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破釜沉舟的故事,含义

破釜沉舟的故事,含义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646 更新时间:2024/1/3 1:00:10

秦朝末期,秦始皇死后,他的小儿子胡亥即位。

秦始皇称霸于诸侯列国,胡亥也想称霸于列国。为此,他刚刚登上王位,就派大将章邯率领大军首先打败了陈胜吴广的起义队伍,然后北渡黄河前去攻打赵国。赵国不是秦国的对手,结果,赵军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并被秦军重重包围。于是,赵王就派使者前往楚国去请求援助。

赵国的使者到楚国后,就直奔楚宫去见楚怀王,一五一十地哭诉起了秦将章邯攻打赵国的暴行……当时,项羽正好在场。项羽怒火中烧。他对楚怀王说道:“我们应当马上发兵救赵,我愿去跟章邯拼一个死活……”楚怀王于是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率军救援赵国。

谁知,宋义率领兵马到达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后,就安营扎寨,不再前进,一连四十六天一直按兵不动,不敢与秦军决战。对此项羽十分不满,于是要求进军决战,解困赵国。但宋义却希望秦赵两军交战后待秦军力竭之后再进攻。此时军中粮草缺乏,士卒困顿,而宋义仍旧饮酒自顾,项羽见此忍无可忍,进营帐杀了宋义,并声称他叛国反楚。于是将士们则拥项羽为上将军。项羽杀宋义的事,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杀了宋义之后,项羽就立即派他的手下将领英布等人带领两万人马要渡过漳河去打秦将章邯。听说楚军要渡河,章邯派司马欣董翳领兵去拦阻。他们哪里是英布等人的对手?一交锋就打了败仗,急忙后退。于是,英布等人就顺利地渡过了漳河,并牢固地占领了河的对岸。紧接着,项羽即率领所有的军队都渡过河去。

就在全军刚刚渡过河后,项羽便吩咐士兵,每人只许带上三天干粮,把所有做饭的釜(即锅)砸了,把所有渡河的舟沉在了河底,把兵营也毁了(“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他对将士们说:“成败在此一举。这次咱们打仗,只准进,不准退;三天里头必须将秦兵打败。我们要和敌人血战到底,不获全胜,誓不收兵!”

将士们看到锅砸了,船沉了,一点退路也没有了,因此,就都抱着死战到底的决心和秦军拚杀起来。结果,楚兵以一当十,喊声震天,锐不可当。经过九次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救了赵国。而前来增援的其他各路诸侯却都因胆怯,不敢近前。楚军的骁勇善战大大提高了项羽的声威,以至战胜后,项羽于辕门接见各路诸侯时,各诸侯皆不敢正眼看项羽。

后来,“皆沉船,破釜甑”演化为成语“破釜沉舟”,以比喻拼死一战,决心很大。

《史记·项羽本纪》

【求解驿站】砸碎锅子,凿沉船只。比喻战斗到底。釜,古代的一种锅;舟,船。

【活学活用】我们遇到关键性问题时,不能拖泥带水,需要拿出~的勇气,全力以赴。

【妙语点拨】公元前207年,秦将章邯派秦军主力围攻巨鹿,项羽率楚军前往营救,由于兵力相差悬殊,项羽引兵渡过漳水后,破釜沉舟,结果在无路可退的情况下,楚军以一当十,最终大破秦军,取得了巨鹿之战的胜利。其实,不论是行军打仗,还是学习或工作都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不断进取,坚定不移地向目标冲刺,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近义】背水一战

标签: 于是渡过所有项羽我们诸侯赵国结果

更多文章

  • 釜底游鱼的故事,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平息,十分,广陵,皇上,太守,朝廷,将军,暴乱

    东汉顺帝时,皇上无视宦官为恶,放任外戚专权。很多人无才无德,本来就是草包一个,只是因为能阿谀奉承,讨好皇帝,或是家里有漂亮的姑娘做了后妃贵人,便可以全家跟着享受富贵。皇上的身边,王侯结队,侍从成群。官吏则整天想的是巧取豪夺、中饱私囊。在朝廷的欺压盘剥下,百姓生活的艰难困苦就可想而知了。广陵人张婴,不

