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梁灏夺魁

梁灏夺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866 更新时间:2024/1/10 7:37:42

《三字经》: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相传人梁灏在八十二岁高龄时,在朝廷进行的进士考试中,战胜了所有的考试者,夺得了状元。

梁灏(963~1004)字太素,北宋郓州须城(今东平州城)人,出身宦家。少年丧父。曾从学于恬,初考进士,未中。留居京城,曾进谏宋太宗,选拔人才不要单凭诗赋,要注重治国治民的才能,未被采纳。雍熙二年(985年),考取状元,任大名府观察推官,时年23岁。灏有吏才,每上朝进奏,辞辩明敏,对答如流,真宗甚为嘉赏。群臣奏章,多教灏参议。景德元年(1004年),任开封知府。同年6月,暴病卒,时年42岁。著有集15卷。

凡是读过《三字经》的人,都知道:“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庭、魁多士。”说梁灏八十二岁中状元,那是讹传。《宋史》记载,梁灏,字太素,963年生于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州城),出身官宦之家,其父文度早逝,由其叔父抚育成人。雍熙二年(985年),梁灏23岁考中状元。曾任翰林学士、宋都开封知府等职。其间,曾与励、朱台符、若拙同掌科举事务。又与钱若水等人同修《太祖实录》及《起居注》。灏有吏才,每上朝进奏,词辩明敏,对答如流,且见地高远,倍受真宗赏识,时论称赞。景德元年(1004年),暴病卒于开封知府任上,年42岁。所著文集15卷。

虽然《三字经》中“梁灏夺魁”的典故与真实的历史有冲突,但因其中所含的坚持发奋学习,终能实现人生价值的良好寓意,至今为人们传颂。

标签: 景德知府出身文集三字经状元开封十二

更多文章

  • 什么是六艺?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所以,春秋,就是,西汉,因为,负责,后来,目录

    六艺,在古代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指图书类别之一,具体而言,就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经”。这一说法出现的也比较早,西汉前期,董仲舒《春秋繁露?玉杯篇》中就说,“君子知在位者之不能以恶服人也,是故简'六艺'以赡养之。《诗》、《书》序其志,《礼》、《乐》纯其美,《易》、

  • 汉字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果,语言文字,语言,我们,空气,文字,吸收,汉字

    有故事说:罗马皇帝派了一位大使,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按礼仪向孔夫子下跪,请求赐予文字。此时孔夫子正在吃饭,口无二用,无法答复,于是用筷子夹了几茎豆芽菜放在大使的帽子里。大使带回罗马,就成为今天流行全世界的罗马字母。另外传说,西方《圣经》里诺亚方舟的故事,在汉字里早有反映,说汉字的“船”字,左边的“舟”

  • 祖莹学诗 李泌赋棋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学习,读书,作品,喜欢,才能,当时,学生,博士

    《三字经》: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祖莹学诗祖莹八岁的时候能够背诵《诗》《书》,十二岁时是中书的学生。喜欢学习,迷恋读书,日日夜夜的学习,他的父母害怕他会生病,禁止他但是不能够使他停下来读书,他经常偷偷地在暗地里藏着蜡烛,赶走童仆,等到父母睡着之后,点燃蜡烛读

  • 《三字经》典故:头悬梁 锥刺股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精神,洛阳,悬梁,自己,人物,学习,六国,读书

    《三字经》: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孙敬悬梁孙敬是成语“悬梁刺股”中“悬梁”的主角人物(另一个主角人物为“刺股”的东周纵横家苏秦。)汉代孙敬为了刻苦学习,用绳把自己的头发系在梁上,以防瞌睡。一旦自己读书觉得疲倦想睡觉,系在梁上的头发就会被拉痛,提醒自己坚持学习。东汉·班固《汉书

  • 赵普夜读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太平,河南,太宗,兴国,宰相,太祖,论语,天下

    《三字经》: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赵普夜读赵普是北宋的开国宰相,一生喜爱读书。有天晚上,宋太祖赵匡胤前去看他,一进门,见赵普正在挑灯夜读,赵匡胤见他读的是《论语》,十分奇怪,就问他:“《论语》是儿童们读的书,你怎么还在读它?”赵普说:“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全在这本书中。我只用半部《论语

  • 鲁迅对业师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独角兽,先生,意思,数量,比目鱼,鲁迅,学生,不是

    鲁迅少时,就读于绍兴东昌场口的“三味书屋”。有一天,寿镜吾先生出了个三字对:独角兽;有的学生对“两头蛇”,有的学生对“九头鸟”,还有的对“八脚虫”、“四眼狗”,等等。寿先生问鲁迅,鲁迅在《尔雅》中记起了“比目鱼”,便站起来对道:比目鱼。寿先生连连点头赞好。独角兽的“独”字不是数量词,但有单、一的意思

  • 酒文化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楚王,赵国,饮酒,可见,制造,中国,李白

    沧海桑田,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折冲樽俎,狂傲不羁,酒文化典故纷繁多趣。酒仙。“五花马,千金裘,呼尔将出换美酒”。这是历史上著名“酒仙”李白的畅饮情景。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云:“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可见李白的诗文及其一生与酒的关系是何等密切!酒狂。古人饮

  • 二十四孝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两个,父亲,观察,处理,传说,感动,逃脱,非常

    1孝感动天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

  • 陶侃的母亲—有其母必有其子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某次,责备,母亲,儿子,御史,是不,非常,东西

    晋代大将军陶侃,年轻时当过浔阳县吏,负责监管捕鱼的公务。某次陶侃拿了所管的腌鱼回家,其母亲湛氏,马上叫他把鱼退回去,并且责备他说:你身为官吏,拿官家的东西回来,不但没有好处,反而会增加我的精神负担啊!。同样的例子,唐朝监察御史李畬,某次差手下把领得的俸禄、米,交给他的母亲。他母亲顺手把米斗量了一下,

  • 杜绝后门的费宏、高锴和徐勉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不可,官员,人员,提出,处理,人事,特别,公开

    明朝正德年间,朝廷规定铸印局设置正、副使各一名,以及办差的文官数名。每当遇缺招考上述人员时,报名人员总是逾百上千,其中请托关说者逾半,弄得主事官员很难处理。当时费宏是礼部尚书,便公开决定招考补齐吃官粮的人员,同时录取候缺及习字人员各数名,俟将来有出缺时再依序递补。这个办法不但可以维持人事安定外,也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