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反贪倡廉论的茹太素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766
更新时间:2023/12/21 13:08:17
茹太素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刑部主事,每上奏章动则七八千字,且语意艰涩,隐晦暗喻又多,每次朱元璋一看到他的长篇大论的奏章,就显得很不耐烦。某次,茹太素又上奏章了,朱元璋懒得看,就叫中书郎王敏念给他听,当王敏一念到题目是反贪倡廉论时,朱元璋眼睛一亮,直说:好!赶快念。当念到第六千三百字时,朱元璋火大了,说:这到底是什么狗屁文章,咬文嚼字,而且没有重点,如此戏弄朕,岂可轻饶,去把他叫来,我要好好修理他…。当茹太素到来后,朱元璋即数落他:你无聊造此滥文,不知所云,既浪费纸墨,也浪费朕的时间,如果官员都像你这样不着边际的奓谈肃贪倡廉,政风何时才能清明…。不说二话,就把茹太素痛打五十大板。第二天晚上,朱元璋还是好奇的叫王敏把接下来的文章念来听,王敏边读边看着朱元璋,深怕他又光火起来。当念到夫人无廉耻,不可以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也。法能杀人,不能使人守廉;能刑贪者,不能使人知耻。故圣王在上,明好恶以示之,经非义以导之,亲贤廉而进之,贱贪婪而退之…。时,朱元璋跳起来问王敏总共念多少字了,王敏答约一万六千字左右,于是大骂:都是些不痛不痒的废话,这个老家伙,恨不得再打他一顿…。这时太子朱标在旁说,还剩五百字,请父皇听完再说…。
最后是茹太素建议的五件事:1.所有官员每年都要向上司陈报自家的财产;2.各地按察使三年交换一次;3.各布政使司、府、州、县的财政官员,每三年交换一次;4.官员家中有人从商者,不得做主官和主管财政的官吏;5.明订严刑峻法,从严规范言行,使奸贪者无由而生。朱元璋听完后,说:这还差不多,前四条赶快交给各部办理,至于第五条则不行,制法太严恐伤民,过与不及都不好啊!用刑之道,但贵得中。后来朱元璋特别把茹太素找来,跟他道歉一番,并将打他的这件事始末,向全国公布,同时明令褒扬他。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知道,朱元璋的确是一个赏罚分明,并重视吏治的好皇帝。相信,只要主政者,决心澄清吏治,并采用好的法令制度,则政风工作必能达事半功倍之效。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一个,有人,贪官污吏,朱元璋,只要,方面,更是,贪官
明朝对于贪官污吏的惩罚,其严峻程度堪为历代之最。尤其开国君主朱元璋,更是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在法令倡导方面,他特制申诫公侯铁榜〈共有九条严律〉,并将历代昏君如商纣、秦二世胡亥、隋炀帝、宋徽宗等败国史迹,制成壁画,要求皇子百官引以为诫;同时经常发表惩贪与贪官亡国等言论,如亲自编写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诗句,北宋,人们,春节,春联,于是,寝室,公元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缺乏科学知识,认为某些自然灾害和生老病死等现象,是神鬼作怪所致。于是,每逢春节便用传说可以“驱鬼避邪”的桃木,制成一寸余宽、七八寸长的木条,上面写上“灭祸降福”之类的吉祥话,然后把它钉在大门两旁。这种木条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公元964年,五代后蜀国君孟昶,在春节时要翰林学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小姐,上联,张家,对得,应对,一个,巧妙,读书
从前,广州一姓张的官宦人家,夫妻二人年过半百,家中只有一个女儿犹若掌上明珠。这女孩儿从小不习女工,只喜欢跟着父亲读书识字。本来二老想着胡乱教她识几个字也就罢了。不料,女孩儿异常聪明,读书能做到过目不忘,小小年纪便懂得吟诗作对,有时竟难住了她父亲。两口子喜不自胜,从此,尽心教她。女大十八变,转眼间女孩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货币,皇后,工资,太监,这样的,只能,后宫,皇帝
王熙凤说过,“大有大的难处”,对传统大家庭来说,经济是件麻烦事,皇帝作为天下第一家,自然难处也最大。后宫人员多,靠吃“大锅饭”,无节制地花销,再厚的底子也受不了,必须引入“工资”制,在清朝,那不叫工资,叫宫份。宫份是多少呢?分不同等级,据档案记载,皇太后年金二十两、银两千两,皇后年银一千两。少得可怜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时期,唐玄宗,神童,当时,三字经,贵妃,唯有,少年
《三字经》: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刘晏(约公元716780),字士安,曹州南华(今东明县)人。历任吏部尚书同平章事、领度支、铸钱、盐铁等使,是唐代著名的理财家。刘晏七岁举“神童”,八岁时唐玄宗封泰山,因献《颂》,授太子正字,据《东明县志》记载,刘晏十岁那年,“一日玄宗御驾勤政楼,大张鼓乐百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无论,王羲之,喜庆,内容,春联,自己,对联,新年
中国人过春节,无论人在何方,都会要贴春联。春联,又叫“春贴”、“门对”,也有人泛称其为“对联”,是中国人用以辞旧迎新,抒发对新年美好企盼的重要载体,有极鲜明的浪漫主义倾向。春联是对联中的节庆联,因此,春联既有对联的文学性,又具备增加喜庆气氛的民俗性。所以,春联的撰写,在符合对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一个,于是,风韵,妇女,老徐,犹存,皇帝,多情
“徐娘半老”一般指半老徐娘。半老徐娘,汉语成语。是指已到中年尚有风韵的妇女。出自于《南史·后妃传下》:“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徐娘半老 风韵犹存 成语故事故事出自南朝梁元帝妃子徐昭佩的故事。徐昭佩年轻时确是一个艳光四射的大美人,但她始终敌不过岁月催人老的事实,妙龄一过,姿色已大不如前,但仍浓妆艳抹的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草书,下联,家中,铜钱,他们,阅读,上前,小孩子
王士祯是清朝初年的文坛巨匠,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顺治年间中进士,官至刑部尚书。他与朱彝尊并称朱王。他不仅散文、词都写得很好,政治上也有所建树。但由于他的诗名气太大,掩盖了其他方面的才能。他一生着述极多,有《带经堂集》、《渔洋诗文集》、《精华录》等数十种。王家是一个大族,数代同居,家中子孙都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这句,清风,关系,自己,就是,这样,这样的,地方
明朝中叶以后,官场风气逐渐败坏。凡是外官欲入京述职或朝觐者,均须准备地方土产或礼品给京中官员,以做为贽见之物。而这些馈赠之物,则多是向百姓派征而来的,致使民众不堪苦扰。但是明英宗时的于谦,则是一改这样的作风,不带任何物品,有的只是灌满衣袖的清风而已。所以当时有彦云: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阎闾说长短。两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一个,皇上,准备,明成,名单,历代,结果,送礼
明朝是历代惩罚贪官污吏最严厉的一个朝代,对官箴的要求非常严格,而对官吏的监督也是历代之最。明成祖时,广东布政使徐奇奉诏觐见皇上,带了些岭南的名产─藤席,准备馈赠给朝廷的官员。结果,半路被一巡逻官截获送礼的名单,并交给皇上,明成祖爰交办彻查。最后查证结果,徐奇准备送的人,都是以前曾经在他升迁时赠送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