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为何魏延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诸葛亮也不敢杀他?

为何魏延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诸葛亮也不敢杀他?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599 更新时间:2024/1/21 6:21:19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他是蜀汉后期第一大将,即使犯了一些“错误”,诸葛亮也不敢杀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三国演义》中,魏延在刚刚归顺刘备集团时,差点被诸葛亮杀了。原来诸葛亮认为魏延“食其禄而杀其主”,杀了长沙太守韩玄,是不忠;“居其土而献其地”,作为地方将领,却将土地献出,是不义,乃是一个“不忠不义”之人。更致命的是,诸葛亮观察到魏延“脑后有反骨”,迟早会造反的,还不如现在除掉,以绝后患。

如果不是刘备替魏延担保,为其求情,魏延那时候就身首异处了。诸葛亮虽然饶了魏延,还是再三警告道:“吾今饶汝性命。汝可尽忠报主,勿生异心,若生异心,我好歹取汝首级。”诸葛亮的这几句话,吓得魏延魂都丢了,唯唯诺诺而退。

后来,魏延一直尽职尽责,刘备和诸葛亮交代的事情,都能圆满完成。如刘备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后,魏延制定了“重门之策”,将汉中守卫得固若金汤,没有放进一个敌人。

在刘备死后,诸葛亮经过数年整顿,恢复国力后,继续重用魏延北伐。刚开始,魏延还是非常听话的,让干什么,他就干什么,没有什么出格的行为。可是人的本性是什么样的,迟早会显露出来的。在诸葛亮第三次北伐中,魏延、张嶷、陈式、杜琼四将奉诸葛亮军令,带领引两万军队从箕谷进攻曹魏。参谋邓芝突然到来,善意提醒他们四人,按照丞相诸葛亮的指令,出了箕谷之后,要万分小心,千万别中了曹魏的埋伏。

可是陈式却不以为然道:“丞相也太小心谨慎了吧?我觉得下了十几天大雨,魏军的衣甲早已毁坏,肯定想着撤兵回家,怎么会有心思埋伏呢?现在我们急行军,可以获得大胜,你怎么不让前进呢?”邓芝道:“丞相算无遗策,你们怎么敢违抗命令?难道你们忘了马谡的下场了吗?”陈式笑道:“丞相如果足智多谋,也不至于丢了街亭,哈哈!”

此时,魏延也想起了诸葛亮没有听从自己的“子午谷奇谋”,导致多次北伐徒劳无功,也跟着陈式起哄道:“丞相如果采纳我的奇谋,从子午谷进兵,此时不说长安,就连洛阳也打下来了!丞相让我们进兵,心中又让你来传达停止进兵的命令进,到底是什么意思啊?如此朝令夕改,号令不明。”陈式又继续取笑诸葛亮,想看诸葛亮的笑话。

于是陈式和魏延继续进兵。魏延和陈式率领五千精兵,想要毕其功于一役,夺得大胜,却被诸葛亮说准了,中了魏军的埋伏。如果不是杜琼、张嶷两人接应,他们两人可能交代在战场上了。因此陈式、魏两人方信孔明先见如神,懊悔不及。

邓芝回到大营,向丞相诸葛亮禀报魏延、陈式的情况。诸葛亮并不意外,认为魏延长有反骨迟早会反的。不久魏延、陈式大败的消息传回了大营,诸葛亮派人犒劳魏延、陈式两人,将他们稳住。诸葛亮大军出祁山后,魏延、陈式、杜琼、张嶷四将入帐,向诸葛亮请罪。诸葛亮大声喝道:“是谁失陷了军来?”魏延回答道:“陈式不听号令,擅自进兵,才有了大败。”陈式辩驳道:“魏延让我这样干的,也有魏延的责任。”

魏延和陈式两人互相拆台,狗咬狗了。诸葛亮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魏延也有责任,可是他却对陈式这样说道:“魏延救你,你反而陷害魏延。你违背了将令,不必巧言令色!”诸葛亮给陈式判了死刑,令武士推出陈式斩首示众。

