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百闻不如一见

百闻不如一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454 更新时间:2023/12/18 11:20:27

汉朝的时候,西边湟水一带,聚居着羌族人,称为西羌。自从汉武帝打败匈奴以后,西羌比较安定。汉宣帝时,朝廷派了官员渠安国去西羌视察。那里的一些部落请求朝廷放宽禁令,但问题没有解决,渠安国就回来了。

过了不久,西羌的一些部落联合起来渡过湟水,并派人与匈奴联系。渠安国带了一批人马再去西羌,结果被西羌打得大败。羌人侵入边界,攻城夺地,烧杀抢掠。宣帝召集群臣计议,询问谁愿意率兵前去抗击敌人。七十六岁的老将赵充国说:“我去最合适了。我曾在边界和羌人打过几十年的交道。”

宣帝见赵充国自告奋勇,担当这一重任,于是问赵充国:“将军估计一下西羌的情况,他们的实力如,该派去多少人马?”赵充国说:“百闻不如一见,军事上的事难以遥测,我愿先到金城(今兰州市西北)去,察看情况后才能提出作战方略。羌族虽说是人数较少的民族,但它背叛朝廷,是叛逆行为,注定会失败的,请陛下相信我能担当此任,你就不必担忧了。”宣帝听他这么一说,含笑答应了他的请求。

就这样,赵充国带领一队人马出发。队伍渡过黄河,遇到羌人的小股军队。赵充国下令冲击,一下子捉到不少俘虏。兵士们准备乘胜追击,赵充国阻拦说:“我军长途跋涉到此,不可远追。如果遭到敌兵伏击,就要吃大亏。”部下听了,都很佩服老将的见识。

赵充国观察了地形,又从俘虏口中得知敌人的内部情况,了解到敌军的兵力部署,然后制定出屯把守、整治边境、分化瓦解,团结大多数西羌人的策略,上奏皇帝。不久,朝廷就派兵平定了羌人的侵扰,安定了西北边疆。

赵充国说的“百闻不如一见”后来变为成语。当赵充国告老请退,皇帝赐予安车驷马,免官归第。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十二月赵充国病逝,享年八十六岁,谥号壮侯。

《汉书·赵充国传》

【求解驿站】听到人家说一百次,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指多听不如亲眼看到更可靠或印象更深刻。

【活学活用】早就听说斯德哥尔摩风景好,这次去,真是~,果然景色如画。

【妙语点拨】赵充国善于治军,行必有备,止必坚营,战必先谋,稳扎稳打。在平叛羌人入侵一事中,他坚决采取招抚与打击相结合、分化瓦解、集中打击顽固者的策略,能和平解决的,决不诉诸武力,这完全符合《孙子兵法》:“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再有,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凡事要像赵充国一样,调查研究后再下结论。谨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近义】耳闻不如目见

标签: 不如安国人马朝廷一些解决部落情况

更多文章

  • 必恭必敬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形容,诸侯,十分,恭敬,点燃,自己,没有,烽烟

    西周的最后一个国君是周幽王姬官涅。此人昏庸暴虐,政治腐败。公元前779年,褒国进献了一个姓姒(sì)的美女,叫褒姒。周幽王对她万般宠爱。褒姒一向不爱笑,幽王用音乐歌舞、美味佳肴都不能让她笑。有人献计点燃报警的烽火台,招来各路诸侯兵马,使他们上当,让褒姒笑一笑,幽王欣然同意。他带褒姒到行

  • 当局者迷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本子,问题,当局者迷,注解,整理,自己,看不,礼记

    唐朝的元澹,字行冲,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他曾撰写《魏典》三十篇,受到当时学者的推崇。有一次,大臣魏光上书唐玄宗,要求把唐初名相魏征整理修订过的《类礼》(即《礼记》)列为经书,也就是作为儒家的经典着作。玄宗当即同意,并命元澹等仔细校阅一下,再加上注解,以便行用。元澹就和国子博士范行恭、四门助教施敬本等

  • 白龙鱼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一个,后羿,百姓,故事,白龙,玉帝,什么,化为

