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刘备发兵救关羽,关羽就不会被杀。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来看看如果刘备发兵救关羽会怎么样。
关羽在麦城被荆州击败,却被孙权活捉,最后斩首。世人一直认为,如果刘备出兵救关羽,关羽就不会被杀。刘备拒绝出兵救关羽是事实还是另有原因?是刘备故意不发兵,还是他认为远水救不了近火,还是诸葛亮故意劝说刘备不要发兵救关羽?还是关羽不出兵就能化险为夷?让我们慢慢分析这一系列的疑点。
为什么不出兵救关羽会牵扯到诸葛亮?在蜀汉的发展规划中,关羽失荆州成了硬伤,使得诸葛亮长期的立国之策成了问题,复兴汉朝的伟大理想也毁于一旦,因为自从关羽失荆州被杀后,蜀国逐渐衰落。更多的人认为诸葛亮在不出兵救关羽上起着带头作用。如果诸葛亮铁了心要救关羽,也不是没有机会,但不能丢了西瓜捡了芝麻。更重要的是,有人说关羽得罪了孙权,破坏了联合抗曹的可持续发展,诸葛亮要拿刀杀人。但这些都是后人对此的不完全分析。真相是什么?在是否出兵的问题上,我们做了几个分析。
先是建安二十四年初,将军夏在定军山被黄忠斩首。曹操失去这个将军后,士气大减。后来曹操亲自领兵在汉中与刘备交战,前后打了五个月。刘备和曹操都累了,最后刘备赢了。正在这时,关羽从荆州发兵攻打襄阳,获胜后直指樊城。诸葛亮的战略目标非常明显。他要前后夹击曹操,使曹曹参自始至终不能呼应,并在他的前后寻找机会击败曹操。
第二,关羽从年中出兵到年底战败被杀,用了半年时间。即使路途遥远,刘备也早就有足够的时间出兵救援关羽,只是刘备拒绝出兵救援可能另有原因。年前到年中,汉中发生了一场与曹操的激战。人们被困和疲惫,食物和草也需要补给,武器得到修理,阿谀奉承得到供应或替换,伤员得到休养。因此,显然不可能在7月中旬左右派兵增援关羽,也就不可能在刚刚结束的汉中之战后立即支援关羽。
第三,关羽在紫禁城与庞德交战时,曹骏被洪水淹死,在紫禁城投降,庞德被关羽斩首。关羽也投降了曹军队三万多人。此时樊城的军事实力被大大削弱,无法更加顽强地抵抗关羽。基本上不可能和关羽抗衡。所以这个时候刘备和本都不需要下大力气出兵增援关羽。自从于禁被关羽打败后,刘备正准备另一个计划。当关羽代取樊城,剑指许都时,曹操势必会派出大量军队抵抗关羽。此时刘备从汉中派兵偷袭曹操,使曹操腹背受敌。
而且曹操在短时间内调集了全国各地的大量军队进行抵抗,整体兵力会比平时低很多,士气也不会那么高昂。再加上年前曹操一路溃败,军心不稳,士气不足。如果此时刘备再攻长安,两面夹击曹操,可以说可以拿下曹操,大汉可以收复失地。
第四,人不如天。就在刘备准备等关羽拿下樊城的时候,曹仁利用樊城天时地利人和,剩下的兵不多,把关羽关了三个月。关羽没能建功立业,但他没有退缩。而且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曹仁与关羽的英勇战斗,使得曹操军队士气低落,刘备不敢全力以赴进攻曹。
如果刘备这个时候出兵增援关羽,那就算援军到了也是很累的,他不可能马上开战。如果派出的援军数量少,就不行。如果多派援军,汉中兵力不足,会削弱威胁曹操的汉中军力。那么曹操也不会害怕,反而会在短时间内大量派兵增援樊城,使得刘备的援军毫无优势。所以刘备出兵增援关羽也就变得多余了。
第五,年底,刘备和诸葛亮也在意料之外。关羽粗心大意,执意拿下樊城,而忽略了对荆州和南郡的防守,一夜之间被吕蒙占领。最重要的是,关羽的部下开始违抗命令,并被逐一击破,迫使关羽被吕蒙活捉。变化如此之快,诸葛亮此时救援关羽已经没有用了。
所以不是刘备不想出兵,而是不到万不得已不需要出兵。所以关羽樊城之败,不是刘备不出兵的问题。那么主要问题是什么呢?
第六,主要原因应该是这些人用人不当,关羽在关键时刻没有压住手下,自己的威望不足以为他效力。因此,在困境中,连潘卓、糜芳、石人,乃至百姓和士兵都背叛了他。因为连续的胜利,我狂妄自大然后不知进退。如果范长期不能进攻,撤退后再找机会杀了他,情况也不会如此糟糕,他最终也不会被杀。更糟糕的是,他们得罪了孙权,轻视了吴栋将军卢循。此外,整个团队是傲慢,自满和粗心,最后他们成功地攻击了吕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