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仓皇失措什么意思?仓皇失措典故出处介绍

仓皇失措什么意思?仓皇失措典故出处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466 更新时间:2024/2/4 13:52:47

张飞在长板桥吓退曹军的故事,大家肯定都十分熟悉。可能很多人觉得张飞只是一介武夫,不懂战场上的谋略,其实张飞才是真正的粗中有细,往往能够出奇制胜。长板桥一役就很好的证明了这点,其实张飞的做法和诸葛亮上演空城计差不多,都是靠气势吓退了敌人。说明张飞不仅有谋,心理素质也极强。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仓皇失措”,就和张飞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是怎样的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发生在张飞威震长坂坡之际,相关人物分贝为张飞、曹操和张辽。原文如下:

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曹操急令去其伞盖,回顾左右曰:“我向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轻敌。”言未已,张飞睁目又喝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概,颇有退心。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

操便回马而走。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奔走。正是:黄口孺子,怎闻霹雳之声;病体樵夫,难听虎豹之吼。一时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后人有诗赞曰:“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却说曹操惧张飞之威,骤马望西而走,冠簪尽落,披发奔逃。张辽、许褚赶上,扯住辔环。曹操仓皇失措。张辽曰:“丞相休惊。料张飞一人,何足深惧!今急回军杀去,刘备可擒也。”曹操神色方才稍定,乃令张辽、许褚再至长坂桥探听消息。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操亲率大军在长坂坡追上了带着百姓一起南下的刘备。经过苦战,赵云终于保护后主刘禅回到刘备身边。面对蜂拥而至的曹军主力,张飞单人独骑立于长坂桥前,大吼数声,竟然令曹操落荒而走。刘备等人也因此暂时得以平安。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曹操被张飞呵退的惨状,叫做“仓皇失措”,意为匆忙慌张而不知所措。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宋人洪迈《夷坚志铁塔神》中的“僧仓皇失措,不暇走,兵已大掠。”

小说描述的这段张飞威震长坂坡的情节与历史的真实相对照,可谓有真有假。据《三国志张飞传》载:“表卒,曹公入荆州,先主奔江南。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于当阳之长阪。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不过,该传所载的“曹公追之”却并非是曹操亲自率军追赶,追赶刘备的另有其人。据《三国志曹仁传》载:“(曹纯)从征荆州,追刘备于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卒。”由此可见,小说中所言的曹操被吓退这个情节是虚构出来的。张飞面对的仅仅是曹纯率领的虎豹骑。至于吓死夏侯杰自然也并非是历史的真实。

说完了小说与历史的区别,再来看看这段情节。可以这么说,这段情节是经过小说作者精心设计的。熟悉小说的读者一定还记得,小说第二十五回关羽斩杀颜良后对曹操说过一番话:“某何足道哉!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这段话就是为张飞威震长坂坡这一情节作铺垫的。

至于老谋深算的曹操为什么会中了张飞的计策,道理也非常简单,因为作者在此之前又做了一个铺垫。小说中写到:“飞生一计:教所从二十余骑,都砍下树枝,拴在马尾上,在树林内往来驰骋,冲起尘土,以为疑兵。飞却亲自横矛立马于桥上,向西而望。”小说中的张飞,一向以勇猛和鲁莽著称,而在这个危难时刻竟然会心生一计,难怪曹操会上当。总而言之,小说作者在这个情节的设计上下足了功夫,整个情节精彩、刺激,同时也合情合理。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水磨图》和《清明上河图》相媲美,为什么并不出名?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水磨图》应该有不少人知道吧,但是一般人应该还是都不知道的,但是说起《清明上河图》那就变得不一定了,这个几乎是人人都听说的过的,但是其实这《水磨图》也是非常写实的反应了北宋的现实生活的,可以说几乎是和《清明上河图》相媲美的,那么有的网友就要问了,那这个《水磨图》为啥就不出名了,其实很多网友也许猜

  • 二十五磨豆腐,腊月二十五为什么要磨豆腐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在民间,过了小年之后,基本上每一天都有一句谚语,二十五这天就是“磨豆腐”。我们现在吃到的豆腐,都已经是加工好了的,而至于豆腐是怎么来的,可能很多人都没有见过,更不要说亲手操作了。而在腊月二十五这天,很多地区都还流行着自己磨豆腐的习俗。那么,为什么这一天要磨豆腐,除此之外还有没

  • 猪在古代的地位,龙马精神最早是猪龙精神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马上就要进入猪年了,猪在十二生肖中排在最后一位,但这并不代表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是最后一位。猪一直都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在古代人的心中,猪是与神灵有关的,比如祭祀的时候用到的猪头,那是供奉给天神的食物,可见猪在古人心中的地位。而要说“龙马精神”最开始其实是“猪龙精神

  • 面如土色什么意思?面如土色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刘焉去世后,刘璋继任益州牧,不过刘璋生性多疑,而且性格懦弱,不知道应该和谁交友和谁为敌。本想引入刘备帮他一起对抗曹操,结果却是引狼入室,导致丢了益州。其实刘备早就对益州动了歪脑筋,和法正里应外合,选择了一个最恰当的时机反攻刘璋。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面如土色”,就和刘璋丢益

  • 古代人过年,老百姓一般吃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现在逢年过节的小编觉得一直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好像只要过节什么的,好像都在吃饺子,其实感觉现在人都变懒了,很多时候也并不是这样的,什么节日吃什么还是有不少的讲究的,那么小编就想问了这个在古代我们这些小来百姓会吃什么呢?当然这饺子是跑不了的,但是每个朝代吃什么其实都是有讲究的,下面跟随小编继续揭秘看

  • 厉兵秣马什么意思?厉兵秣马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厉兵秣马这个成语,在我们日常中使用的频率并不算高,今天就借这样一个机会为大家讲讲厉兵秣马的意思,还有背后的典故故事。厉兵秣马是用来比喻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成语。故事的主人公和秦国、郑国有关,当时秦国想要偷袭郑国,但最后却是让晋国渔翁得利。究竟是发

  • 鄂温克族民歌与舞蹈是怎样的?有着什么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从古至今,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很多都被传承了下来,而其中非物质的文化传承民歌与舞蹈是一定拥有的,因为这是做能够表现民族特色的方式了,也是一个民族最具特色的一点。那么,在古今传承下来的鄂温克族文化里,他们的民歌与舞蹈是怎样的呢?现在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鄂

  • 藏族茶文化是怎样的?有着什么特色?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大家都知道,藏族由于其气候与地理的原因,藏族地区很少产茶。虽然茶产量很低,但是茶依然成为了藏族男女老少每天必不可少的饮料。现在我们煮茶的方式和藏族人民煮茶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在茶叶传入藏族后,藏族人民喜欢在煮茶时加入点其他的东西跟茶一起煮,这样让他们感觉味道更加好。那么现在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藏

  • 十恶不赦的十恶包括那些?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十恶不赦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个就是指的一些不好的事情,但是我们是否仔细的研究过,这个十恶不赦包括那十恶呢?其实这个还是很有说法的,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感兴趣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在现代汉语中,“十恶不赦”常用来形容恶贯满盈、罪无可恕之人。这里

  • 人去世为什么要烧七个七?各个七有什么讲究吗?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在农村想必大家都知道的,人死了之后有非常多讲究的,话说其中很有意思的就是烧七了,那么这些个烧七分别有什么讲究呢?为什么要烧七个七呢?下面我们也不妨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感兴趣的网友也一定别错过了,欢迎大家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烧七风俗的来源在农村,人去世后要烧七,这是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