    春秋时期,吴王过烦了宫中的生活,于是想穿上老百姓的衣服到民间去走一走,还想和他们一同饮酒。这决定可吓坏了满朝文武官员。若是吴王在出行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危险,谁能担当起这个责任?大夫伍子胥也认为一国之君混迹在百姓中间是很不妥当的。为了打消吴王微服出游的念头,他给吴王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传说,很久很久以前

  • 曲突徙薪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主人,发生,客人,火灾,如果,忠告,烟囱,提出

    古时候,有一户人家建了一栋房子,许多邻居和亲友都前来祝贺,人们纷纷称赞这房子造得好。主人听了十分高兴。但是有一位客人,却诚心诚意地向主人提出:“您家厨房里的烟囱是从灶膛上端笔直通上去的,这样,灶膛的火很容易飞出烟囱,落到房顶上引起火灾。您最好改一改,在灶膛与烟囱之间加一段弯曲的通道(即“曲突”,突:

  • 东窗事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不同,夫人,可是,道士,秦桧,王氏,罪名,陷害

    秦桧是南宋时臭名昭着的大奸臣。他老奸巨滑,心狠手辣,谁要是和他有不同意见,他就捏造一个罪名,轻则将其逮捕下狱,重则杀头处死。被他陷害的忠臣良将数不胜数。抗金英雄岳飞就是他用“莫须有”的罪名害死的。北宋末年逐渐衰落。北方的金兀术趁机向中原大举进攻,侵占了宋朝不少地盘。在这民族危难之际,岳飞率领岳家军对

  • 含有羊字的成语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老虎,丢失,一样,比喻,羔羊,没有,羊群,饥饿

    【舍策追羊】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丢失的羊。比喻发生错误以后,设法补救。【失马亡羊】泛指祸福得失。【素丝羔羊】指正直廉洁的官吏。【顺手牵羊】顺手把人家的羊牵走。比喻趁势将敌手捉住或乘机利用别人。现比喻乘机拿走别人的东西。【苏武牧羊】苏武:汉朝时人。苏武宁死不屈情愿牧羊也不投降匈奴。【鼠穴寻羊】比喻没有功

  • 纪昌学射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射箭,注视,只要,东西,练习,老师,学习,虱子

    一天,有个叫纪昌的人来拜飞卫为师,想跟着飞卫学射箭。飞卫收下纪昌作徒弟后,对纪昌学习射箭管得可真叫一个严啊!刚开始学射箭时,飞卫对纪昌说:“你是真的要跟我学射箭吗?要知道不下苦功夫是学不到真本领的。”纪昌说:“只要能学会射箭,我不怕吃苦,愿听老师指教。”于是,飞卫对纪昌说:“你要先学会注视目标不眨眼

  • 自相矛盾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这个,如何,锋利,前后,戳穿,坚固,什么,楚国

    楚国有一个卖兵器的人,他在集市上既卖盾又卖矛(古时候,矛和盾都是作战用的武器。矛用来刺杀敌人,盾则用来保护身体,以免被对方的矛刺中),为了让人家愿意买他的东西,使自己的商品尽快出手,他不惜夸大其辞、言过其实地高声炒卖。他首先举起了手中的盾,向着过往的行人大肆吹嘘:“列位看官,请瞧我手上的这块盾牌,这

  • 买椟还珠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然后,盒子,欣赏,一个,这个,包装盒,珍珠,楚国

    从前,一个楚国人,他有一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为了卖个好价钱,他动脑筋将珍珠好好包装了一下。他觉得有了高贵的包装,珍珠的“身份”也会升高不少。于是,这个楚国人找来名贵的木兰,又请来手艺高超的匠人,为珍珠做了一个盒子(即椟),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气四溢。然后,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细刻了许

  • 行尸走肉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也就,洛阳,没有,如果,尊师,老师,好学,读书

    任末,字叔本,蜀郡新繁(今属成都市新都县)人,东汉时期的学者和教育家。他自幼勤奋好学,年轻时与当时学者景鸾(字汉伯)等去都城洛阳游学。他通晓“五经”,对西汉齐郡人辕固生所传《诗经》特别有研究,在洛阳教授生徒达十余年,其一生事迹感人至深。任末十四岁时,由于没有固定的教师,常背着书箱不怕险阻到处求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