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报仇雪恨什么意思?报仇雪恨典故介绍

报仇雪恨什么意思?报仇雪恨典故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211 更新时间:2024/2/4 13:30:01

黄祖是东汉末年将领,曾担任江夏太守。此后在于孙坚的交战中,因为败给孙坚于是双方结仇。206年,黄祖派遣邓龙率军进攻柴桑,周瑜则是率兵反击,还俘虏的邓龙。此时甘宁主动向孙权投降,孙权原本还不行甘宁,但在周瑜的推荐下还是予以重用。而黄祖也是死在了孙权的军队手上。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报仇雪恨”,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发生在甘宁归顺孙权之后,相关人物分别为甘宁、吕蒙、孙权和周瑜。原文如下:

至来年春,孙权商议欲伐黄祖。张昭曰:“居丧未及期年,不可动兵。”周瑜曰:“报仇雪恨,何待期年?”权犹豫未决。适平北都尉吕蒙入见,告权曰:“某把龙湫水口,忽有黄祖部将甘宁来降……某具言主公求贤若渴,不记旧恨;况各为其主,又何恨焉?宁欣然引众渡江,来见主公。乞钧旨定夺。”孙权大喜曰:“吾得兴霸,破黄祖必矣。”遂命吕蒙引甘宁入见。参拜已毕,权曰:“兴霸来此,大获我心,岂有记恨之理?请无怀疑。愿教我以破黄祖之策。”

宁曰:“今汉祚日危,曹操终必篡窃。南荆之地操所必争也。刘表无远虑,其子又愚劣,不能承业传基,明公宜早图之;若迟,则操先图之矣。今宜先取黄祖。祖今年老昏迈,务于货利;侵求吏民,人心皆怨;战具不修,军无法律。明公若往攻之,其势必破。既破祖军,鼓行而西,据楚关而图巴、蜀,霸业可定也。”孙权曰:“此金玉之论也!”遂命周瑜为大都督,总水陆军兵;吕蒙为前部先锋;董袭与甘宁为副将;权自领大军十万,征讨黄祖。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孙权召集文武,提出征讨荆州夏口守将黄祖的打算。谋士张昭认为孙权的母亲去世不久,不可动兵,周瑜这坚持认为应该尽快出兵。孙权犹豫不决之际,吕蒙求见,告诉孙权黄祖部将甘宁前来投诚。孙权大喜,立即召见甘宁。甘宁认为,应当尽快歼灭黄祖,之后再占据楚关以图巴蜀之地,可成霸业。甘宁的这番话,终于令孙权下定决心讨伐黄祖。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周瑜口中的“报仇雪恨”,意为报冤仇,除怨恨。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淮南子》中的“(文)种辅翼越王勾践。而为之报怨雪耻”。

小说中描述的这段甘宁归顺东吴的故事情节,在历史上的确出现过。据《三国志·甘宁传》载:“(甘宁)乃往依刘表,因居南阳,不见进用,后转托黄祖,祖又以凡人畜之。于是归吴。周瑜、吕蒙皆共荐达,孙权加异,同于旧臣。”

为何孙权、周瑜、吕蒙对于甘宁这位降将的归顺如此重视呢?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甘宁常年在黄祖手下任职,对当地情况非常了解,而占领夏口又是孙权继位后东吴的头等大事。故此,孙权、周瑜等人都迫切地希望从甘宁口中了解夏口的虚实,找出破敌之策。

除了以上的这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便是甘宁归顺后,提出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东吴集团发展策略,令孙权对甘宁刮目相看。《三国志·甘宁传》载,甘宁对孙权表示:“今汉祚日微,曹操弥憍,终为篡盗。南荆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诚是国之西势也。宁已观刘表,虑既不远,儿子又劣,非能承业传基者也。至尊当早规之,不可后操。图之之计,宜先取黄祖。祖今年老,昏耄已甚,财谷并乏,左右欺弄,务于货利,侵求吏士,吏士心怨,舟船战具,顿废不修,怠于耕农,军无法伍。至尊今往,其破可必。一破祖军,鼓行而西,西据楚关,大势弥广,即可渐规巴蜀。”

