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得过且过

得过且过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646 更新时间:2023/12/27 7:58:41

传在山西五台山,有一种形状像鸡的鸟,名叫寒号虫(鸟)。古书上又称它为盍(hé)旦、曷旦或独春。它生四只脚,两只肉翅,不能得很远。拉下来的粪像豆一样的大,潮湿时气味臊恶,干燥以后变得黑而润,就是医家所说的五灵脂。

随着一年季节的变换,寒号虫的外貌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在烈日当空、绿树成荫的盛,它的周身满了五彩的羽,显得丰润华丽绚烂夺目。这时,寒号虫就会从林子里飞出来,在阳光下扑打着翅膀,得意地鸣叫:“凤凰不如我!凤凰不如我!”

可是,到了朔凛冽、雪花飘飞的寒冬,它便落尽了所有的羽毛,变得像只刚出壳的鸡雏,显出一副狼狈寒酸的丑相。这时,它再也不敢飞出林子,只能躲在树丛深处,有气无力地哀鸣:“得过且过,得过且过。”

元末明初的着名学者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记载下这则传说后,深有感慨地说:“当今世界上有些人,并无什么才学操守,一旦小有成就,便趾高气扬,认为天下再没有人超过自己了;等到稍为碰上一点挫折时,又上变得像只丧家之狗,俯首贴耳,摇尾乞怜。这种人比起寒号虫来,又有什么两样呢!”

《南村辍耕录》

【求解驿站】只要勉强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没有长远打算。也指工作敷衍了事,不负责任。得,能够;且,且。

【活学活用】领导告诫小华:“对待工作不能有~的思想,而应该积极进取,奋发图强。”

【妙语点拨】目光短浅的人,面对一点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对将来的一切都没有计划,他们只看现在,能偷懒就偷懒,能过得去就不努力。这种人一遇到挫折就会垂头丧气,消极悲观。记住,成功只属于勤奋努力者。为了将来的美,我们要对成败进行正确地分析,作个计划。

【近义】马马虎虎、苟且偷生、敷衍了事

【反义】力争上游、奋发有为

标签: 变得工作什么努力不如没有不能计划

更多文章

  • 兄弟阋于墙 外御其侮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利益,诗经,两岸,维护,共同,中华民族,兄弟,同胞

    成语“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xiōngdìxìyúqiáng,wàiyùqíwǔ),用来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出处《诗经·小雅·棠棣》:“兄弟阋于墙

  • 偃旗息鼓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云,刘备,最后,安全,营地,时间,一面,结果

    在三国时期蜀汉的军事集团中,赵云是少有的智勇双全的将领,他凭着大智大勇,为刘备的蜀汉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大英雄。赵云品性谦逊,性情冷静,自从跟随刘备,千难万险,忠心不改。在蜀营中,赵云除了领军破敌,履行将军职责外,还担负着一个重要的职责:做刘备的亲随,负责保护刘备以及家小的安全。

  • 惩一警百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东海,后来,太守,市场,百姓,不敢,众人,作恶

    西汉时期,大臣霍光受汉武帝遗诏辅政,任大司马大将军,权势极重。霍光的原籍在平阳,他家的下人仰仗主子的势力,时常拿着凶器在市场上胡作非为,甚至强行抢掠财物。百姓敢怒而不敢言,地方官也不闻不问,任其作恶。后来,有个名叫尹翁归的人被任命为管理市场的官吏。尹翁归年轻时当过牢狱小吏,熟知刑法,他又爱好武艺,剑

  • 悬梁刺股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绳子,学习,大腿,清醒,故事,自己,读书,方法

    这个成语由两个故事组成,后人将这两个故事合成“悬梁刺股”一句成语,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东汉·班固《汉书》记载:“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这段话讲述的故事大概如下:东汉时候,有位着名的政治家叫孙敬。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独自一人关起门,从早到晚不

  • 管中窥豹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一斑,豹子,对象,事物,大象,看到,身上,管中窥豹

    史料记载:“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摴蒲,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此段文字中的王子敬即王献之,东晋着名书法家王羲之的末子,聪明伶俐。长大后他也成为了一位着名的书法家,与父亲并称“二王”。有一天,他父亲的几个学生在玩打牌。

  • 望门投止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当时,他们,党人,逮捕,下令,官府,皇帝,朝廷

    张俭是东汉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人,出身名门望族,祖上是楚汉时代曾和刘邦并列诸侯的赵王张耳,他以操行高洁闻名当世。张俭曾做过山阳东部督邮,深受汉桓帝宠信的中常侍侯览,家乡就在山阳郡。侯览是当时权势很大的宦官,他不但横行朝廷,而且称霸乡里。侯览先后夺占民宅三百余所,良田一百多顷。他自己建造住宅十几

  • 梁上君子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君子,知道,努力,东西,小偷,大家,我们,一个

    东汉时期,有一个名叫陈寔(shí)的人。每次别人遇到什么纷争的时候,都会请陈寔出来主持公道,因为大家都知道陈寔是一个忠厚、诚恳的大好人,每个人都很喜欢他,听他的话!有一年,陈寔的家乡闹饥荒,迫于生计,有的人就到别的地方去谋生了,也有的人因为无以为生,变成了小偷,专门去偷别人的东西。一天

  • 楚弓楚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孔子,随从,野兽,人员,自己,丢失,寻找,一个

    据《说苑·至公》记载:“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孔子世家·好生》:“楚人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这段话主要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期,楚共王有一张宝贵的“乌号之弓”。据传说这把弓是黄帝遗留下来的,

  • 断章取义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自己,商量,哥哥,告诉,齐国,杀灭,断章取义,卫士

    春秋后期,齐国的大夫崔杼和庆封合伙杀死了齐庄公,立庄公的异母弟杵臼为国君,史称齐景公。崔杼和庆封功分右相和左相。庄公有两个忠诚的卫士,一个叫卢蒲癸,一个叫王何。他们在庄公遇害后逃到国外去。卢蒲癸在出逃前恳切地嘱托弟弟卢蒲敝:“你要千方百计取得崔杼和庆封的信任,在适当时候使我回国,为庄公报仇。”卢蒲敝

  • 得心应手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音乐,制作,不是,不能,一点,感受,故事,心里

    《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这段文字说得是师文学艺的故事。相传古代,有个叫做师襄的乐师。他弹琴的时候,鸟儿会随着乐声而舞,鱼儿跃出水面倾听。郑国的师文听说后,就去拜师襄为师学琴。师文学了三年,柱指钧弦,却弹不出一首完整的曲子。师襄无奈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