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典故:苏洵发奋

典故:苏洵发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657 更新时间:2023/12/8 16:02:40

《三字经》: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苏洵发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山人,北宋着名散文家。在妻子程氏的劝告下,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嘉佑元年,携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22篇文章谒见欧阳修,受其赏识,由此名声大振。后人因其二子苏轼、苏辙均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为“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为文见解精辟,语言锋利,纵横扌卑阖,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着有《嘉佑集》十五卷。

苏洵小传

苏洵,北宋散文家。汉族,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应试不举,经韩琦荐任秘书省校书郎、文安县主簿。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佑集》。亦有一女,名唤小妹,人称苏小妹

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仁宗嘉佑元年(1056),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嘉佑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佑五年,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县令姚□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在《衡论》和《上皇帝书》等重要议论文中,他提出了一整套政治革新的主张。他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审势”、“定所尚”。他主张“尚威”,加强吏治,破苟且之心和怠惰之气,激发天下人的进取心,使宋王朝振兴。由于苏洵比较了解社会实际,又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古为鉴,因此,他的政论文中尽管不免有迂阔偏颇之论,但不少观点还是切中时弊的。

曾巩说苏洵“颇喜言兵”。苏洵的《权书》10篇、《几策》中的《审敌》篇、《衡论》中的《御将》和《兵制》篇,还有《上韩枢密书》、《制敌》和《上皇帝书》,都论述了军事问题。在着名的《六国论》中,他认为六国破灭,弊在贿秦。实际上是借古讽今,指责宋王朝的屈辱政策。《审敌》更进一步揭露这种贿敌政策的实质是残民。《兵制》提出了改革兵制、恢复武举、信用才将等主张。《权书》系统地研究战略战术问题。在《项籍》中,他指出项籍不能乘胜直捣咸阳的战略错误。他还强调避实击虚、以强攻弱、善用奇兵和疑兵、打速决战、突击取胜等战略战术原则。

苏洵着作,宋代以多种版本流行,原本大都散佚,今存者有北宋刊《类编增广老苏先生大全文集》残卷。通行本有《四部丛刊》影宋钞本、《嘉佑集》15卷。

标签: 欧阳修认为读书问题苏轼散文主张北宋

更多文章

  • 戴大宾答对如流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有一,老师,百兽,不是,这个,行为,怎么,显贵

    明代学者戴大宾,正德年间进士,从小聪明多智,勤奋刻苦,小小年纪就会对对。有一次,私塾老师指着椅子出句:虎皮褥盖学士椅;戴大宾应声对道:兔毫笔写状元文。老师听后,赞叹不已。戴大宾的家乡有一显贵善于钻营,小大宾对他的行为甚为鄙视。有一天,这个显贵来求见戴大宾的父亲。他为了讨好戴家,便故意出对子让小大宾对

  • 关于中秋节的诗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无声,何处,千里,人间,中秋,银河,万里,明月

    《中秋》(唐)李朴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刘禹锡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水调歌头》(宋)苏东坡丙辰

  • 文姬辩琴 道韫咏絮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女子,河南,原来,家中,一次,东汉,中国,历史

    《三字经》:蔡文姬,能辩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文姬辩琴蔡文姬(约177年~?),名琰(音yan),字昭姬,汉族,东汉末年陈留(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蔡文姬字昭姬,为避司马昭的讳,改为文姬。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当时大名鼎

  • 夏朝帝王世系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儿子,不降,即位,大禹,在位,终于,诸侯,太康

    夏禹禹姓姒名文命,是黄帝的玄孙。由于治水立了大功,被尊称为“大禹”。他的父亲治水不成而被杀,禹接替治水的工作,采取疏导的方法,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成功。后继舜为帝。称国号“夏后”,故称“夏禹”。他在涂山大会诸侯,建立了奴隶制国家的雏形禹铸造九鼎,象征九州。虞在位45年死,葬于会稽山。启启,姓姒名启

  • 九节虾与五爪龙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抓起,怎么,桌上,生活,伸出,众人,老人,开玩笑

    明朝时,福建省晋江县陈家出了个聪明的孩子,姓陈名紫峰。陈紫峰家境贫寒,生活艰难。当地有“祭冬”的风俗,每年“祭冬”时节,陈紫峰看到有钱人家买鱼买肉,大办酒席,而自己家里却什么也没有,心中不乐。9岁那年,“祭冬”又到了,小紫峰大胆地坐在祭祖的筵席上。几个乡里的老人见陈紫峰虽然衣衫单薄,但眉清目秀,活泼

  • 梁灏夺魁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景德,知府,出身,文集,三字经,状元,开封,十二

    《三字经》: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相传宋人梁灏在八十二岁高龄时,在朝廷进行的进士考试中,战胜了所有的考试者,夺得了状元。梁灏(963~1004)字太素,北宋郓州须城(今东平州城)人,出身宦家。少年丧父。曾从学于王禹恬,初考进士,未中。留居京城,曾进谏宋太宗,选拔人才不要单凭诗赋,要注重治国

  • 什么是六艺?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所以,春秋,就是,西汉,因为,负责,后来,目录

    六艺,在古代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指图书类别之一,具体而言,就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经”。这一说法出现的也比较早,西汉前期,董仲舒《春秋繁露?玉杯篇》中就说,“君子知在位者之不能以恶服人也,是故简'六艺'以赡养之。《诗》、《书》序其志,《礼》、《乐》纯其美,《易》、

  • 汉字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果,语言文字,语言,我们,空气,文字,吸收,汉字

    有故事说:罗马皇帝派了一位大使,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按礼仪向孔夫子下跪,请求赐予文字。此时孔夫子正在吃饭,口无二用,无法答复,于是用筷子夹了几茎豆芽菜放在大使的帽子里。大使带回罗马,就成为今天流行全世界的罗马字母。另外传说,西方《圣经》里诺亚方舟的故事,在汉字里早有反映,说汉字的“船”字,左边的“舟”

  • 祖莹学诗 李泌赋棋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学习,读书,作品,喜欢,才能,当时,学生,博士

    《三字经》: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祖莹学诗祖莹八岁的时候能够背诵《诗》《书》,十二岁时是中书的学生。喜欢学习,迷恋读书,日日夜夜的学习,他的父母害怕他会生病,禁止他但是不能够使他停下来读书,他经常偷偷地在暗地里藏着蜡烛,赶走童仆,等到父母睡着之后,点燃蜡烛读

  • 《三字经》典故:头悬梁 锥刺股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精神,洛阳,悬梁,自己,人物,学习,六国,读书

    《三字经》: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孙敬悬梁孙敬是成语“悬梁刺股”中“悬梁”的主角人物(另一个主角人物为“刺股”的东周纵横家苏秦。)汉代孙敬为了刻苦学习,用绳把自己的头发系在梁上,以防瞌睡。一旦自己读书觉得疲倦想睡觉,系在梁上的头发就会被拉痛,提醒自己坚持学习。东汉·班固《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