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少数民族的地理分布(1990年)

少数民族的地理分布(1990年)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494 更新时间:2024/1/3 23:10:04

少数民族的地理分布(1990年)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地域十分广阔,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3.8%。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绝大部分居住在我国西部北部的边疆地区。西北、西南及东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其分布的主要形式为聚居和杂散居。

绝大多数少数民族都以或大或小的聚居区同汉族居住地区交错穿插,从而形成了在地域分布上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这种格局长期以来加强和促进了各民族经济化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交流。为了适应我国民族构成和分布的复杂情况,党和政府实行了具有很大灵活性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1. 一些民族兼有散居和聚居两种形式,即大分散中有集中。回族主要聚居于宁回族自治区及甘肃部分地区,但分布于回族自治地区的回民人口只占其总人口的1/3,其2/3散居在全国各地。满族近一半的人口分布于辽宁省,其余、则广泛分散在全国各地。蒙古族、壮族、苗族等在其聚居区外,仍有相当数量的杂散居人口广泛分布。同时,在某些民族散居地区仍有相对的集中。

2. 大部分少数民族在地理分布上表现出相对集中的特点。如壮族分布于广西;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族在新疆;布依族在贵州;白族、哈尼族在云南等。又如藏族,人数较多,分布也广,但主要集中于西藏及川、青、甘、云各省临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带,其聚居区在地域上是连续的;朝鲜族在吉林、黑龙江、辽宁均有广泛分布,地域分布相当集中。

3. 还有一些民族在地理分布上具有一些较独特的形式。如锡伯族和达斡尔族,由于在历史上经历了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故使同一民族分居于相隔遥远的两处地方,一部分居住在东北,另一部分却分布于新疆,虽失去“共同地域”的特征,却保持着共同的民族特点。

少数民族的地理分布(1990年)

民族

人口

(万人)

聚居区面积

(万平方公里)

主要分布地区

(占民族人口的比例%)

壮族

1548.96

15.47

广西91.4,云南6.5

满族

982.12

1.22

辽宁50.4,河北17.6,黑龙江12.1,吉林1.07,内蒙古4.6

回族

860.29

10.22

宁夏17.7,甘肃12.7,河南10.1,新疆7.9,青海7.4

苗族

739.80

7.00

贵州50,湖南21,云南12.1,四川7.2,广西5.7

维吾尔族

721.44

121.80

新疆99.7

彝族

657.22

14.75

云南61.7,四川27.1,贵州10.8

土家族

570.42

1.42

湖南31.5,湖北31,四川18.9,贵州10.8

蒙古族

480.68

147.00

内蒙古70.2,辽宁12.2,新疆3.4,吉林3.2,黑龙江2.9

藏族

459.33

200.00

西藏45.6,四川23.7,青海19.8,甘肃8,云南2.4

布依族

254.51

4.00

贵州94.4,云南1.3

侗族

251.40

2.14

贵州56,湖南30,广西11.4

瑶族

213.40

7.50

广西62.1,湖南21.5,云南8.1,广东6.3

朝鲜族

192.06

6.27

吉林61.5,黑龙江23.6,湖南7.2

白族

159.48

1.96

云南84,贵州7.6,湖南7.2

哈尼族

125.39

3.00

云南99.5

哈萨克族

111.17

47.00

新疆99.6

黎族

111.09

1.50

海南91.8,贵州7.2

傣族

102.51

2.36

云南99

畲族

63.04

0.19

福建54.9,浙江27.4,江西12.1,广西4.2

傈僳族

57.94

1.49

云南96.9,四川2.8

拉祜族

41.15

0.71

云南99.2

东乡族

37.39

0.15

甘肃83.3,新疆15.1

佤族

35.20

0.75

云南98.8

水族

34.60

0.50

贵州93.2,广西3.7,云南2.2

纳西族

27.80

1.28

云南95.6

土族

19.16

0.53

青海85,甘肃11

羌族

19.80

0.98

四川99

锡伯族

17.28

0.79

辽宁69.5,新疆19.1

仫佬族

15.93

0.12

广西97.9

柯尔克孜族

14.15

8.14

新疆99

达斡尔族

12.14

2.26

内蒙古59,黑龙江35

景颇族

11.92

0.35

云南99.2

撒拉族

8.77

0.24

青海87.8,甘肃7.7

布朗族

8.23

0.22

云南99.4

南族

7.20

0.06

广西98.3

仡佬族

43.80

0.49

贵州98.3

塔吉克族

3.35

3.20

新疆99.9

普米族

2.97

云南98.8

昌族

2.77

云南99.7

怒族

2.71

0.61

云南98

鄂温克族

2.63

1.87

内蒙古88.8 黑龙江9.8

京族

1.90

广西86.8,贵州5.4

基诺族

1.80

云南99

德昂族

1.55

云南99.6

乌孜别克族

1.45

新疆99.7

俄罗斯族

1.35

新疆59.8,内蒙古32.4

裕固族

1.23

2.00

甘肃96

保安族

1.22

甘肃90.6,青海5

门巴族

0.75

0.75

西藏99.1

鄂伦春族

0.70

4.68

黑龙江51.5,内蒙古44.5

独龙族

0.58

0.24

云南95.1

塔塔尔族

0.49

新疆98.8

赫哲族

0.42

黑龙江88.3

高山族

0.29

福建17.9,河北8.4(不包括台湾省人数)

