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削足适履的含义和故事

削足适履的含义和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646 更新时间:2023/12/21 6:06:00

春秋时期,有一次楚灵王亲自率领战车千乘,雄兵10万,征伐蔡国。这次出征非常顺利。楚灵王看大功告成,便派自己的弟弟弃疾留守蔡国,全权处理那里的军政要务,然后点齐10万大军继续推进,准备一举灭掉徐国。

楚灵王的这个弟弟弃疾,不但品质不端,而且野心极大,不甘心仅仅充当蔡国这个小小地方的首脑,常常为此而闷闷不乐。

弃疾手下有个叫朝吴的谋士,这个人非常工于心计。有一天,他试探道:“现在灵王率军出征在外,国内一定空虚,你不妨在此时引兵回国,杀掉灵王的儿子,另立新君,然后由你裁决朝政,将来当上国君还成什么问题吗!”

弃疾听了朝吴的话,引兵返楚国,杀死灵王的儿子,立哥哥的另一个儿子子午为国君。楚灵王在征讨途中闻知国内有变,儿子被弟弟杀死,顿时心寒,想想活在世上没有意思,就上吊自杀了。在国内的弃疾知道楚灵王死了,马上威逼子午自杀,自立为王,他就是臭名昭着的楚平王

另一个故事是:晋献公宠爱骊姬,对她的话真是言听计从。骊姬提出要将自己所生的幼子奚齐立为太子,晋献公满口答应,并将原来的太子,自己亲生的儿子申生杀害了。骊姬将这两件事做完了,但心中还是深感不踏实,因为晋献公还有重耳和夷吾两个儿子。此时,这两个儿子也都已经成人,骊姬觉得这对奚齐将来继承王位都是极大的威胁,便建议杀了重耳和夷吾兄弟俩,晋献公竟欣然同意。但他们的密谋被一位正直的大臣探听到,立即转告了重耳和夷吾,二人听说后,立即分头跑到国外避难去了。

《淮南子·说林训》的作者刘安评论这两件事说:“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意思是说,听信坏人的唆使,使父子、兄弟自相残杀,就好比是砍去脚指头去适应鞋的大小一样。这种做法是非常愚蠢的。

淮南子·说林训》

【求解驿站】鞋小脚大,把脚削去一块来适应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地迁就凑合,或不顾条件生搬硬套。

【活学活用】不考虑本国国情,照搬外国的做法,~,注定失败。

【妙语点拨】淮南王刘安认为“削足适履太愚蠢”,很多人也认为削足适履是一种不明智的行为。毕竟,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是痛苦的,也是生搬硬套的。然而,世界上可能没有为你量身打造的“履”完全适应你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这种情境下,你该如何抉择?是改变环境适应你,还是改变自己适应环境?事实证明,如果不懂得在关键时刻“削足”,我们可能终生都不会寻找到适合自己的那双“履”。

【近义】生搬硬套、杀头便冠

【反义】因地制宜、量体裁衣

标签: 适应灵王环境大小这个儿子国内自己

更多文章

  • 绕梁三日的含义,绕梁三日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人们,声音,美妙,动听,余音,歌声,三日,旅店

    战国时期,韩国有一个叫韩娥的女子来到齐国,因为一路饥饿,断粮已好几日了,于是在齐国临淄城西南门卖唱求食。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天以后,人们还听到她的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人们都说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韩娥投宿一家旅店,因为贫困,旅店的老板对韩

  • 南橘北枳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出使,楚王,羞辱,一个,我们,楚国,知道,齐国

    晏婴,字平仲,也称晏子,夷维(今山东高密)人,是春秋时期着名的政治家,曾经辅助齐灵公、庄公、景公。景公时为相,辅政长达四十余年,既是三朝元老,也是齐国一代名相。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但足智多谋,为官清廉,敢于犯颜直谏,匡正国君之谬;生性敏捷,能言善辩,奉命出使他国,临危不俱,从不让国家受辱。晏

  • 黄粱美梦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一个,短暂,欲望,枕头,人生,这样,自己,没有

