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843 更新时间:2023/12/28 14:22:30

战国时期,有两位着名的军事家。一个叫孙膑,一个叫庞涓。两人曾拜同一位老师学习兵法,后来两人一同为魏国效力。庞涓小肚鸡肠,非常嫉妒孙膑的军事才能,便想方设法地陷害他,致使孙膑被削去膝盖骨。后来,孙膑被齐国大将田忌秘密营救到齐国。围魏救赵,就是孙膑与庞涓之间的一场战争。

当时,魏国率先在众多诸侯国中进行政治军事改革,国力日盛,并先后兼并了一些弱小的诸侯国。当时与魏国国力相当的诸侯国,在其东部有齐国,在其西部有秦国。魏国的邻国赵国、卫国则显得比较弱小。

公元前368年,赵国在齐国支持下,出兵攻打魏国的属国卫国。魏惠王派大将庞涓率兵近十万围攻赵国的国都邯郸。赵国只得向齐国求救。齐国大臣邹忌主张不救,因为这样会消耗本国的实力。但大臣段干纶认为,如果魏国打败赵国,魏国的势力会更加强大,进而对齐国造成威胁,因此极力主张支援赵国。

齐威王采纳了段干纶的建议,以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出兵八万救赵。身为军师的孙膑在分析形势后,认为魏国军队很强大,如果与魏军正面交锋会造成齐国的较大损失,所以应该避实就虚,趁着魏国精锐部队在外,魏国国都大梁防务空虚的机会,攻打它的国都,迫使魏军回救大梁,赵国的危险就会自然消解。

为争取战略主动,孙膑决定给敌军制造齐国部队弱小的假象。他故意派无能的军官带兵进攻魏国的军事重镇平陵,结果齐军大败。魏国大将庞涓以为齐军不堪一击,于是加紧对赵国的进攻,丝毫没有想到齐军会攻打魏国的国都大梁。

与此同时,孙膑亲自率领精锐部队进逼魏国国都大梁。庞涓闻讯,迅猛从攻打赵国的前线往回撤军,长途跋涉去保卫国都。因为兵困马乏,又陷入孙膑的包围圈中,结果魏军被打得落花流水。

成语“围魏救赵”由此而来。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求解驿站】指攻击敌人后方,迫使进攻的敌人撤回兵力的战术。

【活学活用】抗日战争期间,日本鬼子出来抢粮,我们使用~的战术,袭击鬼子的据点,他们就急忙撤回。

【妙语点拨】齐国兵马在军事奇才孙膑的指导下,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避实击虚,以逸待劳,不仅援救了赵国,而且削弱了魏国的实力,创造中国军事史上着名的“围魏救赵”战法,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围魏救赵的故事发我们,为了达到某个预定目的,如果直接去做,可能会得不偿失,甚至适得其反。但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去做,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有,从故事中不难看出,齐国能够战胜魏国,增强齐国实力,无疑孙膑起了很大的作用。由此不难看出,人才对兴邦振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近义】声东击西

【反义】围城打援

标签: 赵国如果大梁国都魏国齐国大将军事

更多文章

  • 沉鱼落雁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昭君,美女,一个,沉鱼落雁,美丽,麋鹿,西施,她们

    “沉鱼落雁”这个成语最先见于庄子的《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毛嫱和丽姬是战国时代闻名天下的两个大美女。这句话的意思是,毛嫱和丽姬,是人人都喜欢的美人,可是鱼儿见了她们却深深地潜入水底,鸟儿见了她们却高高地飞向天空,麋鹿见了她们却撒开四蹄飞快地逃离了。

  • 请人捉刀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使者,匈奴,世说,新语,英雄,接见,床头,自己

    《世说新语·容止》:“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魏武帝曹操要接见匈奴的使者,他自己认为相貌不好看,不能用威仪震服匈奴,就让美男子崔季珪代替

  • 改过自新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刑罚,长安,没有,汉文,板子,办法,父亲,一个

