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梳子的起源 梳子是怎么发明出来的

梳子的起源 梳子是怎么发明出来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992 更新时间:2023/12/15 0:52:52

轩辕黄帝第二妻室名叫方雷氏,是一位非常有心计的女人。在黄帝第一妻室嫘祖发明养蚕后,她创先发明了骨针。她把丝线穿在骨针尾部,缝起衣裳飞针走线,黄帝宫里大小妇女没有不佩服的。但是,有些事情仍然经常刻在方雷氏心里。她所掌管的黄帝宫20多位女子,经常蓬头垢面,一遇到重大节日,她总要把这些女子叫来,逐人用她自己手指把每个女子头上蓬发一一捋顺。

有时,连五个手指都捋破了。方雷氏为这些事经常发愁。有一年,河里发了一场大洪水,给黄帝发明舟船的狄货,从洪水中捞回比胳膊还粗十九条大带鱼。他非要黄帝第三妻室彤鱼氏给他作熟吃,不料,彤鱼氏有病不能下床,狄货只好去找方雷氏。方雷氏按照彤鱼氏平时作鱼的方法,把石板用柴火烧热,把带鱼放在石板了,上下翻滚,不一会带鱼就烧熟了。狄货一口气吃了3条,鱼刺堆了一地。方雷氏随手拣起一根,折了一节,左看右看,非常美观,不由得用带鱼刺梳刷披在自己肩上的乱发。开始,她是无意,谁知,不大一会,蓬乱的头发,被梳得整整齐齐。连她自己也弄不懂为啥蓬乱的长头发,用鱼刺怎么能捋顺,梳得整齐呢?方雷氏把这些带鱼刺暗暗收藏起来。

梳子

第二天她就把这些带鱼刺折断成一扎长的短节节,叫来她身边的所有女子,一人发给一节带鱼刺,教她们如何梳头发。一群女子嘻嘻哈哈都动手梳起来。开始,有的女子不会使用,鱼刺扎进头皮,有的用力过大,一下子把带鱼刺折断了。有的女子还说,还不如用手指头梳理头发,又保险还能抓痒。此事虽然失败了,但方雷氏并没有放弃带鱼刺对她的发。用什么东西能代替带鱼刺呢?方雷氏苦苦思索,日思夜想。有一天,她遇见黄帝手下专做木工的睡儿,她把带鱼刺拿出来,要求睡儿依照带鱼刺,做一把木质的梳子。睡儿看了看带鱼刺,告诉方雷氏,可以做,就是没有这种工具。不过,先让我试一试。

不几天,睡儿用一块木板作成一把带鱼刺式的梳子,拿来叫方雷氏看。方雷氏不看则罢,一看,噗哧一下笑得直不起腰来。睡儿不明白什么意思,方雷氏笑着说,这刺比手指头还粗,简直像个耙地的耙子,这怎么能用来梳头发呢?睡儿也笑了。但他并没让方雷氏失望。回去后,他叫了几个会做木工活的兄弟,一起商量研究,最后终于用竹子给方雷氏作成了一把梳子。方雷氏看后,非常高兴,中华民族妇女使用梳子的时代从此就开始了。难怪陕西乾陵永泰公主坟墓里出土的那把“爱憎分明梳”和带鱼刺非常相似。

华夏文明始于炎黄,正是炎黄时代,造出了人类第一把梳子。

据民间传说,梳子是炎帝身边的一个名叫赫廉的巧手匠人发明的。他特别爱动脑筋,感到人们的头发经常用手去抓,乱蓬蓬的,很不好看,打仗干活也不方便。赫廉用兽骨,模仿人的手指,做了把五指梳,献给炎帝。炎帝一试,感觉舒服极了!炎帝当即命令赫廉做进一步改造,以便向民间推广。此时,战争却爆发了。北方部落一个叫做轩辕的向炎帝大举进攻。最终,炎帝被杀,轩辕乘胜前进把各氏族部落融合起来,奠定了华夏民族的基础,轩辕称为“黄帝”。

而赫廉当了俘虏,被罚为奴隶,干苦役活。但他仍在琢磨他的梳子,经常偷偷地敲打。这件事被监工上报黄帝,说有人私造怪物,图谋不轨。黄帝大怒,将赫廉打入死牢。看守死牢的叫皇甫,原来也是工匠。他非常同情赫廉,对赫廉说:“你索性再做一件‘怪物',我拿去送给黄帝的妻子嫘祖娘娘,说不定还有救。” 赫廉不肯,怕连累了皇甫,皇甫说,为民造福,死了也没关系。在皇甫的帮助下,赫廉连夜赶制了一把黄杨木梳。天一亮,皇甫就冒着生命危险,把梳子送给嫘祖娘娘。嫘祖梳了头,顺势在后脑又挽了一个发髻,把梳子插在上面,就兴冲冲地带着皇甫去见丈夫。黄帝发现妻子竟如此美丽,便对这把小小的梳子着了迷。黄帝下令,立即释放赫廉并重赏他,但等皇甫跑回来时,赫廉已被处斩。这一天是农历2月28,轩辕黄帝为挽救过失,追封赫廉为木梳始祖,并任命皇甫为梳匠统领,传承制梳手艺。皇甫活了80岁,死的那一天是农历9月28。后来的制梳人不忘皇甫的功劳,把他同样当成祖师爷,所以每年,制梳人有两个祭祖的日子。

前面的传说,或者不太可信,但却有实物为证。1959年,山东宁阳县大汶口出土回旋透雕象牙梳一把,震惊了史学界。这件文物距今已4500余年,正是炎黄时期的出品!可见中国人梳头,早在上古时期,就开始了。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黄杨木梳和银质对梳,距今2000多年。1973年,考古学家又在赫廉的故乡东郊,发现东晋时期半圆形漆雕图案木梳一把,距今1500余年。这一切足以证明,梳子在中国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标签: 一把炎帝皇甫女子梳子非常黄帝带鱼

