇祯帝的老丈人,田贵妃之父,可谓是达官显贵。田畹到江南地区游玩,听说陈圆圆才色双绝,于是花重金买下。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田畹买下陈圆圆是有目的的,他要把陈圆圆进献给崇祯帝,给自己上一份保险,如果女儿田贵妃失宠的话,自己还

  • 吴三桂是什么时候初见陈圆圆的?吴三桂得到陈圆圆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吴三桂,陈圆圆

    有一天,吴三桂正在当朝贵戚田弘遇府上做客,主人备佳肴盛馔,殷切款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三桂一直坚守宁远,何以到京师,又何以有此闲情在田家做客?原来,还在上年秋,关外清太宗派他的七兄阿巴泰率大军征明,一直深入到山东兖州等地,铁骑踏遍河北、山东等地。至次年(崇祯十六年)

  • 南宋理学简介,南宋时期理学讨论的内容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南宋,理学

    理学是两宋时期产生的主要哲学流派,历代儒客推崇。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简介作为官方正统文化的儒家文化,发展到宋朝,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也涌现出一批人们耳熟能详的儒客大家,如二程、张载、周敦颐、邵康节而被称

  • 南宋的教育是什么样的?南宋的三学分别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南宋,三学

    南宋时期,杭州的教育事业也十分发达,当时朝廷在杭州办的学校有太学、武学和宋学,合称三学,其中太学是全国最高学府。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南宋国子监分太学、宗学、武学三门。太学生为普通士子,宗学生为皇室子弟,武学生是军事人才,合称“三学”。绍兴八年(1138)定都临安之后,

  • 汉文帝为什么要提倡节俭?《五总志》上是如何记载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文帝,节俭

    汉文帝提倡节俭,北宋文学家吴垧《五总志》上有这样的记载:汉文帝刘恒以“履不藉以视朝”。草鞋最早的名字叫“屦”。由于草鞋材料以草与麻为主,非常经济,且取之无尽,用之不竭,平民百姓都能自备,汉代称之为“不借”。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汉文帝时,已经有了布鞋,草鞋已经沦为贫民

  • 文景时期的农业经济是怎么发展的?文景时期的赋税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景,农业经济

    文景二帝多次下诏劝课农桑,按户口比例设置三老、孝悌、力田若干员,经常给予他们赏赐,以鼓励农民发展生产,还通过各种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人民开荒。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文帝十分重视农业生产,他即位后多次下诏劝课农桑,按户口比例设置三老、孝悌、力田若干员,经常给予他们赏赐,以鼓

  • 历史上隋朝是怎么建立的?隋朝建立的原因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隋朝,建立

    北周宣帝奢侈浮华,沉湎酒色,政治腐败,自称“天元皇帝”,还同时拥有五位皇后,其中就有杨坚长女杨丽华。外戚杨坚乘机将北周重臣外遣,朝政逐渐由他掌握。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大象二年(580)北周宣帝死后,身为关陇门阀之首的杨坚联合刘昉、郑译矫诏以外戚身份辅政。大定元年(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