珞巴族

0.23

6.19

西藏96

标签: 云南新疆民族广西黑龙江贵州分布甘肃

更多文章

  • 佤族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服饰,黑色,主要,中国,信仰,文字,分布,民族

    佤族是亚洲的一个跨国民族,主要分布在澜沧江与萨尔温江之间的山地,分属于缅甸与中国。在缅甸境内超过60万人,主要分布于佤邦。在中国约40万人。佤族在2000年前就与布朗族、德昂族等民族的先民一起居住在高黎贡山和澜沧江地区。先秦时“百濮”的一支。唐代称“濮子蛮”,宋代称“濮蛮”,明代称“古剌”,清代称“

  • 鲜卑别支—吐谷浑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吐蕃,位于,青海,白兰,公主,地区,唐朝,世纪

    吐谷浑,是中国西北古代民族名,原为人名,是辽东鲜卑慕容氏单于涉归之庶长子,涉归分户700使别部以牧。4世纪初,涉归死,其嫡子奕(一作若)洛环继为单于,与吐谷浑不和,吐谷浑遂率所部西迁上陇,止于佨罕(今甘肃临夏桴罕山,即大力加山),以此为据点,子孙相承,侵逼氐羌,成为强部。 吐谷浑死,长子吐延继位。昂

  • 巴人乐土—巴国篇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他们,一个,文化,神女,盐水,民族,发展,巫山

    四川,自古称巴蜀之地。这个名称的由来大有渊源。其中,“蜀”指古蜀国,而“巴”就是指巴国。在巴国的土地上,曾经发生过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天府之地寻三巴“巴”是一个古老的部族,也是一个古国的名字,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五帝时代。《山海经•海内经》记载:“西南有巴国,太昊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

  • 畲族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服饰,语言,广东,中国,浙江,民族,江西,福建

    畲族,中国东南少数民族,中国大陆有畲族710,039人(2000年人口普查),列第19大少数民族。畲族世居地分布于福建、浙江、江西、贵州、广东和湖南六省,其中尤以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最为集中。畲族是中国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自称“山哈”,意为住在山里的客户,但这个名称,史书没有记载。唐代居住在福建、广东

  •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字母,象形,蒙古,类型,拼音字,文字,使用,东巴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系统很多,如彝文(象形字)、藏文、蒙古文、维吾尔文(采用阿拉伯文拼音字)等等。分为象形字类型、拼音字类型,拼音字类型又分为藏文类型、阿拉伯字母类型、罗马字母类型。有的少数民族使用多种文字,29个民族在现代共使用54种文字。比较关注的有这些:西夏文西夏文属于象形字,创立于唐宋时期。彝

  • 拉祜族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黑色,语言,服饰,之一,黑布,民族,自治县,全家福

    拉祜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云南省澜沧江拉祜族自治县和孟连、双江自治县,在思茅、临沧地区及西双版纳等地也有分布,人口约为45.3万(2000年)。拉祜族在缅甸掸邦有约25万人,并有其政党组织。泰国有8万6千人,老挝亦有1万6千人。越南54个民族之一的拉祜族。“拉祜”一词是这个民族语言中的一

  • 锡伯族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自称,说是,服饰,鲜卑,演变,自己,不同,语言

    锡伯族,是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18.88万人(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自称鲜卑后裔,语言与满语有渊源关系。据说沙俄给北亚取名西伯利亚与锡伯族之名有关。锡伯族是本民族的自称。在历史上,汉文史籍对锡伯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写法,都是xiwe的同音异写,到明末清初定为锡伯。其含义有不同

  • 割据岭南—南越篇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太后,岭南,汉朝,越王,汉武帝,使者,军队,公元前

    在秦末楚汉相争之际,时任南海郡尉的赵佗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南越国是岭南第一个封建割据政权,在统治岭南的93年间,推行郡县制,和辑百越,推广铁器和农耕,发展海上交通贸易,促进岭南地区社会历史的全面发展,是岭南开发史上的重要时期。第一个以广州为都城的国家南越国又称为南越或南粤,在越南又称为赵朝或前赵朝

  • 中国17个古代少数民族的命运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匈奴,历史,鲜卑,民族,建立,古代,突厥

    根据史籍记载,中国古代民族至少有一百六十多个,其中著名的有匈奴、鲜卑、羌、铁勒、柔然、回纥、突厥、沙陀、党项、契丹、女真等族,极大多数不在现存的五十六族之中。这些古代著名的少数民族,或建立朝代,或统一漠北,都曾叱吒风云,而今安在?他们是消失在历史中,还是到那里去了呢?一【匈奴】匈奴,是欧亚大陆的游牧

  • 维吾尔族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维吾尔,地区,主要,文化,文字,维吾尔族,新疆,民族

    古代北亚民族回鹘和中亚中世纪各穆斯林民族的后裔(由九姓乌古斯与十姓回纥组成),“维吾尔”是“联合、团结”的意思,维吾尔族说维吾尔语,使用维吾尔文,信仰伊斯兰教。维族人口主要分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北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阿富汗、俄罗斯等中亚地区,当中大部份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居住,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