陈式地位不如魏延,如果没有魏延的首肯,给陈式十个胆子,他也不敢私自这样瞎干的。两人在行军途中都耻笑诸葛亮,都没听从邓芝传达的军令。可是诸葛亮却杀了陈式,留下了魏延。

原来诸葛亮考虑到魏延勇武,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猛将,如果现在杀了,对蜀军百害而无一利。留着魏延,可以让其发挥余热。即使魏延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做了什么出格的行动,犯了一些“小错误”,诸葛亮也不敢杀他,以观后效。

至于陈式,那就无所谓了,无足轻重,这次被杀了,对于蜀汉来说,损失也不大。当年汉中之战中,陈式曾被夏侯渊生擒活捉,如果不是黄忠用生擒的夏侯尚交换,或许那时候陈式就“因公殉职”了。

标签: 魏延诸葛亮

更多文章

  • 海昏侯墓的孔子屏风上面,为何会写孔子姓孔子氏?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海昏侯,孔子

    海昏侯墓的孔子屏风上面,为何会写孔子姓孔子氏?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屏风云孔子“姓孔,子氏”,《世家》作“姓孔氏。”粗看起来,两者有重要差别,但恐怕并非如此。我们知道,氏本自姓出,但是西汉时期姓氏已经混淆,所以司马迁才会说出“姓孔氏”这

  • 关羽之所以放夏侯惇一条生路,主要是因为哪三个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关羽,夏侯惇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关羽千里走单骑,已经斩了“六将”,为何放“第七将”一条生路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关羽之所以放“第七将”夏侯惇一条生路,有三个原因,分析

  • 刘备在出征东吴时,为什么不带上诸葛亮与五虎上将?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备,东吴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夷陵之战关乎国运,刘备为何不带着诸葛亮、赵云、魏延、马超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建国号为“汉”,此时,诸葛亮被任

  • 诸葛亮劝刘备赐死刘封,有什么直接原因和深层次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刘备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封有3大战功,诸葛亮为什么劝刘备赐其自尽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应刘璋之邀,进入益州,来到葭萌关,抵御汉中

  • 三星堆的发现对中国历史造成了哪些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星堆,青铜

    以前历史学界认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然后渐渐地传播到全中国。三星堆的发现推翻了这个说法,那么三星堆到底对中国历史造成了哪些影响?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因为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与长期以来历史学界对巴蜀文化的认识大相径庭,有些地方甚至完全不同。历史学界一向认为,与中原地区相比,古代

  • 邓艾为何会含冤而死?他究竟触犯了司马昭的什么底线?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邓艾,司马昭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邓艾已经立下灭蜀大功,为何他还含冤而死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第一件蠢事:骄傲自满,不懂自保从公元219年,曹操失去汉中算起,到公元26

  • 廖化为何没有陪着关羽杀身成仁,反而暂时“归顺”了东吴?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廖化,关羽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廖化,与演义中大不同,他在关羽死后短暂降吴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演义中第七十六回中,东吴军队竖起写着“荆州土人”四字的白旗后,关羽军队

  • 马岱为什么会选择听从杨仪的命令,去追击斩杀魏延?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马岱,魏延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正史上,马岱是出于什么目的杀死魏延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首先,满朝文武都支持杨仪,认为魏延谋反。诸葛亮死后,杨仪作为一军主帅,他派出费

  • 陈宫为何不选刘备而选吕布?《三国志》有什么相关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陈宫,吕布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陈宫选吕布当主公,为何不选刘备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从为何不选刘备和为何选择吕布两方面,依据《三国志》中相关记载,分析如下。其中原因和

  • 古人是怎么过清明节的?除了扫墓还有哪些活动?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扫墓,清明节

    众所周知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那么古人是怎么过清明节的?除了扫墓还有哪些活动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扫墓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