    唐朝开元年间,有一位姓卢的读书人,人称卢生。这一年,卢生要进京考取功名,走到邯郸时天已到中午了。于是,他在邯郸北边找了一家客店,住下来歇歇脚。恰巧,道士吕翁也住在客店里。于是,卢生和吕翁就坐在一张席子上,说东道西地谈起来。卢生看看自己身上破旧的衣服,叹口气说:“我是一个读书人,本应当早早考取功名,做

  • 得陇望蜀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公孙,相当于,汉中,这个,全国,四川,领兵,攻下

    据《三国演义》记载:三国时期,汉中太守张鲁想自立为“汉宁王”。魏武王曹操知道后,气愤极了,于是领兵四十多万前去征讨。曹操手下谋士、名将不计其数,所以一路上过关斩将,非常顺利地打到了汉中。眼看着城池就要被攻下,但是城中将士万众一心,攻打了很长时间,仍没有成效。长史荀攸献计:“张鲁手下有一个贪官,名叫杨

  • 顾名思义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儿子,名字,你们,起名,可以,社会,自己,侄子

    在古代,大多数人尤其是当官的人和读书人既有“名”又有“字”,有些人除了“名”“字”之外还有“号”。所谓“名”,即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符号。“字”则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它与“名”互为表里,因而古人又称其为“表字”。从《礼记·檀弓上》一书中可以知道,在古代,“名”是一个人小的时候起的,主

  • 破釜沉舟的故事,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于是,渡过,所有,项羽,我们,诸侯,赵国,结果

    秦朝末期,秦始皇死后,他的小儿子胡亥即位。秦始皇称霸于诸侯列国,胡亥也想称霸于列国。为此,他刚刚登上王位,就派大将章邯率领大军首先打败了陈胜、吴广的起义队伍,然后北渡黄河前去攻打赵国。赵国不是秦国的对手,结果,赵军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并被秦军重重包围。于是,赵王就派使者前往楚国去请求援助。赵

  • 釜底游鱼的故事,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平息,十分,广陵,皇上,太守,朝廷,将军,暴乱

    东汉顺帝时,皇上无视宦官为恶,放任外戚专权。很多人无才无德,本来就是草包一个,只是因为能阿谀奉承,讨好皇帝,或是家里有漂亮的姑娘做了后妃贵人,便可以全家跟着享受富贵。皇上的身边,王侯结队,侍从成群。官吏则整天想的是巧取豪夺、中饱私囊。在朝廷的欺压盘剥下,百姓生活的艰难困苦就可想而知了。广陵人张婴,不

  • 哭竹生笋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竹笋,没有,一个,故事,儿子,起来,非常,母亲

    三国时期,在吴国有一个叫孟宗的人。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死了,家里失去了男丁,所以生活比较困苦。即使如此,他的母亲仍然想方设法让他念诗书,学礼仪,鼓励他结识一些读书人,以便将来出人头地。有一年,县试(在县内举行的考试)时,各地的考生都到孟宗居住的地方来参加考试。有些考生贫困,没有多余的钱财住客栈,孟母就

  • 逐鹿中原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我们,对象,皇帝,鹿死谁手,自己,没有,一番,中原

    东晋时期,十六国中后赵的开国皇帝名叫石勒。有一天,石勒设宴招待高丽的使臣,喝酒喝得快醉的时候,他大声地问臣子徐光道:“我比得上自古以来的哪一位君王?”徐光想了一会儿说:“您非凡的才智超过汉代的高祖,卓越的本领又赛过魏朝的始祖,从三皇五帝以来,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您,您恐怕是轩辕黄帝第二吧!”“人怎么能

  • 断织教子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孟子,这个,一个,母亲,学习,儿子,教育,地方

    战国时期,有一个很伟大的学问家孟子。他小时候,他的妈妈为了让他能接受到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现在我们就来说说孟子小时候的故事。他三岁时父亲就死了,孟子便与母亲相依为命。孟母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为给孟子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搬过三次家。起初,孟母为给孟子的父亲守墓,就居住在离墓地很近的地方,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