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史记》中有很多神话故事,那么《史记》是否值得相信?

《史记》中有很多神话故事,那么《史记》是否值得相信?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43 更新时间:2024/2/16 4:13:29

《史记》,一直以来都被当作是研究汉武帝之前的时期的重要的史学资料,而且作者司马迁的事迹更是为人所熟知,为了能够写完史记,司马迁遭受宫刑也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最终完成了这部流传后世的经典之作。不过现在很多人确认为,《史记》当中记载了很多的神话故事,这一点与史实自然是不相符的,那么《史记》到底是否值得相信呢?

翻开旧报,发现《大家文摘》有篇转载的短文,说“《史记》算不上严谨的史书,充斥了神话、鬼话、传闻和小说家言”。并告诫读者在学习历史时要“相信科学、理性”,不必“迷信古代的权威”。

此话从何处说起呢?读了文章方才明白。原来文章的作者可能早就准确地知道秦始皇是庄襄王子楚的亲生儿子。然而《史记》与其相忤。另外有位名牌大学的历史学教授在电视讲座上讲吕不韦时坚称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也与其相忤,从而惹恼了作者,因而作者便很有霸气地批评《史记》治史不严,批评教授“缺乏常识”。

我忽然想起了几十年前有人撰文论证杨贵妃入宫前是不是处女的问题。那时大家都说无聊,不料今又有人煞费苦心地论证秦始皇是谁的亲生儿子,二者何其相似!

秦始皇到底是谁的亲生儿子?我认为司马迁不知道,文章的作者不知道,子楚和吕不韦皆不知道,只有秦始皇的母亲最清楚,可惜她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就目前条件而论,要想解开这个迷团是不可能了。用谁都解不开的迷作证,去推翻别人的猜想,不仅不是科学、理性,而纯属自欺欺人的无稽之谈。

吕不韦和赵姬相好一事,距司马迁时代已有一百多年了。司马迁根据当时流行的说法写进《史记》是可有可无的,不必当真。无论秦始皇是谁的亲生儿子,均不影响秦朝的历史真实和对他历史功过的评价。

历史研究不是编演闹剧,是运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通过对重大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入研究,从中总结出有历史价值的东西,用以推动社会的发展,为改革开放,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才是正理。对某些根本无法搞清楚的枝节性历史疑点,应当粗放、存疑,允许别人用自己的观点评说和解释,不必曲意苛求,更不必钻牛角尖似地争执。

文章说《史记》不严谨,充斥了神话、传闻。众所周知,不论是中国的古代史书,还是外国的古代史书,在叙述世界和民族的起源时无不夹杂些神话故事。神话不是历史真实,这是最起码的常识。它是由于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无法解释诸多自然现象和社会矛盾的变化,是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拟人化的产物。各民族有各民族的神话。神话对民族的凝聚力,对世界文明的发生与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助推作用。

司马迁不是具有现代知识的史学家。他相信契的母亲简狄见玄鸟堕其卵,取而吞之,因孕生契,周后稷之母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悦践之,居期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牛马不践,弃之冰上,飞鸟以翼覆荐之之类的神话故事。他将这种神话写入《史记》无可厚非,不要苛求古人。

《史记》中的少量神化,客观上有积极意义。一方面是使我们了解了古人的思想方法、精神面貌,另一方面也为我们保留下来一批珍贵的文化财富。

至于历史传说,那是在文字发明以前,人们对重要人物和事件以口授的形式,世代相传的史料。这些史料有真、有失真,也可能有假。例如有没有炎黄二帝?有没有涿鹿之战?有没有舜?有没有大禹治水等等,司马迁也不了解。为了给这些传说史料更大的可靠性,他一生有几次大的实地采访。司马迁浮沅湘、窥九嶷,调查了舜南巡的传说;登庐山,上会稽,探禹穴,考察了大禹治水的史料。由此看来,司马迁对传说史料是相当严谨的。

尽管没有确凿的实物证据,司马迁仍将上古的传说历史写进《史记》是正确的。不然,中国的古代史只能从公元前481年共和行政开始,因为从此才有了比较准确的文字历史。

司马氏世典周史。司马迁在汉武帝时接替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作为史官,他定有机会阅读到石室金匮之书和诸多先秦典藉。毫无疑问,他对先秦历史比起我们来有绝对的发言权。《史记》是司马迁参考了《春秋》、《国语》、《世本》、《战国策》和各诸侯国史料及实地采访的基础上尽毕生精力完成的。其史学价值早被历代史家公认。二千多年后的我们,没有必要以今人的思维方式曲意苛求。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史记》不可能没有瑕疵。诸如秦始皇到底是谁的亲生儿子之类的点点瑕疵,如同乌鸦遮不住太阳一样,并不能掩盖《史记》崇高的史学地位。

