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襄公(?—公元前766年),秦庄公次子赵,春秋时期第一个被正式列为诸侯的君主,在位时间为公元前778年至公元前766年。
公元前778年,秦庄公死,秦襄公即位。当时秦国国力衰弱,第戎陷入困境。秦襄公登基之初,为了分化容人,把妹妹缪密嫁给了容仁凤。
公元前776年,秦襄公迁都昌邑(今陕西陇县),东进。
公元前771年,沈侯联同权荣攻濠江,在骊山下杀了,带兵救了周。周平迁到东方,秦襄公派军队护送他去封诸侯。
东移后,把皇室无法控制的岐山以西的土地给了秦。从此,秦国成为西周的诸侯国,为日后秦国的强大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766年,秦襄公战死,葬在家乡西陲(甘肃礼县大堡子山),儿子秦文公继位。
家庭成员
祖父:秦钟
父亲:秦庄公。
哥哥:师付
妹子:苗蜜
儿子:秦文公。
角色的生活
1.发展国力
秦庄公四十四年(公元前778年),秦庄公死,秦襄公即位。当时荣帝的势力还是很强大的,直接威胁到了秦国的根基。
另一方面,秦国只是一个“大夫”,只有努力工作的义务,并没有赢得周王室的信任。秦襄公深知秦人生活在夹缝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灭顶之灾。
秦襄公审时度势,在秦襄公元年(公元前777年),把妹妹木伯嫁给了西戎风王。秦襄公的决定显示了他敏锐的判断力和战略眼光。
秦襄公二年(公元前776年),秦襄公迁都胡艺(今陕西省陇县东南)。同年,士兵大规模围攻狗丘,父亲率军顽强抵抗,不幸破城被俘。
由于秦襄公与西戎关系密切,而且根据胡艺的战略位置,任荣没有惩罚父亲,而是在一年后将他送回了阿沁,双方一度相处融洽。
秦襄公做了两个重要的决定,即娶他的妹妹和迁都。一方面,秦人加强了与周王室的关系,得到了更可靠的支持;另一方面,东进占领了胡艺的沃土,可以大力发展生产,加强军事装备,从而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作为附庸
周幽王死后,秦襄公面临着要么追随周谢王,要么支持周平王的选择。秦襄公利用了周王室的传统威望,而不是局限于秦与周幽王和纪伯之间的旧关系。尤其是在周幽王死后,他没有必要对皇室正统代表周平王抱有敌意。
于是在周代,秦襄公为了躲避犬戎之灾,在都城迁至洛邑时,派兵护送周平王。周平王封秦襄公为诸侯,封他祁山以西之地。他还说:“狗戎狠毒无情,掠夺我们的富田。只要秦国能攻下西戎,赶走西戎,就能占领那些土地。”
周平王和秦襄公发誓要给他一个头衔。此时开始建立诸侯国,享有与齐、金、郑等国同等的地位,并不得不与山东诸侯国互派使节,互相访问。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秦襄公非常高兴,他举行了一个庆祝秦国正式建国的仪式,并赠送了三个头:一匹小马、一头牛和一只山羊。
3、伐戎而亡。
虽然秦人在关中地区获得了自由发展的机会,但建国之初,秦襄公仍然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周平王赐给秦国的土地实际上覆盖着戎族和氐族。秦国要想生存,就必须与戎、狄进行长期斗争,不断壮大自己,扩大疆域。
最初几年的斗争以秦国的失败而告终。秦襄公看着土地被授予他,但他不能得到它。他很不甘心,于是年复一年地攻击容和狄。秦襄公曾带兵到自己的封地岐山,但未能站稳脚跟,只好返回家乡“西陲”。
秦襄公十二年(公元前766年),秦襄公讨伐西戎,打到岐山时猝死。他的儿子秦文公继承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