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有关战争的成语故事和典故

有关战争的成语故事和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529 更新时间:2023/12/27 9:20:24

【破釜沉舟】公元前206年的巨鹿之战,当时项羽大败章邯。这场战争有两个意义:一是消灭了秦军主力,农民军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二是项羽由一个将军一跃成为联军统帅,战争开始由灭秦之战逐渐向楚汉战争转变。

【坚壁清野】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魏书·荀傕(yù)传》。

东汉末年,曹操在镇压黄巾军占领了兖(yǎn)州地区后,雄心勃勃地准备夺取徐州要地。

那时,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有个名叫荀傕的人,非常有才能,为避董卓之乱迁居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他看出袁绍不能成就大事,就投奔到曹操门下。曹操大喜,任命他为司马。从此,他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出谋划策,深得曹操的信任。

公元194年,徐州牧陶谦病死,死前将徐州让给了刘备。消息传来,曹操夺取徐州的心再也按捺不住了,忙着要出兵徐州。荀傕知道了曹操的想法,说道:“当年汉高祖保住关中,光武帝刘秀据有河内,他们都有一个巩固的根据地,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所以成了大业。如今将军不顾兖州而去攻打徐州,我方留守兖州的军队留多了,则不足以取得徐州;留少了,倘若吕布此时乘虚而入,又不足以守住兖州。最后,一定是弄得兖州尽失,徐州未取。”他还指出,“眼下正值麦收季节,听说徐州方面已组织人力,抢割城外的麦子运进城去。这说明他们已有了准备,一旦有风声传来,他们必然会加固防御工事,转移全部的物资,一切准备就绪迎击我们(原文为:‘今东方皆以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这样,你的兵马真的去了,城攻不下,什么东西也得不到手,不出十天,你的军队就会不战自溃。”

曹操听了荀傕的话,十分佩服,从此集中兵力,很快打败了吕布。后来,又打败了刘备,占据了徐州。

“坚壁清野”:坚壁,是加固城墙和堡垒;清野,是将野外的粮食、财物收藏起来。加固防御工事,把四野的居民和物资全部转移,叫敌人既打不进来,又抢不到一点东西,因而站不住脚。这是对付优势之敌的一种作战方法。

【揭竿而起】这个成语出自西汉贾谊的《过秦论》,讲的是秦末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事情。

公元前209年7月,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的地方官派出两名差官押着九百名贫民壮丁,到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去防守边疆。这两个差官又从壮丁里挑选出两个身强力壮的人作屯长,让他们再去管理其余的壮丁。这两个屯长一个叫陈胜(字涉),是个雇农;另一个叫吴广,是个贫农。他俩原来并不认识,现在碰在一起,共同的命运,很快就使他们成了好朋友。

陈胜、吴广一行往北拼命赶路,一点也不敢耽误。因为按照秦王朝的法令,误了日期,是要砍头的。可是,他们刚刚走了几天,才到大泽乡(今安徽宿县西南),正赶上下大雨,只好扎了营,待天晴再走。雨又偏偏下个不停,眼看日期是耽误了,陈胜同吴广商量,说:“咱们即便走,误了日期,也是死;逃,给官府抓住,也是个死。反正是个死,不如大家一起反了,推翻秦二世,为老百姓除害。”

吴广也是个有见识的人。他同意了陈胜的意见,并商定借着被秦二世害死的太子扶苏和深得群众拥戴的原楚国大将项燕(项羽的祖父)的名头,以号召天下,去攻打秦二世。

于是陈胜和吴广就带着几个心腹首先把那两个差官砍死,然后提着他们的头,向大家讲明了不起义造反就得白白地送死的道理。这几百人一下子都表示情愿豁出性命跟着陈胜、吴广一块儿干。大伙砍伐树木为兵器,高举竹竿为旗帜,对天起誓,同心协力,推倒秦二世,替楚将项燕报仇。大家还公推陈胜、吴广做首领,一下子就把大泽乡占领了。大泽乡的农民一听陈胜、吴广他们起来反抗秦朝的暴政,青年子弟都纷纷拿着锄头、铁耙、扁担、木棍来营里投军。

