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海昏侯墓的孔子屏风上面,为何会写孔子姓孔子氏?

海昏侯墓的孔子屏风上面,为何会写孔子姓孔子氏?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079 更新时间:2024/1/21 6:53:35

海昏侯墓的孔子屏风上面,为会写孔子姓孔子氏?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屏风云孔子“姓孔,子氏”,《世家》作“姓孔氏。”粗看起来,两者有重要差别,但恐怕并非如此。我们知道,氏本自姓出,但是西汉时期姓氏已经混淆,所以司马迁才会说出“姓孔氏”这样的话。这种描述,实际上很符合当时已普遍以古氏为姓的情形。而屏风写成“姓孔,子氏”,则完全不通。西汉人以氏为姓不足为奇,但同时将古姓倒过来降格为氏却绝无可能。分析此语致误原因,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孔子祖先出于商人,商人子姓,当然可以说孔子氏孔,子姓,此处误倒;二是其本同于《世家》,作“姓孔氏”,因为“孔子”一词极为惯用而衍出一“子”字。鉴于西汉时期的姓氏实际,且前说不见于任何献,因此后一种可能性最大。楚甯先生说“各种传世书籍都没有完整记载孔子的姓与氏,”只有孔子屏风“将孔子的姓、氏、字完整记录”,恐非是。有学者因此认为“屏风有诈”,更可不必。所以,这是屏风同于《世家》而非有重要差异的又一例证。

屏风记载孔子“野居而生”,与《世家》有微妙差异。对此恩子键、任和合两先生有专文探讨,认为古文字中“合”、“居”二字字形相当接近,故《史记》“野合而生孔子”之载应为后世传抄错误。这一解释有合理的方面,但似尚有可商。因为汉代以来诸多孔子父母“野合”的文字乃至图像史料,很难说都是后世传抄之误。愚意《史记》“野合”不误,反而是屏风错了,误”居”为“合”;当然,其也有可能另有所本。承郭永秉先生告:似乎不必认为“居”为“合”字之抄错,“野居”即在野外同居相处,是委婉一些的说法。此解可备一说。

屏风文本与《史记ᆞ孔子世家》的关系。

从前面有关叙述中已可清楚看到,屏风关于孔子家世和个人情况的记载,与《世家》多相一致,这一点很值得注意。

当然,屏风所记与《世家》确有差异。除了孔子成年后的事迹部分简要很多,文句也多不见于《世家》之外,就是与《世家》高度相似的部分也有若干不同。不过如前所论,这些差异大致都属于讹错。那么,屏风与《世家》之间有无直接联系?

我们知道,《史记》关于孔子及其弟子的记载取材于《春秋》、《左传》、《国语》、《礼记》、《论语》以及《弟子籍》、《弟子问》等,来源颇为广泛,然后自加剪裁而成一家之言。《汉书·司马迁传》:“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根据目前研究,西汉武、昭以来,《史记》副本虽藏于中秘,但部分内容已在流传和被引用,只是范围较小。[張玉春、應三玉《<史記>版本及三家注研究》,華文出版社2005年,第11-13頁。]而且刘贺卒于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亦即宣帝即位14年后,其时杨恽可能已经宣布《史记》。从时间上看,屏风文本作者是有可能读到《史记》的。考虑到西汉皇室严控诸侯王拥有《史记》;[《漢書·宣元六王傳》:“(東平思王劉宇)上疏求諸子及《太史公書》。上以問大將軍王鳳,對曰:‘臣聞諸侯朝聘,考文章,正法度,非禮不言。今東平王幸得來朝,不思制節謹度,以防危失,而求諸書,非朝聘之義也。諸子書或反經術,非聖人;或明鬼神,信物怪。《太史公書》有戰國縱橫權譎之謀,漢興之初謀臣奇策,天官災異,地形塞阸,皆不宜在諸侯王。不可予。……’對奏,天子如鳳言,遂不與。”又《漢書·敘傳》:“斿以選受詔,進讀羣書,上器其能,賜以祕書之副。時書不布,自東平思王以叔父求太史公諸子書,大將軍白不許。”]战国秦汉时期关于孔子及其弟子的文献众多,后出者多有渊源承继;[新近關於這一問題的深入研究,可參考鄔可晶《<孔子家語>成書考》,中西書局2015年。]而且我们也已看到屏风文本确有其他来源,因此无法排除屏风和《世家》拥有共同文本来源的可能。然而屏风和《世家》关于孔子家世和生平的文字近似度如此之高,笔者仍不能不怀疑屏风文本作者利用了《世家》。

标签: 海昏侯孔子

更多文章

  • 关羽之所以放夏侯惇一条生路,主要是因为哪三个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关羽,夏侯惇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关羽千里走单骑,已经斩了“六将”,为何放“第七将”一条生路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关羽之所以放“第七将”夏侯惇一条生路,有三个原因,分析

  • 刘备在出征东吴时,为什么不带上诸葛亮与五虎上将?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备,东吴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夷陵之战关乎国运,刘备为何不带着诸葛亮、赵云、魏延、马超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建国号为“汉”,此时,诸葛亮被任

  • 诸葛亮劝刘备赐死刘封,有什么直接原因和深层次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刘备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封有3大战功,诸葛亮为什么劝刘备赐其自尽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应刘璋之邀,进入益州,来到葭萌关,抵御汉中

  • 三星堆的发现对中国历史造成了哪些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星堆,青铜

    以前历史学界认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然后渐渐地传播到全中国。三星堆的发现推翻了这个说法,那么三星堆到底对中国历史造成了哪些影响?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因为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与长期以来历史学界对巴蜀文化的认识大相径庭,有些地方甚至完全不同。历史学界一向认为,与中原地区相比,古代

  • 邓艾为何会含冤而死?他究竟触犯了司马昭的什么底线?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邓艾,司马昭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邓艾已经立下灭蜀大功,为何他还含冤而死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第一件蠢事:骄傲自满,不懂自保从公元219年,曹操失去汉中算起,到公元26

  • 廖化为何没有陪着关羽杀身成仁,反而暂时“归顺”了东吴?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廖化,关羽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廖化,与演义中大不同,他在关羽死后短暂降吴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演义中第七十六回中,东吴军队竖起写着“荆州土人”四字的白旗后,关羽军队

  • 马岱为什么会选择听从杨仪的命令,去追击斩杀魏延?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马岱,魏延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正史上,马岱是出于什么目的杀死魏延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首先,满朝文武都支持杨仪,认为魏延谋反。诸葛亮死后,杨仪作为一军主帅,他派出费

  • 陈宫为何不选刘备而选吕布?《三国志》有什么相关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陈宫,吕布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陈宫选吕布当主公,为何不选刘备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从为何不选刘备和为何选择吕布两方面,依据《三国志》中相关记载,分析如下。其中原因和

  • 古人是怎么过清明节的?除了扫墓还有哪些活动?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扫墓,清明节

    众所周知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那么古人是怎么过清明节的?除了扫墓还有哪些活动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扫墓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

  • 除吕布之外,哪些猛将能够抗住关羽、张飞二人夹击?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关羽,张飞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演义中除了吕布,还有两人表示不惧关羽和张飞的夹击,他们是谁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第一个:典韦典韦,“相貌魁梧,膂力过人”,人称“古之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