感谢司马迁治史严谨,比较全面地记录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否则,公元前481年以前的中国,将是一片不可知的洪荒。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饮啖兼人什么意思?饮啖兼人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典韦是曹操的头号保镖,据说典韦本人就是一位壮汉,饭量都是普通人的三倍左右。有一次曹操赐给典韦美酒,几口就被典韦一饮而尽了,典韦嗜酒如命,曹操也觉得他为人非常好爽。典韦非常忠于曹操,把一个保镖的职责发挥到了极致,典韦死后曹操也是痛哭流涕,为典韦感到惋惜。这次向大家介绍的成语“饮啖兼人&rd

  • 脏污狼藉什么意思?脏污狼藉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曹操年轻的时候,还是非常有担当和抱负的,在担任济南相一职时就大举治理了当时的贪污情况。可以说早年的曹操几乎是把所有经历都放在了工作上,虽然还没成为一名枭雄级别的人物,但早期积累的经验也为他日后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脏污狼藉”就和曹操有关,讲述的就是他而立之

  • 中国人杀生为什么要选择放血,源于祭祀神灵的古老传统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中国人杀生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一种现象的,话说我们在杀生的时候好像都会选择先放血的,那么有的人要说了这是为什么啊?其实有的人说了这是为了吃了毛血旺啊,但是我们仔细的分析的话会发现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样的现象其实是有很大的原因的,而且还是有古老的起源的,那么到底怎么说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

  • 如何评价白行简的《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这篇文章相比很多人都应该知道的吧,真的是经典啊,那么有的人也要问了,这篇文章的争议很大,那么到底是一些什么情况呢?我们都是怎么看待这篇文章的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一起跟随小编来揭秘分析看看吧!“行九浅而一深,待十侯而方毕”,有着这样的内容,估计大多数人

  • 上善若水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上善若水”其实知道这句话的人很多,而且这句话也还是挺有意思的,因为用的人也多,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句话看似简单,但是其实真正的理解的话好像这句话也不简单大家都理解的,那么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跟随小编继续揭秘分析看看吧!“上善若水”,语出自《老

  • 步罡踏斗什么意思?步罡踏斗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魏延在蜀汉的位置一直比较尴尬,自己一心为蜀,但却吃力不讨好,最后还被诸葛亮披上了一个反骨罪。不过魏延的确好像比较克制诸葛亮,诸葛亮当年在摆七星灯续命时,就是因为鲁莽的魏延把主灯给踢翻了,导致诸葛亮续命失败,有可能借此怀恨在心。不过诸葛亮既然要完成续命这么重要的事情,为什么不提前打好招呼呢?这次要为大

  • 大言欺人什么意思?大言欺人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吴蜀之所以会联合起来共同抗曹,就是当年诸葛亮渡江来到东吴舌战群儒说服孙权的结果。如果诸葛亮没能顶住那次压力,可能后面也就不会出现同盟的情况,整个三国的历史说不定都会被改写。诸葛亮出行也是做好了完全的准备,所以才能让自己占据上风。这次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大言欺人”,就出自诸葛亮舌

  • 引咎责躬什么意思?引咎责躬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诸葛亮因为北伐战绩胜少败多,一直饱受后人对他的军事能力的质疑。其实诸葛亮也从来没回避过这些事情,在第一次北伐失利后,诸葛亮就已经认识到了失败是因为自己战略部署的原因,算是把责任都揽到了自己身上。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引咎责躬”就和诸葛亮有关,诸葛亮是一位有自知之明的军师,而

  • 大惊失色什么意思?大惊失色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汉献帝在位时,也不是一点反抗的想法都没有,曾经联合董承准备暗杀曹操。只是最后暗杀失败,还让曹操就此彻底清查朝中百官,把很多反对他的人都给除掉了。曹操还杀了董承还有董贵人,其实董贵人并不是董承的妹妹,而是他的女儿,当时曹操用董贵人威胁董承要他说出同谋,但董承并没有出卖自己人,导致自己和女儿双双被杀。这

  • 道家学派与道教有什么区别?道家和道教为什么不一样?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道家”或者“道教”,或许很多人都会把它们混为一谈,毕竟好像都是一些让人不太能看得懂听得明白的东西。实际上,“道”的思想对于后世产生的影响也是非常深刻的,甚至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本人还是孔子的老师。不过,有道的道家和道教,虽然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