    汉朝初年,有个名医叫淳于意,作过齐国都城管理粮仓的长官,又称太仓公,从小就喜欢钻研医术。汉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向同郡元里的公乘阳庆拜师学习医术。这时阳庆已七十多岁,就把自己掌握的秘方全给了他,并传授给他黄帝、扁鹊的脉书,和观察面部不同颜色来诊病的方法,使他预先知道病人的生死,决断疑难病症。学

  • 沧海桑田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变化,空中,桑田,沧海桑田,见到,变成,农田,大海

    从前有两个仙人,一个叫王远,一个叫麻姑。一次,他们相约到蔡经家去饮酒。到了约定的那天,王远在一批乘坐麒麟的吹鼓手和侍从的簇拥下,坐在五条龙拉的车上,前往蔡经家。但见他戴着远游的帽子,挂着彩色的绶带,佩着虎头形的箭袋,显得威风凛凛。王远一行降落在蔡经家的庭院里后,簇拥他的那些人一会儿全部隐没了。接着,

  • 邻女窥墙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好色,女人,怎么,一个,楚国,楚王,美女,故事

    宋玉和登徒子都是楚国的大夫,跟楚王很亲近。登徒子嫉妒宋玉的才华,总是找机会在楚王跟前说宋玉的坏话。一次登徒子对楚王说:“宋玉长得相貌堂堂,很有学识,而且很好色,所以大王一定不要让他陪您到后宫去。后宫有那么多漂亮的嫔妃,见到宋玉可能会惹出麻烦来。”楚王于是召见宋玉,就登徒子的话向他求证。宋玉说:“我长

  • 两袖清风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进京,诗中,自己,人民,百姓,之所,蘑菇,清风

    于谦是明朝浙江钱塘人,二十四岁中进士,不久做了监察御史。他同情百姓疾苦,在任期间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明宣宗很赏识他。于谦被破格提升为河南、山西巡抚后,衣食住行仍很俭朴。明宣宗九岁即位,宦官王振专权。他以权谋私,是一个贪得无厌的坏蛋。每逢朝会,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多献以珠宝白银,巡抚于谦每次进京奏事

  • 孤注一掷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我们,这个,一次,所有,如果,时候,宰相,大臣

    公元1004年,北宋的统治者为宋真宗。契丹人大规模入侵北宋,朝廷上下一时间人心惶惶。新任宰相寇准力劝真宗带兵亲征,副宰相王钦若和另一个大臣陈尧叟却暗地里劝真宗逃跑。王钦若是江南人,主张迁都金陵(今江苏南京);陈尧叟是蜀人,劝真宗逃到成都去。宋真宗听了这两个大臣的意见后,犹豫不决,最后召见寇准,问他说

  • 迎刃而解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还是,吴国,自己,竹子,军队,司马,我们,只要

    杜预是魏晋之际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是曹魏尚书仆射杜畿之孙,幽州刺史杜恕之子。杜预学问广博,通晓历代兴亡成败之理,常道:“立德,我难以达到;立功立言,我有可能达到。”最初,其父与司马懿不和,结果被关在监牢中死去,杜预久久不能入仕。司马懿、司马师死后,司马昭承袭其父兄之位,杜预娶了司马昭之妹高陆公主

  • 肝脑涂地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陛下,不能,天下,刘邦,诸侯,洛阳,建都,汉高祖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齐人娄敬到陇西戍守边塞,路过洛阳。当时汉高祖刘邦刚刚平定了天下,正住在洛阳。娄敬进城后就去找同为齐人的虞将军,请求觐见皇帝。虞将军就进宫报告皇帝,汉高祖果然召见了他。刘邦问娄敬要谈什么事,娄敬说道:“陛下要建都洛阳,难道是要跟周朝比比谁更兴盛吗?”刘邦说:“是啊。”娄敬

  • 宠辱不惊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非常,这个,没有,评分,这位,官员,可谓,一个

    唐高宗时期,有个叫卢承庆的人,在朝廷担任考功员外郎的职务,负责对官吏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校评定。有一次,他给一个负责从运河运送粮食的官员打评语,因为这个官员曾在运粮时发生过一次事故,粮船也沉没了,损失了不少粮食,因此,卢承庆给他打了个“中下”的评分。卢承庆把评语拿给那个人看,那个人非常平静,一点抱怨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