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饱私囊

中饱私囊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723 更新时间:2023/12/20 22:54:46

赵简子,即赵鞅。春秋末年,他执掌晋国朝政大权后,勤政爱民,体谅百姓疾苦,希望能把国家治理得更好,但是他却不善于约束手下官员。

有一年,国家财政吃紧,赵简子派税官去征收赋税,这可是个大捞一把的好机会。临行前,税官还是假惺惺地问赵简子:“请您指示一下,这次收税的税率是多少?”赵简子回答道:“不轻不重最好。税收重了,国家富了,但老百姓穷了;税收轻了,老百姓富了,但国家穷了。你们如果没有私心,这件事就可以做得很好。”

这时,有个叫薄疑的人对赵简子说:“依我看,您的国家实际上是中饱。”

赵简子还以为簿疑说自已的国家很富呢,十分高兴,还故意问簿疑是什么意思。薄疑直截了当地说:“您的国家上面国库是空的,下面百姓是穷的,而中间那些贪官污吏都富了。”赵简子听了这话十分吃惊。后来,赵简子大力整顿吏治,礼下士,选贤任能,为赵氏立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求解驿站】指侵吞经手的钱财,使自己得利。中饱,从中得利。

【活学活用】贪官污吏,并不拿出救济款发放给受灾的老百姓,~。

【妙语点拨】藏富于民,一直是儒家理想治国的终极目标,所谓“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政府通过“让利”行为,一方面能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强民心凝聚力。赵简子虽然关心百姓疾苦,但他所言“不轻不重最好”却不是上上策。究竟谓轻?何谓重?赵简子并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量化标准,无形中为收税官中饱私囊提供了有利条件。这示我们,量化与监督是反腐倡廉的重要手段。

【成语接龙】中饱私囊→囊中取物→物美价廉→廉洁奉公→公私分明→明目胆→胆大包天→天诛地灭→灭绝人性→性命攸关→关怀备至→至高无上→上下一心→心平气→和和气气→气急败坏

标签: 国家老百姓最好税收没有何谓百姓十分

更多文章

  • 夸父逐日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族人,有的,地方,但是,大泽,地上,太阳

    远古时候,在北方荒野中有一座高耸入云的高山,在山林深处,生活着一群力大无穷的巨人。他们的首领耳朵上挂着两条金色的蛇,手里也抓着两条金蛇,他的名字叫夸父,因此这一群人就叫夸父族。夸父族人心地善良,勤劳勇敢,过着与世无争、逍遥自在的日子。有一年,天气非常热,火辣辣的太阳直射在大地上,树木都被晒焦了,河流

  • 冬至节的由来与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这天,百姓,人们,习俗,冬至,传说,这一,耳朵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

  • 尔虞我诈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大夫,楚国,如此,如果,我们,这样,没有,经过

    春秋中期,楚国在中原称霸,楚庄王根本不把邻近的小国放在眼里。有一次,他派大夫申舟出使齐国,指示他经过宋国的时候,不必要向它借路。申舟估计到这样一来,必定会触怒宋国,说不定因此而被杀死。但楚庄王坚持要他这样做,并向他保证,如果他被宋国杀死,自己将出兵讨伐宋国,为他报仇。申舟没有办法,只好将儿子申犀(x

  • 三阳开泰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吉祥,三阳,大开,古代,中国,开泰,人们,就是

    【出处】:《易·泰》:“泰,小往大来,吉亨。”《宋史·乐志》:“三阳交泰,日新惟良。”三阳开泰,汉族传统吉祥语和吉祥图案。《周易》称爻连的为阳卦,断的为阴爻,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夏;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常用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中国古代阳与羊同音,羊即为阳。“三

  • 大笔如椽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发言,时候,相同,文稿,有人,大笔,为了,司马

    东晋的文士王殉,从小才思敏捷,胆量很大,散文和诗赋都写得很好,二十岁时便被司马桓温聘为主簿。有一次,司马桓温为了试试王殉的胆量,在大司马府聚会议事的时候,故意骑一匹马,从后堂直冲大厅。幕僚们顿时惊慌失措,四处躲避,惟有王殉镇定自若,端坐不动。司马桓温感叹地说:“面对奔马而能稳坐的,将来一定是个黑头公

  • 不堪回首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朝,故国,生活,非常,李煜,后来,太祖,太宗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是为宋太祖。当时,周围还有好几个政权。为了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赵匡胤先后攻灭了南平、后蜀、南汉等国,接着又把攻击的目标对准南唐。这时统治南唐的是李后主李煜。此人在政治、军事上昏庸无能,但在文学艺术方面很有才能,诗词、音乐、书画等无所不能。他从小深宫里长大,骄奢萎靡,因此

  • 白面书生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知道,没有,文帝,书生,白面,读书人,大王,如何

    南北朝时期,有一个叫沈庆之的宋朝人。他字弘先,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镇)人,是当时着名的军事将领。沈庆之从小就非常会打仗,常常打胜仗回来,后来他被封为“建武将军”,专门负责防守边疆。有一天,文帝想要向北边扩展领土,沈庆之知道文帝这个想法后,便极力阻止文帝:“大王,这件事万万不可,您还记得以前几位将

  • 端午节的由来和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诗人,五日,纪念,龙舟,屈原,端午,图腾,端午节

    “端”是开始的意思。《风土记》里说:“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月有三个五日,头一个五日就是“端五”。农历的正月开始为寅月,按地支“子丑寅卯辰巳 午未申酉戌亥”顺序推算,第五个月正是“午月”。古人常把“五日”写成“午日”,所以,“端五”可以写成“端午”。到了唐代,因唐玄宗是八月五日生,为避 “五”字

  • 不可同日而语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国,秦国,那么,诸侯,没有,削弱,攻打,如果

    战国中后期,各诸侯之间战争不断,从而出现了“合纵”和“连横”的政治活动。弱国联合进攻强国,称为“合纵”;随着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称为“连横”。当时有个纵横家,名叫苏秦。他先到秦国游说秦惠王,结果没有成功。于是,他又到赵国游说。赵国的相国不喜欢苏秦,他又没有成功。后来到燕国,才得到一些资助。接着,他第

  • 赛龙舟的由来 端午节赛龙舟的活动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纪念,龙舟,龙头,屈原,举行,五月,每年,台湾

    赛龙舟的由来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久而久之,这就成为了中国的传统习俗之一。所以,每逢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