  • 哭竹生笋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竹笋,没有,一个,故事,儿子,起来,非常,母亲

    三国时期,在吴国有一个叫孟宗的人。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死了,家里失去了男丁,所以生活比较困苦。即使如此,他的母亲仍然想方设法让他念诗书,学礼仪,鼓励他结识一些读书人,以便将来出人头地。有一年,县试(在县内举行的考试)时,各地的考生都到孟宗居住的地方来参加考试。有些考生贫困,没有多余的钱财住客栈,孟母就

  • 逐鹿中原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我们,对象,皇帝,鹿死谁手,自己,没有,一番,中原

    东晋时期,十六国中后赵的开国皇帝名叫石勒。有一天,石勒设宴招待高丽的使臣,喝酒喝得快醉的时候,他大声地问臣子徐光道:“我比得上自古以来的哪一位君王?”徐光想了一会儿说:“您非凡的才智超过汉代的高祖,卓越的本领又赛过魏朝的始祖,从三皇五帝以来,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您,您恐怕是轩辕黄帝第二吧!”“人怎么能

  • 断织教子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孟子,这个,一个,母亲,学习,儿子,教育,地方

    战国时期,有一个很伟大的学问家孟子。他小时候,他的妈妈为了让他能接受到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现在我们就来说说孟子小时候的故事。他三岁时父亲就死了,孟子便与母亲相依为命。孟母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为给孟子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搬过三次家。起初,孟母为给孟子的父亲守墓,就居住在离墓地很近的地方,后来,

  • 闭门思过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之事,延寿,地方,自己,太守,结果,老百姓,部下

    西汉昭帝时,燕人韩延寿曾做过东郡(今山东郓城)的太守。他善于听取部下的劝告,积极采纳好的主意。他在东郡当官三年,号令严明,办案果断迅速,结果,社会风气大大好转,使东郡成为当时全国治理得最好的一个郡县。后来,韩延寿又当上了左冯翊(今陕西大荔)的太守。在任的前几年,他从不到地方巡视。有一次,有一个部下劝

  • 得过且过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变得,工作,什么,努力,不如,没有,不能,计划

    相传在山西五台山上,有一种形状像鸡的小鸟,名叫寒号虫(鸟)。古书上又称它为盍(hé)旦、曷旦或独春。它生着四只脚,两只肉翅,不能飞得很远。拉下来的粪像豆子一样的大,潮湿时气味臊恶,干燥以后变得黑而光润,就是医家所说的五灵脂。随着一年季节的变换,寒号虫的外貌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在烈日当空

  • 兄弟阋于墙 外御其侮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利益,诗经,两岸,维护,共同,中华民族,兄弟,同胞

    成语“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xiōngdìxìyúqiáng,wàiyùqíwǔ),用来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出处《诗经·小雅·棠棣》:“兄弟阋于墙

  • 偃旗息鼓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云,刘备,最后,安全,营地,时间,一面,结果

    在三国时期蜀汉的军事集团中,赵云是少有的智勇双全的将领,他凭着大智大勇,为刘备的蜀汉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大英雄。赵云品性谦逊,性情冷静,自从跟随刘备,千难万险,忠心不改。在蜀营中,赵云除了领军破敌,履行将军职责外,还担负着一个重要的职责:做刘备的亲随,负责保护刘备以及家小的安全。

  • 惩一警百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东海,后来,太守,市场,百姓,不敢,众人,作恶

    西汉时期,大臣霍光受汉武帝遗诏辅政,任大司马大将军,权势极重。霍光的原籍在平阳,他家的下人仰仗主子的势力,时常拿着凶器在市场上胡作非为,甚至强行抢掠财物。百姓敢怒而不敢言,地方官也不闻不问,任其作恶。后来,有个名叫尹翁归的人被任命为管理市场的官吏。尹翁归年轻时当过牢狱小吏,熟知刑法,他又爱好武艺,剑

  • 悬梁刺股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绳子,学习,大腿,清醒,故事,自己,读书,方法

    这个成语由两个故事组成,后人将这两个故事合成“悬梁刺股”一句成语,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东汉·班固《汉书》记载:“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这段话讲述的故事大概如下:东汉时候,有位着名的政治家叫孙敬。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独自一人关起门,从早到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