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布依族

布依族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50 更新时间:2023/12/6 23:29:32

布依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2545059人,其中贵州省有200多万人,占布依族人口的95%以上。

布依族是云贵高原东南部的土著居民,早在石器时代就在这里劳动生息。布依族与古代的“僚”、“百越”、“百濮”有渊源关系。唐代史称“西南蛮”,元以后称“蕃”、“仲家蛮”,明、清称“仲蛮”,新中国成立后,才称为布依族。

布依族与壮族有同源的关系,也可以说是同一个民族,都是古代百越的一支,只是壮族主要生活在广西,布依主要生活在贵州。如今布依族人还保留着一些古代越人的风俗习惯,如居住干栏式房屋、敲击铜鼓等。也有人认为,西汉时的夜郎国,与今布依族有渊源关系。部分布依族人自称为“布依”、“布越”,部分布依族人自称为“布依”、“布曼”,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共同自称,统一用“布依”作为民族名称。

布依族

布依族使用的布依语,实际上相当于壮语北部方言,属于侗台语族台语支北部组,国外有学者称之为“北泰”语,是中国的大语言之一。没有本民族文字。20世纪50年代创制了布依文,但未能普遍推广,现在通用汉文的较多。

布依族除既有的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以外,道教、佛教的许多神祇和菩萨亦受到敬奉。

布依族传统服饰与壮族服装近似,尚青黑,男装对襟,女装右衽。妇女的上衣衣领、袖口、襟边都绣有彩色花边,裤子黑色宽肥,花纹图案的头巾。第三土语区的布依族妇女还着百褶长裙,十分古朴大方。

布依族服饰与图腾

图腾:大楠竹图腾柱

标签: 民族壮族图腾族人部分关系古代中国

更多文章

  • 东突厥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帝,突厥,内蒙古自治区,公主,唐朝,以后,隋朝,都督

    一、东突厥的辖区与属部突厥汗国分裂以后,东突厥大体上以金山(今阿尔泰山脉)为界,与西突厥划分汗国原来的疆域。但是,随着两国势力的消长,所辖范围也时有伸缩。在东突厥汗国内,突厥分布在南部,铁勒诸部则在北方。据《隋书·铁勒传》记载:独洛河(今蒙古国上拉河)北有仆骨、同罗、韦统(即回纥)、拔也古、覆罗等铁

  • 入主中原—鲜卑篇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宇文,公元,他们,匈奴,慕容,鲜卑,大人,部落

    鲜卑是发源于中国东北的一个古老民族,在中国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鲜卑属东胡系,居于鲜卑山,因此得名。近年来,考古学、历史地理学与民族史研究,颇以为鲜卑山即大兴安岭山脉。鲜卑部落集团,可能先秦时已活动于大兴安岭山脉中部与北部,而兴起则晚于乌桓,其名始显于东汉初年。或又以鲜卑为春秋及春秋以前的山戎。语言

  • 阿昌族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上衣,黑色,地区,云南,喜欢,一个,包头

    阿昌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云南省西南部。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阿昌族人口数为33936。缅甸也有少量分布,称曼达族,2000年统计全缅甸境内有35000人.不同地区阿昌族的自称有所不同,如“蒙撒”、“衬撒”(户撒地区),“汉撒”、“峨昌

  • 苗族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人口,中国,裙子,地区,民族,姑娘,信仰,苗族

    苗族,是一个发源于中国的国际性的民族,主要聚居于中国华南及东南亚。中国有苗族8,945,538人(2000年人口普查),占总人口的0.72%,为中国第五大民族。在越南名为赫蒙族(越南语:H'm?0?0ng)[3],人口78万7604人,列第8位。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

  • 少数民族的地理分布(1990年)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云南,新疆,民族,广西,黑龙江,贵州,分布,甘肃

    少数民族的地理分布(1990年)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地域十分广阔,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3.8%。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绝大部分居住在我国西部和北部的边疆地区。西北、西南及东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其分布的主要形式为聚居和杂散居。绝大多数少数民族都以或大或小的聚居区同汉

  • 佤族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服饰,黑色,主要,中国,信仰,文字,分布,民族

    佤族是亚洲的一个跨国民族,主要分布在澜沧江与萨尔温江之间的山地,分属于缅甸与中国。在缅甸境内超过60万人,主要分布于佤邦。在中国约40万人。佤族在2000年前就与布朗族、德昂族等民族的先民一起居住在高黎贡山和澜沧江地区。先秦时“百濮”的一支。唐代称“濮子蛮”,宋代称“濮蛮”,明代称“古剌”,清代称“

  • 鲜卑别支—吐谷浑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吐蕃,位于,青海,白兰,公主,地区,唐朝,世纪

    吐谷浑,是中国西北古代民族名,原为人名,是辽东鲜卑慕容氏单于涉归之庶长子,涉归分户700使别部以牧。4世纪初,涉归死,其嫡子奕(一作若)洛环继为单于,与吐谷浑不和,吐谷浑遂率所部西迁上陇,止于佨罕(今甘肃临夏桴罕山,即大力加山),以此为据点,子孙相承,侵逼氐羌,成为强部。 吐谷浑死,长子吐延继位。昂

  • 巴人乐土—巴国篇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他们,一个,文化,神女,盐水,民族,发展,巫山

    四川,自古称巴蜀之地。这个名称的由来大有渊源。其中,“蜀”指古蜀国,而“巴”就是指巴国。在巴国的土地上,曾经发生过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天府之地寻三巴“巴”是一个古老的部族,也是一个古国的名字,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五帝时代。《山海经•海内经》记载:“西南有巴国,太昊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

  • 畲族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服饰,语言,广东,中国,浙江,民族,江西,福建

    畲族,中国东南少数民族,中国大陆有畲族710,039人(2000年人口普查),列第19大少数民族。畲族世居地分布于福建、浙江、江西、贵州、广东和湖南六省,其中尤以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最为集中。畲族是中国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自称“山哈”,意为住在山里的客户,但这个名称,史书没有记载。唐代居住在福建、广东

  •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字母,象形,蒙古,类型,拼音字,文字,使用,东巴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系统很多,如彝文(象形字)、藏文、蒙古文、维吾尔文(采用阿拉伯文拼音字)等等。分为象形字类型、拼音字类型,拼音字类型又分为藏文类型、阿拉伯字母类型、罗马字母类型。有的少数民族使用多种文字,29个民族在现代共使用54种文字。比较关注的有这些:西夏文西夏文属于象形字,创立于唐宋时期。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