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楚国郢都是现在的哪里?是荆州还是寿县?

楚国郢都是现在的哪里?是荆州还是寿县?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01 更新时间:2024/1/3 0:19:11

郢都,战国时期的楚国的都城,但是要提起郢都在什么地方,大家相比应该是很陌生的,谁让楚国曾几次搬迁,且,楚人有将都城命名为郢的习惯,不管迁徙到什么地方国都都叫这个名字,以至于大家提起楚国的都城在什么地方其状态是一头雾水,那么,郢都到底在什么地方?楚国郢都是现在的哪里?是荆州还是寿县?带上问题现请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郢都到底在什么地方?

由于历史的原因,楚国的都邑曾几经迁徙,其所迁的都邑之多、迁都之频繁,是其他周初诸侯所难以比拟的。那么,大家知道楚国迁徙几次吗?是七次,楚一共换了7个都城,下面小编将为大家一一揭晓楚国迁徙的情况。

1、丹阳:熊绎始居于此,在今河南省淅川或湖北省枝江市。

2、郢都:楚文王(一说楚武王)自丹阳迁于此,在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故江陵)西北,今纪南城。

3、鄀都:楚昭王自郢迁于此,在今湖北省襄阳市宜城东南。

4、鄢都:楚惠王曾居于此,在今湖北省襄阳市宜城。

5、陈都:楚顷襄王二十年自郢迁于此,在今河南淮阳。

6、巨阳:楚考烈王十年迁于此,在今安徽省阜阳市北。

7、寿春:楚考烈王二十二年迁于此,在今安徽省寿县

那么,楚国郢都是现在的哪里?

正是因为楚国的几经迁徙,所以也就造成了人们对楚国的都城郢都这个地方变成其不知所云,且,据说大家对这个地方的争议也是蛮多的,但是,不管是其争议如何,楚国郢都这个地方一直是众说纷纭,所以也就造成了史家意见是不一致的。自杜注为湖北江陵北纪南城起,一直成为流行的说法,也为人们所普遍接受。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荆州古城北约5公里处。为什么楚国的都城郢都最后会被人们认定是荆州呢?为什么不是寿县?

楚国的都城是荆州的原因

关于春秋、战国时的郢都及秦汉时期的江陵城是否在荆州市,襄阳学着石泉明显没有实证,仅仅依靠宜城部分并不详细的楚墓的推断,缺乏依据。

相反,荆州凤凰山、松柏及张家山西汉初期出土文献都有明确记载,其中荆州凤凰山男尸随葬《吿地书》记载大意是:江陵丞转告地下丞,江陵县西里五夫遂少言(男尸),不幸于文帝十三年5月13日去世,望地下丞给予他在阳间的待遇;

无论是地点、时间点,还是丧葬风俗均明确江陵的位置,与襄阳方面的石泉的“秦汉时期江陵在宜城楚皇城”说法存在不同,这些文物与历代史书基本吻合,对于江陵城及前身郢都具有定位性的历史依据和权威价值。

无独有偶的是,张家山(汉初数学家张苍墓)汉墓出土《二年律令·轶律》、荆州松柏汉墓(墓主周偃,汉武帝时期)出土文献“南郡免赋薄”均没有“宜城”县,却有“宜成”县,而且南郡最近的县是江陵,南郡文书传到各县均是采取由近及远的县县相传阅,唯独江陵县是“另书以邮驿相传”。

秦汉时期,五里一邮,十里一亭,可见江陵与南郡仅一邮之程,而荆州境内有纪南城、郢城和荆州城,这三座城池均符合“邮距”。另外有松柏汉墓有“显陵”,而显陵是汉景帝皇子临江王刘阈於的陵寝,汉武帝时期故有其“守邑”,地理志则没有显陵的记载。出土文献比较真实一些,记载的内容也比较客观,一国之都和一县之地,若迁徙必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即便是被迫迁徙也会经过很长时间的衡量的,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没有记载,不相今人无风都能吹起三层浪。

标签: 迁徙荆州地方楚国时期记载江陵都城

更多文章

  • 涮羊肉起源于哪个朝代 涮羊肉由来的说法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朝代,起源,兔肉,涮羊肉,哪个,成吉思汗,羊肉,火锅