人们将“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简化成“揭竿而起”这个成语,比喻高举义旗,起来反抗。多泛指人民起义。

【朝秦暮楚】

拼音:zhāoqínmùchǔ

典故: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喻人反复无常。

出处:宋·晁补之《鸡肋集·北渚亭赋》:“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

例子:叹~,三载依刘。(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九出)

【围魏救赵】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齐国派田忌率军救赵。田忌乘魏国空虚而引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

【出奇制胜】战国时期,齐国将领田单用火牛阵出击燕军,使燕军大败。这就是孙子兵法势篇中“凡战者,以奇胜。”

【兵荒马乱】

bīnghuāngmǎluàn成语典故: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例句:此时四处兵荒马乱,朝秦暮楚,我勉强做了一部《旧唐书》,那里还有闲情逸志弄这笔墨。”(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来源:)

【兵戎相见】

bīngróngxiāngjiàn成语典故: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烽火连年】

fēnghuòliánnián成语典故: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

成语出处:元·戴良《九灵山房集·二四·登大牢山》:“那堪回首东南地,烽火连年警报闻。”

【穷兵黩武】

qióngbīngdúwǔ成语典故: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书·陆抗传》:“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雕瘁,寇不为衰,见我已大病矣。”

【枕戈寝甲】

zhěngēqǐnjiǎ成语典故:枕着戈、穿着铠甲睡。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

成语出处:《晋书·赫连勃勃载记》:“朕无拔乱之才,不能弘济兆庶,自枕戈寝甲,十有二年,而四海未同。遗寇尚炽。”

【祸结兵连】

huòjiébīnglián成语典故:结:相联;兵:战争;连:接连。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成语出处:《汉书·匈奴传》:“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余年。”例句:一去故乡音耗绝,祸结兵连,娇凤雏鸾没信传。(元·无名氏《梧桐雨》第一折)

【化干戈为玉帛】

huàgāngēwéiyùbó成语典故: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成语出处:《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龙血玄黄】

lóngxuěxuánhuáng成语典故: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

成语出处:《易·坤》:“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草木皆兵】

东晋时代,秦王苻坚控制了北部中国。公元383年,苻坚率领步兵、骑兵90万,攻打江南的晋朝。晋军大将谢石、谢玄领兵8万前去抵抗。苻坚得知晋军兵力不足,就想以多胜少,抓住机会,迅速出击。

谁料,苻坚的先锋部队25万在寿春一

标签: 成语典故战争两个他们徐州比喻出处

更多文章

  • 一开头的成语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如水,一人,一定,千金,之见,一片,一无所,一身

    一座皆惊一字之师一字一泪一字一板一字千金一字不苟一字褒贬一柱擎天一掷千金一纸空文一知半解一针一线一针见血一朝一夕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一张一弛一语中人一语破的一语道破一隅之见一应俱全一意孤行一以贯之一以当十一衣带水一叶知秋一言中的一言以蔽之一言一行一言兴邦一言为定一言堂一言难尽一言两语一言九鼎一言既出,

  • 断袖之癖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宠爱,一个,后人,醒来,不能,衣袖,从此,太子

    龙阳之癖即断袖之癖。出处:《汉书·董贤传》:“常与上卧起。尝昼寝,偏藉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西汉建平二年,有一天,汉哀帝下朝回宫,看到殿前站着一个人,正在传漏报时,哀帝随口问:“那不是舍人董贤吗?”那人忙叩头道:“正是小臣董贤。”董贤是御史董恭的儿子,在汉哀帝刘

  • 八个字的成语大全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成事,不入,毫厘,虎穴,不得,不可,千里,虎子