甘宁这个战略规划最为关键的地方,并非是占据荆州,而是为东吴集团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发展蓝图。东吴集团的发展战略大概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张纮在孙策时期提出的战略,这一战略见于《三国志·张纮传》注引《吴历》当中,其核心是“收兵吴会,则荆、扬可一”;而当孙权继位之时,鲁肃又提出了另外一个发展战略,这一战略见于《三国志·鲁肃传》中,其核心是“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而甘宁提出的这套发展战略首次提出了“渐规巴蜀”的主张,这无疑是对张纮、鲁肃计划的丰富和延伸,且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对于孙权和周瑜而言,甘宁不仅仅只是一位走投无路而被迫归顺的降将,而是一位具有极高战略眼光的人才。因此,厚待甘宁也就变得理所当然了。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好马不吃回头草什么意思?好马不吃回头草下一句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好马不吃回头草”是一句成语,意思是形容有志气的人绝不走回头路,当然这个成语能使用的语境也很多,我们也并不陌生。很多人好奇好马不吃回头草下一句是什么,其实这句话并没有下一句,只是因为多了一个对比,所以有人就把“浪子回头金不换“和“好马不吃回

  • 勇而无谋什么意思?勇而无谋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吕布虽然勇猛,但总给人一种有勇无谋的感觉。其实吕布并非没有谋略,而是这方面的弱点被刻意放大了。曹操的谋士荀攸就曾认为,吕布行军不喜欢给自己留后路,导致部队锐气极其容易消耗光。但吕布当时的处境也是不好过,走到哪基本都是敌人,他的名声也导致无人敢用他。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勇而无谋&rdq

  • 通假字是什么意思?通假字是错别字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通假字是一种现象,而不是指某种字体。通假字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通假字是包含了古今字和异体字;而狭义的通假字可以理解为错字或者别字。但这在古代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因为古人对于文化的创造从来没有停止,所以在文字阅读方面难免会出现误读、误解的现象。所以这才造成通假字的出现,虽然会带来理解上的障碍,但

  • 应天顺民什么意思?应天顺民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东汉末年,汉室政权一度每况愈下,此时袁术仗着自己四世三公的背景想要自立为帝。袁术获取玉玺,就是为了日后登基做准备。等汉献帝逃离北边以后,袁术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试探性的问问众臣,此时登基称帝大家觉得妥不妥。阎象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但袁术还是一意孤行。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应天顺民&rdqu

  • 易于反掌什么意思?易于反掌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兄长,不过他们分别效力不同阵营,诸葛瑾是东吴重臣,曾帮助孙权立下不少功劳。关羽死后。刘备大怒是要为关羽报仇,所以决定起兵伐吴。诸葛瑾知道后便写信给刘备,让他三思而后行,但刘备此时的决心以无人能动摇,诸葛瑾也就不再多言。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易于反掌”,就和此

  • 有若成人什么意思?有若成人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曹冲称象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在课本中学过,小小年纪便有如此智慧,难怪曹冲被认为是曹操最聪明的一个儿子。只可惜天妒英才,曹冲年仅13岁便病逝,也是让曹操十分痛心,甚至对曹丕说出:“此我之不幸,而汝之大幸”这样的话来。有人认为曹聪如果健康成人,或者会是曹操最心仪的继承人。这次要为大

  • 倒茶的时候为什么要敲几下桌子?有什么讲究怎么敲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可能会有很多不了解茶道,但是见过茶艺的人,或者在不太了解的情况下喝过茶的人,会对茶道当中的一些事情感到很疑惑,比如有的人在别人给他倒茶的时候会敲几下桌子,但是自己却又不明白具体应该怎么敲,为什么要敲桌子?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倒茶时敲桌子的注意事项,其实这也是喝茶时候的一项礼仪。中华的文化包含很多方

  • 别人给你倒茶为何要敲桌子?这里面有什么讲究?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在我们中国的传统茶叶文化传统中,与客家人吃饭喝茶的时候,不论是去大酒店、还是大排档,一定会见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行为,就是有人斟茶时,客家人都会用手指敲敲桌面,有点像是进行什么暗语对接!但其实很多客家人只是看着父辈这样做,也跟着照做,并不知其所以然...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什么是"叩指礼"?可

  • 神情恍惚什么意思?神情恍惚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刘璋曾邀请刘备入蜀,一起对抗张鲁。但刘备起先还有些许顾虑,但在庞统力劝下答应率兵入蜀。此后的结果大家应该也不陌生,刘备和刘璋反目,最后刘备击败刘璋就此占领益州。实际上刘璋会力邀刘备也是张松的提议,而张松则暗地帮助刘备,导致被刘璋怒斩。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神情恍惚”,就和张

  • 揭秘酒中不语真君子下一句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古代的传统文化其实真的挺多的,很多场合都有什么相关的规矩,什么观棋不语啊,什么吃不言饭不语啊等等的,最近小编又听到了一句叫什么“酒中不语真君子”,那么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还有这个叫酒中不语真君子的下一句又是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老哥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