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司马懿夺权发生在曹芳执政时期,为何却说是曹丕的错?

司马懿夺权发生在曹芳执政时期,为何却说是曹丕的错?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763 更新时间:2024/1/15 20:04:38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曹芳执政时期,司马懿发动兵变夺取军政大权,为何说责任在于曹丕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原因之一:司马懿在曹丕手中开始得到重用

由于《三国演义》的原因,使我们始终认为司马懿在曹操手中不得重用,是因为曹操对司马懿有防范之心,其实这只是一方面原因,还有一个原因便是司马懿资历过浅。在我们印象中,司马懿似乎一出场年龄就已经很大了,实际则不然,司马懿不过比曹丕大了8岁而已。

司马懿初次入仕是在建安六年(201年),而正式入仕则是在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担任丞相之后,且是被曹操强行征召到手下的,原因是司马懿认为曹操乃宦官之后,不想在其手下为官。此后,司马懿奉命与曹丕往来游处,历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丞相主簿等职。

从时间来看,司马懿入仕时间显然较晚,曹操当时身边已经是人才济济,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辅政班底,文有荀彧、程昱贾诩等智囊,武有曹氏、夏后氏宗族以及五子良将等猛将。这也是司马懿很难获得重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曹操晚年,为了争夺继承人的位置,曹丕和曹植各自形成了自己的权力圈子明争暗斗。因长期与曹丕来往的原因,司马懿自然就成了曹丕一派,而除了司马懿之外,拥护曹丕的还有贾诩、崔琰陈群桓阶、邢颐、吴质等人,而拥护曹植的则有丁仪、丁廙、杨修、孔桂、杨俊、贾逵、邯郸淳等人。

曹操去世,曹丕继位之后,由于拥有了“从龙之功”,司马懿自然开始得到重用,被封为河津亭侯,担任丞相长史。而在曹丕坐上皇帝宝座后,司马懿便被任命为了尚书,不久后转任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侯。

同时,随着曹操手下的文臣武将渐渐老去,使得仅比曹丕大8岁的司马懿有了极大的成长空间,这也是司马家族之后能够迅速崛起的一个关键所在。

原因之二:曹丕对宗族和外戚势力打击过于严重

或许由于曾经与曹植争夺继承人的原因,亦或许曹丕汲取了两汉时期外戚、宗室干政的弊端,曹丕在位期间,对曹氏宗亲和外戚防范极为严密,这虽然一定程度加强了皇权,但也使得曹氏宗亲势力在朝中的影响力和权力都开始急速缩水。

曹丕登基之后,明令“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也就是说大臣们不得随意向太后奏事,太后、皇后家族成员不得担任辅政大臣,且不允许无功享受封土之爵(列侯以上爵位),这严格限制了外戚的权力。

同时,大肆削夺藩王权力,命令他们无事不得进入京师洛阳。同时下令对各地藩王的封地时常进行变更,且将其治权和兵权全部收回,并在各封国设立防辅,监国谒者,负责监视藩王,这使得曹氏藩王不但没有了权势,而且连行动都受到限制,简直形同圈禁。

曹丕的一系列政策,虽然使得曹魏并未像两汉那样,发生外戚、诸侯作乱事件,但也使得宗亲势力日渐单薄,在日后司马家族篡权时,根本无力阻止和对抗。说句题外话,西晋时期的司马炎则汲取了曹丕的教训,大封宗族势力,结果又酿成了“八王之乱”。可见,平衡才是最稳定的,走极端很容易酿成大祸。

更为致命的是,曹氏遇到了东汉一样的问题,那就是皇帝太过短命,而司马懿又太过命长,曹丕去世时不过40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而曹叡去世的时候更是只有36岁。结果,在司马懿成功熬死了两代君王,在曾经的功勋大臣又相继去世的情况下,司马氏的力量立即便凸显了出来,曹叡虽然提拔了曹爽,但毕竟根基太浅。

综上所述,虽然司马懿夺权发生在曹芳执政时期,但曹丕对此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标签: 司马懿曹丕

更多文章

  • 刘备在夷陵之战损失惨重,东吴为何不乘胜灭掉蜀汉?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备,夷陵之战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备兵败夷陵后,东吴为何没能趁势灭掉蜀汉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夷陵之战,刘备所率领的蜀军损失惨重,面对这样一个灭蜀的大好时机,为何东吴

  • 鉴于哪两个不利因素,刘备不得不向孙权提出借南郡?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备,孙权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备为什么不塌下心来治理荆南四郡,非要借东吴的南郡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如果刘备不借南郡,也就不用直接面对曹操,压力就全都砸在了孙权身

  • 为什么说在三国演义中,死的最冤的是庞统?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庞统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三国演义死的最冤的人是谁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三国演义死的最冤的是庞统。既然是说演义,那么演义中一些不符常理的设定要认同。比如说法术,

  • 司马懿攻打街亭时,诸葛亮为什么任用马谡为守将?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马谡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诸葛亮为什么不派姜维守街亭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守街亭最合适的人选是魏延,其次是马谡,姜维根本不在考虑之列。原因如下:一、诸葛亮心中守

  • 从细节上看,张飞夜战马超为何张飞是略逊色的一方?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飞,马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飞夜战马超,到底谁更强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拳怕少壮,一个武将巅峰时期是30岁左右。这个年龄段是武将体力还不错,战技打磨最圆润、战斗

  • 同样是战败,关羽与赵云处境各不相同的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关羽,赵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关羽战败士卒逃了,赵云战败为何无一人逃走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两个原因,一个是家眷,一个是粮草。一、家眷的影响出门打仗,家眷都在后方。

  • 为什么说关羽拿下马超是不可能的,最多打个平手?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关羽,马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如果马超单挑关羽,结果会如何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马超缺少什么呢? 我们先上一段原著:操曰:“汝欺我营寨不成,今一夜天已筑就,汝何不早

  • 史书和演义是有不小出入的,那姜维为什么不愿归曹?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史书,姜维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姜维当年“不得已”降蜀,为何后来不回归魏国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这就体现出诸葛亮的高明之处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其他几个地方用计都手到

  • 秦腔的唱腔形式有哪些特色?秦腔的唱腔形式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腔,西周

    众所周知秦腔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并且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那么秦腔的唱腔形式有哪些特色?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秦腔的唱腔为板式变化体,也就是以一个曲调为基调,通过节拍、节奏、旋律、速度等的变化而形成一系列不同的板式。秦腔唱腔包括“板路”和“彩腔”两部分,板路有二六板

  • 秦腔《三请樊梨花》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请樊梨花,秦腔

    《三请樊梨花》是中国戏剧历史上著名作品之一,那么秦腔《三请樊梨花》具体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唐初,樊江关守将樊洪受西凉国引诱,叛变投敌,程咬金奉命征讨。樊洪之女樊梨花武艺高强,深明大义,毅然献关归唐,并经程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