更多文章

  • 蝴蝶泉的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蝴蝶,王府,他们,苍山,蝴蝶泉,无底,有一,一个

    苍山是大理有名的地方,很久以来,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它的美丽动人的故事。苍山有十九峰,其中有一峰叫做云弄峰。云弄峰有一潭清澈的、有两三丈宽的泉水,浓密的树丛荫蔽着它。茂盛的枝叶,斜斜地横盖在泉顶的上空,在每年的三、四月间树木开花的时候,青青的柔枝上点缀着淡黄色的小花,这泉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人们都叫它

  • 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警察,芝加哥,美国,你们,斗争,罢工,工人,一个

    人们都知道每年的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但也许并不知道这个全世界劳动者节日的诞生,是起始于美国工人的大罢工,命名却在法国.1886年5月1日,美国全国有三十五万工人进行罢工,芝加哥、纽约、波士顿、匹兹堡等大都市的许多工厂、铁路交通都陷于瘫痪.其中芝加哥的罢工最激烈,有八万工人走上街头游行,交通中断,仓

  • 三国中比吕后还要毒辣的女人竟然是她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一个,女人,这个,没有,毒辣,儿子,自己,刘氏

    刘邦死后,他的老婆吕后吕雉实际上掌握了汉朝的大权,她的儿子汉惠帝刘盈倒成了一个摆设。吕雉设计杀了刘邦最得意的儿子赵王刘如意以后,又对她的政敌情敌戚夫人下了狠手。他让人把戚姬的手脚砍去,挖去眼睛,熏聋耳朵,灌上哑药,然后扔到猪圈里,说这叫“人彘”。她的这一行为泯灭人性,惨绝人寰,为人不齿。由于她手段残

  • 泼水节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什么,火魔,六月,人民,魔头,姐妹,泼水节,傣族

    在缅甸、泰国等国都有过泼水节的习俗,而我国每年的4月中(傣历六月),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也要欢度泼水节,这是他们辞旧迎新的传统节日。传说,傣族家乡美丽富饶,人民丰衣足食。后来,来了一个火魔,整日横行霸道,为非作歹,把傣族家乡变成酷热干旱、五谷不生的地方。人民对火魔恨之入骨,千方百计想消灭它。火魔接

  • 箪食壶浆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老百姓,军队,占领,百姓,我们,欢迎,如果,孟子

    战国时期,七国争雄,各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事。公元前313年,燕王把燕国的政权交给了相国子之,然而,将军子被、太子平等均不服气,想杀掉子之。于是,子之率军反攻,杀了子被和太子平,燕国大乱,给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这个时候,齐国军队趁机取得了燕国百姓的支持,只用了短短五十天的时间,就一举击败了燕国军队,攻占

  • 篝火狐鸣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我们,他们,中国,起义,农民,历史,篝火,二世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即位,这就是秦二世。秦二世是个昏庸、残暴的皇帝。在他的统治下,老百姓的徭役赋税负担更为沉重,刑法愈加苛毒。广大劳动人民在饥饿与死亡线上苦苦挣扎。公元前209年,秦二世下令征发淮河流域的900名贫苦农民去防守渔阳(今北京密云)。佣农出身的陈胜和贫农出身的吴

  • 覆巢无完卵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时代,孩子,个体,不能,整体,一个,他们,毁灭

    孔融,字文举,东汉末年山东人,孔子第二十代孙,世代为官,自幼聪慧明理,《三字经》上说“融四岁,能让梨”传为佳话。汉献帝时,孔融曾做过北海相。据说,当年曹操发动五十万大军,南征刘备和孙权时,孔融曾表示反对,劝说曹操停止出兵。曹操不以为然,依然我行我素。孔融在背后发过几句牢骚。御史大夫郄虑平时和孔融不睦

  • 擢发难数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齐国,自己,没有,发现,以为,秦国,魏国,就是

    战国中期,魏国有个很有才学的人,名叫范睢(jū)。尽管他学就匡世治国之才,却得不到重用。一次,魏国派“中大夫”须贾出使齐国,也叫范睢加入随员队伍,以壮声势。谁知到了齐国后,齐襄王久慕范睢的大名,就派人赐他十斤黄金,还有牛酒,但被范睢委婉地拒绝了;而齐襄王对须贾等人则迟迟不予接见。为此,须贾妒而生疑,

  • 苏秦刺股的故事启示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回报,开始,之后,家人,学习,自己,这个,钱财

    苏秦刺股的故事启示苏秦在学习纵横之术后,开始周游各国。在秦国时,苏秦多次向秦王呈上劝说秦王的奏章,但从未被采纳。苏秦在衣服破旧,钱财用尽的情况下只能离开秦国,遗憾回乡。苏秦刺股苏秦背着自己的行李,整个人既黑又瘦,形如枯槁地回到了家乡。然而回家之后,苏秦没有受到家人的欢迎,苏秦叹息是自己的错,才造成了

  • 杵臼之交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有一,读书,交友,交朋友,穷苦,贫富,一个,读书人

    「杵臼之交」出自《后汉书。吴佑传》。原文:「时公沙穆来游太学,无资粮,乃变服客佣,为佑赁舂。佑与语大惊,遂共定交於杵臼之间。」「杵臼之交」意思是交友不嫌贫贱。杵:舂米的木棒;臼:石臼。比喻交朋友不计较贫富和身分。杵臼之交杵臼之交的故事东汉时期,有一个穷苦好学的读书人,名叫公沙穆。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