    安国之道,先戒为宝安危相易,祸福相生安于故俗,溺于旧闻鞍不离马,甲不离身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拔诸水火,登于衽席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白首如新,倾盖如故白头如新,倾盖如故百万买宅,千万买邻百不为多,一不为少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足之虫,断

  • 大逆不道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天下,杀死,挑战,刘邦,你我,项羽,汉军,自己

    【释义】原指犯上作乱、破坏封建秩序的言行。现用来形容罪大恶极。【出处】汉·班固《汉书·高帝纪》。楚汉相争,相遇于广武城,楚军与汉军摆开阵势,项羽跃马阵前喊话:“小儿刘邦,你我二人相争,天下黎民涂炭,吾心不忍,今天你我单独较量,作一了断,谁胜了,天下就是谁的,快来受死!”刘

  •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将军,建议,他们,东风,没有,周瑜,东吴,诸葛亮

    【释义】比喻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大江东去,两岸旌旗漫卷,鼓角争鸣,三方智者斗勇。孙权与曹操的大军隔江对峙,一场恶战在赤壁北岩附近拉开了帷幕。诸葛亮作为刘备的军事代表,应东吴之邀,参与以周瑜为总指挥的对曹军的联合作战部署。战前,交战双方互

  • 形容女子的成语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独立,金屋,小家碧玉,明眸,花容,野草,尤物,绝世

    步步莲花碧海青天白华之怨冰肌玉骨败柳残花冰清玉洁闭月羞花楚楚可怜初发芙蓉风信年华粉妆玉琢国色天香国色天姿姑射神人瓜字初分皓齿蛾眉皓齿明眸诲盗诲淫红粉青楼环肥燕瘦回眸一笑花容月貌蕙心兰质红颜薄命诲淫诲盗花颜月貌巾帼奇才巾帼须眉巾帼英雄巾帼丈夫惊鸿艳影及笄年华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静如处女,动如脱兔佳人才子

  • 上下其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俘虏,把手,然后,这个,介绍,一个,公子,于是

    楚襄王二十六年,楚国出兵侵略郑国。当时楚国国力强盛,弱小的郑国实在是没有能力抵抗。楚国的军队开到了郑国的城麇,郑国的将领皇颉奉命戍守此地。他见楚军远道而来,人困马疲,便率领军队出城偷袭,准备打楚军一个措手不及。但他没有想到的是,楚军将领穿封戌英勇善战,自己竟然不是他的对手。穿封戌带领楚军顽强抵抗。结

  • 人自为战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打开,韩信,他们,人人,河边,不能,没有,汉军

    【释义】将战士们置之死地,人人都主动拼死作战。也指人人能独立作战。【出处】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楚汉相争时,汉大将韩信有一次率领数十万人马,前去攻打依附于项羽的赵国。赵王和主将成安君陈余得知汉军来攻,在井陉集中二十万大军抵御,兵力大大超过汉军。部将李左车向陈余献

  • 士别三日 刮目相待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读书,不是,关羽,军事,朝廷,孙权,没有,所以

    三国时期,吴国有一位着名的大将军叫吕蒙。他带兵打仗非常勇敢,跟着孙权南征北战,为东吴的建国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这位英勇的战将自小没有读过书,所以,肚子里墨水很少,行事也比较粗鲁,又不怎么懂礼仪。所以,大家都称他为“吴下阿蒙”。有一天,吴主孙权把吕蒙请来,对他说:“如今你是朝廷既有名望又有权势的

  • 一笔勾销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范仲淹,改革,母亲,西夏,一个,上一,由于,名字

    北宋时期,有一个叫范仲淹的人,字希文,吴县(今苏州市)人。他出生于贫苦人家,两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谢氏为生活所迫,只得带着他改嫁到山东淄州长山县一户朱姓人家,从此范仲淹改名叫朱说。由于是母亲从范家带过来的,范仲淹在朱家所处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范仲淹勤学苦读,一有机会就向有学问的人请教。随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