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基诺族

基诺族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189 更新时间:2023/12/19 19:30:03

基诺族是中国的56个民族之一,1979年6月正式确认。“基诺”为自称,民国之前汉释其为“攸乐”,意为“尊敬舅舅的民族”,为支南地区特有民族,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20,899人,主要聚居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

基诺一称来自其主要聚集区“基诺山”,清地理志称此山为“攸乐山”故清档中多以攸乐人为其称谓。

民族意识上,他们以为自己是诸葛亮伐南中孟获的军人后人。

有关基诺人最早的记录为明末清初,因基诺山地区盛产普洱茶故在此时有大量汉地商人来往,并借此向推广了相并的农业生产式艺。

雍正七年,中央曾在此筑有砖城,屯兵500,但后因瘅气甚恶故而裁撤,此后该地区以土司制度,设有攸乐土司后因该地区的傣族土司用武力对合合并统治。民国时期设有保甲长但多以傣人为头目,故该地区有发生以基诺人为首的多民族暴动,后以车里县县长撤职查办,并免3年税赋收局。

基诺族

基诺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由于无文字,过去多靠刻竹木记事。

基诺族相信万物有灵,崇拜祖先,尊奉诸葛孔明

基诺族男女皆自小戴大耳环,耳环眼很大,认为耳环眼的大小,代表着勤劳与否。基诺族男子的裤子宽大,白色无领外衣;女子挽发高髻,头上戴三角形尖帽,身上背麻布袋,在白背心上刺有各种图案,外着无领长袖外衣,下穿黑色红边的合缝裙子。基诺族喜欢穿自织的带有蓝红黑色纹的土布。

基诺族服饰与图腾

图腾:太阳鼓

标签: 自己耳环人口人为民族该地主要黑色

更多文章

  • 匈奴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部落,单于,之子,匈奴,地区,公元前,中原,在位

    公元前三世纪左右,我国正处于战国末期,中原七国为争夺霸权苦斗不休,而一个强悍的游牧民族——匈奴却趁势在大漠南北悄然兴起。“匈奴”之名,最早见于《逸周书》、《山海经》等先秦典籍,但异名颇多。司马迁著《史记·匈奴列传》,详细追述了匈奴族早期的历史,始定名为匈奴。从此,这个居于我国北部边境、强悍善战的游牧

  • 东乡族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伊斯兰教,全家福,蒙古语,服饰,统治,这些,一部分,图腾

    东乡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自称为撒尔塔人。人口为51.4万人(2000年统计)。东乡族源于中亚撒尔塔人与蒙古人,信伊斯兰教,由六种色目人为主体发展出来。即回回、乃蛮、钦察、葛逻禄、甘土鲁、康里,这些中亚人成为签军,由赤老温统帅,留驻东乡。后来这些军人被组织入社(也与一部分汉人藏人混合),定居下

  • 西南古国—大理国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相国,在位,大理,云南,势力,蒙古,公元,诸侯

    白族古称“白蛮”,是古老的bo(打不出,“bo人悬棺”之bo)人民族和汉民族融合形成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集解》中说:“bo,羌之别种也。”在战国时期就融合了部分楚文化的bo人,在汉晋之世,中原政府迁徙了一部分汉人到“西南夷”屯垦,加上中原战乱中流落到西南的汉族士兵和平民,进一步与bo人融合形成

  • 鄂温克族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他们,地区,中国,使用,服饰,上衣,俄罗斯,蒙古

    鄂温克族是中国和俄罗斯的一个少数民族,蒙古国也有少量分布。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鄂温克族祖先是五至九世纪生活在大兴安岭深末怛室韦,另一说法是沃沮后人,元代称他们为林木中百姓,明代称额里克特人与野人女真,1753年有500个索伦兵派遣到塔城与伊宁。俄罗斯人在1606年遇到他们

  • 草原高歌—柔然篇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以后,北魏,突厥,世纪,进攻,开始,元年,武帝

    柔然在公元五世纪至六世纪中游牧于蒙古高原。他们辫发左衽,居穹庐毡帐,逐水草畜牧,无文字,以刻木记事。最盛时期,势力北到贝加尔湖畔,南抵阴山北麓,东北达大兴安岭,与地豆于族相接,东南与西拉木伦河流域的库莫奚及契丹为邻,西边远达准噶尔盆地和伊犁河流域,并曾进入塔里木盆地,服属于山南路南北两道诸国。柔然系

  •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形式,艺术,民族,鼓舞,文化,音乐,民间,少数民族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是整个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份。我国56个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均拥有本民族创造和传承下来的优秀而独特的音乐,表现出自身存在的价值。早在约五千年前,由黄河和长江等大河流域汇成的华夏音乐文化,便体现出多元起源和混合发展的态势,不断吸收周边少数民族音乐的精粹。同时,它又不断与

  • 吐蕃后继—古格篇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西藏,王国,壁画,拉达,阿里,国王,王朝,遗址

    西藏吐蕃王朝之后的600多年间,一个名为古格的王国雄踞西藏西部,弘扬佛教,抵御外侮,在历史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然而,300年前,古格王朝突然由盛而衰,瞬间消失于茫茫沙海。偌大的王国仅留下恢弘的遗址和遗物——各类殿堂房屋445座,洞窟879孔,碉楼58座,各类佛塔28座,塔墙1道,防卫墙10道,隧道或

  • 仫佬族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服饰,民族,影响,形成,一般,一个,道教,称之为

    仫佬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一个山地民族。他们自称“伶”、“谨”。壮族称之为“布谨”,汉族称之为“姆 佬”。“仫佬”一词在民族语言中,就是“母亲”的意思。仫佬族是由古代的“僚人”发展演变而来的,晋人常璩《华阳公志·南中志》中,即有关于“僚人”在云贵高原云岭山脉南沿一带活动的记载。唐宋以后,《岭外代答》、《

  • 塔吉克族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平原,信仰,高原,民族,自己,主要,分布,中国

    塔吉克民族分为平原塔吉克人和高原塔吉克人两部分。塔吉克共和国的主要民族为平原塔吉克人。塔吉克人也分布在阿富汗和中国新疆等地。塔吉克人大多说塔吉克语。中国的塔吉克族则为高原塔吉克人,主要说帕米尔语的方言。塔吉克族是一个古老民族,其族源可上溯到公元前分布于帕米尔东西操印欧语系东伊朗语族的塞种(高原塔吉克

  • 56个民族人口地理分布图/人口分布表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少数民族,增长,汉族,人口,地理,民族,全国人,增加

    人口地理分布图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长5.74%;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