    涮羊肉的起源秋意渐凉,邀一群好友去吃一锅热腾腾的涮羊肉,可是十分舒坦的事情。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您有没有想过涮羊肉的由来呢?今天小编就告诉你涮羊肉起源于那个朝代,希望这样的美食典故可以为您和朋友在餐桌上提供一点谈资。涮羊肉起源于哪个朝代?元代据传元世祖忽必烈南下远征,在人困马乏的时候,吃水煮羊肉,感觉

  • 端午节由来与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源于,他们,屈原,端午节,五月,五日,纪念,传说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源于纪念屈原(附:屈原投江的故事)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

  • 三曹指的是谁?建安七子中的三曹是哪三个人?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章,更为,文人,第一,曹植,建安,影响,文学

    三曹指的是谁?“三曹”指汉魏间曹操(155-220)及其子曹丕(187-226)、曹植(192-232),他们既是建安时代政治的中枢,又是文坛的领袖,均以各自的特殊身份,吸引了一代文人,开创了一代文风。曹操是叱咤风云的乱世英雄,其诗极为本色。首先,是英雄本色,“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宋敖器之《诗评

  • 惊蛰的含义是什么?惊蛰的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名称,惊蛰,使用,进入,这是,二月,时间,日本

    “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冷惊蛰,暖春分”这都是形容惊蛰的古代谚语。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排在第三位。那么,惊蛰又是什么意思呢?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惊蛰的相关资料吧!惊蛰,古称“启蛰”,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3个节气。在3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45°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

  • 清明节为什么要吃青团 清明节吃青团有什么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回家,太平,农民,清明节,没有,习俗,东西,做成

    青团,汉族传统节日食品。吃青团主要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清明节,寒食节等节日。是一种用草头汁做成的绿色糕团,其做法是先将嫩艾、小棘姆草等放入大锅,加入石灰蒸烂,漂去石灰水,揉入糯米粉中,做成呈碧绿色的团子。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李秀成得力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上前帮忙,将陈太平化装

  • 三十六计有哪些?盘点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可以,敌人,不如,攻击,分散,军事,注释,自己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汉族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汉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第一计 瞒天过海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让天知道就过了大海。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原典】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

  • 明代度量衡到清代度量衡有什么新发展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制度,萌芽,度量衡,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商品经济,土地

    明代度量衡公元1368年,朱元璋率领农民军攻下元大都,建立明政权,逐步完成全国的统一。为了巩固政权,稳定民心,朱元璋推行休耕制度,让民众休养生息,垦荒屯田,发展封建经济。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南方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因素,但由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进一步强化,是资本主义萌芽因素受到种种限制

  • 不翼而飞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这是,出游,没有,叫做,如果,意见,自己,故事

    《管子·戒》:“不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无方而富者生也。”故事如下:齐桓公想就自己出游的事征求管仲的意见,便问道:“我这次出游,想要东起芝罘,南至琅邪。司马提出意见说,也要像先王的出游一样。这是什么意思呢?”管仲回答说:“先王的出游,春天外出,调查农事上经营有困难的,叫做&ls

  • 不可多得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什么,当时,一次,是不,非常,知道,碑文,鹦鹉

    东汉末年,有个名叫祢衡的着名文学家。他博学多才,善于论辩,写文章又快又好,只是相当自傲,好与人争斗。当时的名士孔融非常欣赏他,认为他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特地写了荐表,把他推荐给了汉献帝。在荐表中,孔融盛赞祢衡有惊人的才学和记忆力,只见过一次,就能背诵;只听到一次就能记住。像祢衡这样的奇才,是不可多

  • 八面威风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一面,这是,朱元璋,历史,渔夫,南京,大将军,明朝

    元朝末年,封建朝廷愈加腐败,民不聊生,各地农民纷纷举起义旗,反抗元朝的统治。这时皇觉寺和尚朱元璋亦投身农民起义军,起义军元帅郭子兴十分赏识朱元璋的才干,特将他提升为总兵官。朱元璋领兵攻下安徽和阳,准备乘胜进军集庆(今江苏南京)。在过年那天夜里,朱元璋与大将徐达一起窥察江南元兵守备情况。二人行至梁山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