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神情恍惚什么意思?神情恍惚典故介绍

神情恍惚什么意思?神情恍惚典故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167 更新时间:2023/12/9 13:53:37

刘璋曾邀请刘备入蜀,一起对抗张鲁。但刘备起先还有些许顾虑,但在庞统力劝下答应率兵入蜀。此后的结果大家应该也不陌生,刘备和刘璋反目,最后刘备击败刘璋就此占领益州。实际上刘璋会力邀刘备也是张松的提议,而张松则暗地帮助刘备,导致被刘璋怒斩。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神情恍惚”,就和张松有关。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六十二回,发生在益州争夺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张松、张肃和刘璋。原文如下:

(刘备)于是发书致刘璋,只说曹操令部将乐进引兵至青泥镇,众将抵敌不住,吾当亲往拒之,不及面会,特书相辞。书至成都,张松听得说刘玄德欲回荆州,只道是真心,乃修书一封,欲令人送与玄德,却值亲兄广汉太守张肃到,松急藏书于袖中,与肃相陪说话。肃见松神情恍惚,心中疑惑。松取酒与肃共饮。献酬之间,忽落此书于地,被肃从人拾得。席散后,从人以书呈肃。肃开视之。

书略曰:“松昨进言于皇叔,并无虚谬,何乃迟迟不发?逆取顺守,古人所贵。今大事已在掌握之中,何故欲弃此而回荆州乎?使松闻之,如有所失。书呈到日,疾速进兵。松当为内应,万勿自误!”张肃见了,大惊曰:“吾弟作灭门之事,不可不首。”连夜将书见刘璋,具言弟张松与刘备同谋,欲献西川。刘璋大怒曰:“吾平日未尝薄待他,何故欲谋反!”遂下令捉张松全家,尽斩于市。后人有诗叹曰:“一览无遗世所稀,谁知书信泄天机。未观玄德兴王业,先向成都血染衣。”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刘璋邀请刘备入蜀对付汉中张鲁,刘备却在葭萌关按兵不动。此后,刘备接受谋士庞统的建议,借口曹军大将兵犯青泥镇,提出返回荆州。张松闻听此事后,以为刘备真的要返回荆州,便写了一封密信给刘备进行劝阻。谁知此信被张松的哥哥张肃截获。张肃又将此信交给刘璋。刘璋大怒,将张松斩首,益州争夺战也在不久后爆发。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神情恍惚”,意为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无法思考。该成语最早出处是《魏书•侯莫陈悦传》中的“悦自杀岳后,神情恍惚,不复如常”。

小说中提到刘备提出返回荆州及张松密信被截获之事,都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据《三国志•先主传》载:“明年,曹公征孙权,权呼先主自救……(刘备)乃从璋求万兵及资实,欲以东行。璋但许兵四千,其余皆给半。张松书与先主及法正曰:‘今大事垂可立,如何释此去乎!’松兄广汉太守肃,惧祸逮己,白璋发其谋。于是璋收斩松,嫌隙始构矣。”

刘备向刘璋提出返回荆州,其实是谋士庞统的计策。据《三国志•庞统传》载,庞统曾经向刘备提出了夺取益州的上、中、下三策。庞统表示:“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最终,刘备采用的是中策,即借口返回荆州引发矛盾。

令刘备和庞统始料未及的是,这个计策并没有骗过刘璋,反而迷惑了张松。张松以为刘备真的要返回荆州,连忙写信进行劝阻,却不曾想这封信落到了哥哥张肃之手。张肃担心自己受到株连,向刘璋告发张松,张松因此而人头落地。

不过,小说中刘备提到的“曹操令部将乐进引兵至青泥镇,众将抵敌不住”也并非是谎言,留守荆州的关羽的确在青泥关一带与曹魏将领乐进有过一次较量。据《三国志•乐进传》载:“后从平荆州,留屯襄阳,击关羽、苏非等,皆走之,南郡诸郡山谷蛮夷诣进降。”

