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仫佬族

仫佬族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963 更新时间:2023/12/21 10:03:44

仫佬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一个山地民族。他们自称“伶”、“谨”。壮族称之为“布谨”,汉族称之为“姆 佬”。“仫佬”一词在民族语言中,就是“母亲”的意思。

仫佬族是由古代的“僚人”发展演变而来的,晋人璩《华阳志·南中志》中,即有关于“僚人”在云贵高原云岭山脉南沿一带活动的记载。唐以后,《岭外代答》、《溪蛮丛笑》等史籍中出现了“僚”、“伶”人们共同体的记述。《天河县志》、《大清一统志》说:“伶人又名僚,俗名姆佬”,可见仫佬与僚、伶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学术界一般认为,仫佬族是从僚、伶中分出来形成的。历史并未把仫佬族当成一个民族看待,1953年8月30日经过民族识别,仫佬族才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仫佬族形成单一民族,其时间大在宋代。

仫佬族

仫佬族使用仫佬语,大部分人兼通汉语。

仫佬族信仰多及佛道两教,受汉、壮等族影响很大。过去罗城仫佬族地区佛寺众多,规模宏大。例如在罗城县城附近有四寺院:“各贲寺”、

“开元寺”、 “双福寺”、“万广寺”。各贲寺开元寺每年都举行会期,仫佬族青年男妇聚唱歌,十分热闹。在一般群众的日常生活中,道教是具有重要影响的,每逢有人生病或自然灾害,都请道教的法师来求神攘鬼。道教之中,又分茅山教、梅山教两种。仫佬族做法事多请梅山教的法师。

仫佬族服饰六七十年前一直保持古代僚人的特点。如妇女上衣很短,仅及腰,袖背上全部绣上鳞状花纹。下穿无褶筒裙,脚上穿的是钩尖鞋。男多穿对襟衣,男女均以包头。仫佬族的衣服,一般尚深青色。

仫佬族服饰与图腾

图腾:锦鸡

标签: 服饰民族影响形成一般一个道教称之为

更多文章

  • 塔吉克族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平原,信仰,高原,民族,自己,主要,分布,中国

    塔吉克民族分为平原塔吉克人和高原塔吉克人两部分。塔吉克共和国的主要民族为平原塔吉克人。塔吉克人也分布在阿富汗和中国新疆等地。塔吉克人大多说塔吉克语。中国的塔吉克族则为高原塔吉克人,主要说帕米尔语的方言。塔吉克族是一个古老民族,其族源可上溯到公元前分布于帕米尔东西操印欧语系东伊朗语族的塞种(高原塔吉克

  • 56个民族人口地理分布图/人口分布表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少数民族,增长,汉族,人口,地理,民族,全国人,增加

    人口地理分布图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长5.74%;各少

  • 西南古国—南诏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世纪,云南省,吐蕃,势力,地区,发展,唐朝,洱海

    在公元7至9世纪,中国西南民族地区以洱海和滇池为中心出现了一个由彝族统治阶级建立的南诏国政权,②南诏国传世13代,③历经274年之久,它与吐蕃政权同为唐帝国版图内两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最强大的政权,基本上与唐帝国相始终南诏建国前,西南民族地区的政治局面错综复杂,各民族地方势力群雄争霸,4世纪初(东晋初

  • 西域明珠—楼兰篇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武帝,木雕,国王,匈奴,楼兰,古城,西域,发现

    楼兰国是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字,但它的立国与消亡,却始终是个迷。这个迷已经被埋入戈壁黄沙之中,人们只是依据汉代的历史知道其存在。楼兰王国最早的发现者是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1900年3月初,赫定探险队沿着干枯的孔雀河左河床来到罗布荒原,在穿越一处沙漠时才发现他们的铁铲不慎遗失在昨晚的宿营地中。赫定只得让

  • 怒族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世纪,发展,行政,服饰,民族,图腾,云南,公署

    怒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省,人口约为2.8万人(2000年)。怒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大都使用汉文。怒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方言之间差别很大,几乎不能通话。但由于与傈僳族长期共处,多数人会讲傈僳语。此外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县及西藏的察隅县也有少量怒族分布。怒族是该族的自称,另外还有“怒苏”、“

  • 西南古国—大长和国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公元,军阀,即位,大长,王朝,云南,家族,建立

    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内地军阀割据,政权更迭频繁。地处西南边疆的云南,也经历了一个地方政权更迭的动荡时代。直到大理国建立,云南才恢复平静。郑回归化南诏,成为南诏大姓贵族的重要人物,郑氏家族也便在南诏繁衍。到第九代南诏骠信隆舜时,距郑回人南诏已140余年,郑氏家族也传到了第七、八代。已经发展成为南诏的大

  • 金马鞍与鸡冠壶—契丹篇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赤峰市,出土,草原,契丹,贵族,具有,内蒙古

    契丹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有深远影响的少数民族。“契丹”本意为镔铁,表示坚固。由于契丹的名声远杨,国外有些民族至今仍然把中国称做“契丹”。契丹本属东胡族系,是鲜卑的一支,4世纪中从鲜卑族中分离出来,游牧于潢水(今内蒙古赤峰市境内的锡拉木伦河)。土河(今赤峰市境内的老哈河)一带。6世纪前期,契丹族尚处在部

  • 裕固族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信仰,自治县,他们,使用,河西,民族,服饰,称为

    裕固族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世代以畜牧业为主,现有人口1.37万人(2000年中国人口普查),分布于河西走廊的中部和祁连山北段,即主要集中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酒泉市肃州区黄泥堡裕固族乡,为甘肃省特有世居民族。裕固族与图瓦人是比较正宗与原始的突厥人。其先民源于鄂尔浑河流域,可追溯到公元

  • 草原狼纛—突厥篇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蒙古,死者,以及,突厥,战争,草原,唐朝,关系

    “突厥”一词,根据17世纪成书的《突厥语辞典》,意为“最成熟的兴旺之时”。突厥人属于中亚民族,其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文字为西方的阿拉米字母拼写。突厥人创造文字,开北方民族之先河,遗字散见于阴山和乌兰察布草原的岩画和蒙古国的碑刻上。突厥人原为柔然人的锻奴,有发达的冶铁技术,但以游牧经济为主。55

  • 白族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白色,云南,民族,历史,白族,大理,一个,曾经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少数民族。中国第15大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白族自称“白和”是中国西南边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少数民族,历史上是大理国人的后裔。隋朝时为爨族的一部分。史书上称为“僰人”、“白人”,明代以后称为“民家”。历史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