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洋兴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935
更新时间:2024/1/1 20:54:34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人们叫他河伯。河伯站在黄河岸上,望着滚滚的河水由西而来,又奔腾跳跃向东流去,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我就是最大的水神啊!”有人告诉他:“你的话不对,在黄河的东面有个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河伯说:“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过黄河吗?”那人说:“别说一条黄河,就是几条黄河的水流进北海,也装不满它。”河伯固执地说:“我没见过北海,我不信。”那人无可奈何,告诉他:“有机会你去看看北海,就明白我的话了。”
秋天到了,连日的暴雨使大量溪水都汇集到黄河里,黄河的水面顿时阔大起来,隔河望去,连对岸的牛马都分辨不出来了,十分壮观。这一下,河伯更得意了,以为天下最壮观的景色都在自己这里。他在自得之余,想起了有人跟他提起的北海,于是决定去那里看看。
河伯顺流东下,到了北海。河伯向东望去,见海水茫茫无际,大惊失色,不禁“望洋向若而叹”(若,海神):“俗话说:‘道理懂得多一点的人,便以为自己比谁都强。说的就是我啊!我如果不到你这里来看一看,那就糟糕了,我将永远被那些有学问、有见识的人讥笑。”
后来,人们就用“望洋兴叹”来比喻自己能力不够而感到惭愧甚至无可奈何。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外表,没有,这种,意外,秦国,不得,自己,实际上
春秋时期,晋献公死后,晋公子夷吾结束逃亡生活,回到晋国继承王位当上了国君。在夷吾的逃亡生涯中,曾经答应过秦穆公,若是有一天自己能够有机会回国当上国君,就把五座城镇割让给秦国,当作救命之恩。可是,当上国君之后的夷吾并没有实现诺言。后来秦国发生饥荒,晋惠公也没有伸出援手帮助秦国,秦穆公为此怀恨在心。后来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豪强,成都,之后,建立,天下,公孙,自己,统一
刘秀刚刚建立东汉王朝的时候,全国并未完全统一。各路豪强分别占据一方,国家仍是四分五裂。这些豪强之中势力最大的是在成都称王的公孙述。当时,另一个势力稍弱一点的豪强隗嚣(wěiáo)派部下马援前去拜访公孙述,想找一条政治上的出路。马援小时候就和公孙述认识,他想这次公孙述一定会热情地接待他。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喜欢,抄袭,自己,经验,别人,觉得,唐太宗,应该
唐朝时期,河北枣强县有一个叫张怀庆的武官,喜欢附庸风雅,文学水平却比较低。为了追求虚名,他常常弄虚作假,把别人的好诗句改头换面后说成是自己的“创作”。有一次,张怀庆看了李义府的诗后,觉得很好,就在每句诗前添了两个字,让原诗该头换脸,变成一首七绝充当自己的作品:“生情镂月成歌扇,出意裁云作舞衣。照镜自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一起,逃亡,敌人,三个,兄弟,儿子,取胜,自己
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时的宋国。宋国的司马华费遂有三个儿子,分别叫华驱、华多僚和华登。人说多子多福,可惜华费遂这仨儿子,净给他添乱了,因为他的三个儿子一向不团结。其中华多僚最爱挑事儿,偏偏宋国的国君元公最信任他,华多僚就使劲在元公跟前说自己两个兄弟的坏话。先是华登被迫逃亡到外地,后来华驱也被驱逐。华驱实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非常,自己,歌声,老师,现在,时候,差不多,学习
战国时候,秦国有个名叫薛谭的年轻人,他的嗓音不错,也非常热爱音乐。于是,他四处拜师,立志要成为一名出色的歌唱家。后来,他拜秦国著名的歌手秦青为师,经过一段刻苦的学习,他歌唱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薛谭觉得自己已经学得差不多了,可以出徒了,他就对秦青说:“老师,这些日子给你添麻烦了,现在我学得也不错了,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老虎,赶紧,没有,他们,一个,猎人,变成,和尚
唐穆宗长庆年间,传说有个处士马拯,听说衡山祝融峰上住着一个伏虎长老。他带了一个童仆,上山去拜访那位长老。他登上祝融峰,来到一座佛寺,看见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和尚。老和尚非常热情,坚决要马拯留下来吃饭,可是厨房里的油和盐刚巧用完了。马拯就叫童仆下山去买油盐。老和尚陪送他走出寺门。马拯独自一人站在寺边观赏山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观察,各种各样,比喻,季节,不同,十分,竹子,人们
北宋有个大画家叫文与可,他首创了画竹叶时以深墨为面,淡墨为背的写意墨竹,开创了墨竹画派,对后世的画坛影响深远。文与可画竹可是下了一番苦功的。为了画好竹子,他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记录竹子在不同季节的生长情况,一有灵感就铺纸研墨,把竹子的印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武帝,学习,原来,上书,开始,问题,个人,匈奴
西汉时,原来齐国临淄这个地方有个人,名叫主父偃。他早年曾学习纵横术,后为纵横术没什么用处了,便开始学习《周易》、《春秋》等儒家学说。大概因为半路出家,修养不够,所以受到当地儒生的排斥。汉武帝初年,主父偃听说大将军卫青爱惜人才,就长途跋涉,来到长安,拜见卫青将军。卫青很赏识主父偃的才华,多次向汉武帝举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没有,揭发,办法,发觉,他们,起义,无可奈何,统治者
西汉时期,统治者横征暴敛,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他们纷纷举行起义,自立旗号,攻打城池,夺取粮仓,释放死囚,杀官员,在乡里抢劫富豪,救济贫民,响应者不计其数。起义震惊了皇帝,他急忙派重兵前去镇压。然而,起义的队伍却越战越勇,有不可阻挡之势。皇帝只得调集了更多的军队,执行残酷的杀戮政策,一下子杀了一万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国君,时候,相关,自己,听说,总是,什么,对待
春秋时期,晋厉公执政时,为了防止王族公子互相争权,制造内乱,就把一部分王族公子派到国外。其中有一个叫姬周的被派到了周朝,为贵州单襄公做家臣。单襄公很欣赏姬周,就像对待贵宾一样地对待他。有人不解地问单襄公:“姬周还只是个孩子,你为什么这样器重他呢?”单襄公说:“别看姬周的年纪轻,日后却必成大器。我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