当时,关羽带着副将苏非进攻襄阳,在青泥关一带遭到乐进的阻击,战事进展不顺,最终只得撤回荆州。但连关羽自己也没有想到,他的这次失利不仅断送了张松的性命,还引发了益州争夺战。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揭秘酒中不语真君子下一句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古代的传统文化其实真的挺多的,很多场合都有什么相关的规矩,什么观棋不语啊,什么吃不言饭不语啊等等的,最近小编又听到了一句叫什么“酒中不语真君子”,那么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还有这个叫酒中不语真君子的下一句又是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老哥们

  • 迎刃而解什么意思?迎刃而解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杜预是魏晋时期著名军事家和学者,他出入仕途便授尚书郎,成为司马昭身边的高级参谋。等晋朝建立以后,杜预被任命为镇南大将军,成为灭吴的统帅之一。杜预博学多才,也事明朝之前唯一一位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的人。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迎刃而解”就和杜预有关,也证明了杜预的才能在当时的确受

  • 独力难支什么意思?独力难支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关羽在演义中,可以说是第一武将,不仅自己能打带兵也是一把好手。当时刘备来到东吴和周瑜见面,周瑜则暗中布置刀斧手,打算除掉刘备。不过关羽也一同跟着刘备前来,周瑜看见关羽则打消了这个念头。当然演义中这个情节应该是杜撰出来的,但也凸显出了关羽的压制力。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独力难支&rdqu

  • 死得其所什么意思?死得其所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关中之战马超战败以后,他本想割地求和,但曹操并没有同意。此后马超进攻陇上又失败,只能投靠张鲁缓解局势。其实马超的能耐远在曹操预计之上,他战败以后依然是在凉州打算东山再起,只可惜马超年轻时做事过于偏激,导致最后没人敢容他。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死得其所”,就和当时的马超有关,

  • 疾雷不及掩耳什么意思?疾雷不及掩耳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赤壁之战战败以后,曹操把重心放在了关中。211年7月,曹操亲自领兵讨伐马超和韩遂的联军,最后马超一方战败打算割地求和,但被曹操拒绝。此后马超、韩遂败走凉州,关中就此被曹操平定。同年10月,曹操任命夏侯渊继续西征,最终彻底铲除后患拿下凉州。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疾雷不及掩耳”

  • 坐而待毙什么意思?坐而待毙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东汉末年,张松本是张鲁的谋士,曹操击败张卫后让张鲁十分惊恐。此时张松便提议投降,但张鲁就是不肯,此后张松给曹操写秘信让他赶快出兵,等于是出卖了张鲁。最后张鲁无奈只能投降,不过张松干了卖主求荣的事,曹操也并没有因此对他进行奖赏,而是斩首示众。这次介绍的成语“坐而待毙”就和张松有

  • 傍若无人什么意思?傍若无人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可能在很多人印象中,张飞是一个有勇无谋的武将,实际上这是对张飞最大的误解。历史上真实的张飞,其实是一名智将,从演义中就能看出,张飞的计谋几乎每次都能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汉中之战时期,张飞对上张郃,两人都是非常有实力的将领,但张飞却来了一招诱敌之计。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傍若无人&rdq

  • 有哪些坑人的文玩?这些东西千万别上当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有不少对文玩感兴趣的人,喜欢收藏一些比较有价值的物品,但是有些人属于新手入坑,非常容易被骗,被一些以次充好的东西,相当于是山寨货给骗了,不过,也有一些竟然能把一些老手也骗了。那么今天就带大家一起认识一下这些东西是如何坑人的,如果自己家中有这些,可就要仔细辨别,慎重考虑了。一、假玉石(含假玉、假翡翠)

  • 生死之交什么意思?生死之交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甘宁是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早期甘宁只是一名夺船劫财的土匪,后来加入刘表、黄祖麾下但都没有得到重用。直到投靠孙权,才一步步走上自己的人生巅峰。合肥之战,孙权亲征攻打合肥,但却遭到曹军强力反抗,最后孙权只带千人加上吕蒙、甘宁等人驻扎合肥东部。这次要为大家讲述的成语“生死之交”,就和

  • 一问三不知这个三不知是指的哪三不知?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一问三不知!”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会用这句话去吐槽那些问啥都不知道的人,或是老师、父母去数落学生孩子学什么不知道什么。其实这句话在我国古代是有着专门定义的,这一问三不知里面的但不知是有着专门指定性意思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三不知到底是指的哪三不知吧。&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