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耀武扬威什么意思?耀武扬威典故出处介绍

耀武扬威什么意思?耀武扬威典故出处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926 更新时间:2024/2/3 0:50:01

姜维原本是魏国将领,但是到了蜀国以后却变的如此忠心,也是让很多人感到不解,为什么姜维一个半路投诚的人还要如此表忠心呢?原因就是诸葛亮彻底征服了姜维。姜维并不是主动归入诸葛亮麾下,而是诸葛亮想了很多办法才把姜维得到手,可见诸葛亮也是对姜维非常欣赏。后来也证明诸葛亮没看错人,姜维的确值得诸葛亮如此对待。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耀武扬威”,就和姜维有关,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这个成语背后的典故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发生在诸葛亮“一出祁山”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诸葛亮、姜维和夏侯楙。原文如下:

正行之间,逢数人奔走。楙问之,答曰:“我等是冀县百姓;今被姜维献了城池,归降诸葛亮,蜀将魏延纵火劫财,我等因此弃家奔走,投上邽去也。”楙又问曰:“今守天水城是谁?”土人曰:“天水城中乃马太守也。”楙闻之,纵马望天水而行。又见百姓携男抱女远来,所说皆同。楙至天水城下叫门,城上人认得是夏侯楙,慌忙开门迎接。马遵惊拜问之。楙细言姜维之事;又将百姓所言说了。遵叹曰:“不想姜维反投蜀矣!”

正踌躇间,时已初更,蜀兵又来攻城。火光中见姜维在城下挺枪勒马,大叫曰:“请夏侯都督答话!”夏侯楙与马遵等皆到城上,见姜维耀武扬威大叫曰:“我为都督而降,都督何背前言?”楙曰:“汝受魏恩,何故降蜀?有何前言耶?”维应曰:“汝写书教我降蜀,何出此言?汝要脱身,却将我陷了?我今降蜀,加为上将,安有还魏之理?”言讫,驱兵打城,至晓方退。原来夜间妆姜维者,乃孔明之计,令部卒形貌相似者,假扮姜维攻城,因火光之中,不辨真伪。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为了招降姜维,诸葛亮故意释放了夏侯楙,并在其返回天水的路上布置了众多细作,谎称姜维已经归顺北伐大军。等夏侯楙回到天水后,又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太守马遵。随后,诸葛亮又让长相与姜维相似的部卒假扮成姜维进攻天水。等后来姜维来到天水城下时,马遵等人认定姜维已经投敌。此时的姜维走投无路,只好投降了诸葛亮。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假扮姜维的北伐大军部卒在天水城下的举止,叫做“耀武扬威”,意为炫耀武力,显示威风。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元代乔孟符《两世姻缘》第三折中的“你这般耀武扬威待怎么!”

姜维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位重要角色,也是小说后半部中不可或缺的人物。为了招降姜维,诸葛亮可谓想尽了办法,最终才将姜维招致麾下。作者在小说第九十三回还特意借诸葛亮之口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约,吾愿足矣。”由此来突出姜维对于诸葛亮的重要性。

不过,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姜维投降诸葛亮并没有这么复杂,也不是诸葛亮想方设法才让姜维归顺的。姜维之所以投降诸葛亮,可以说是一个意外事件,其关键人物是曹魏天水太守马遵。据《三国志•姜维传》载:“建兴六年,丞相诸葛亮军向祁山,时天水太守适出案行,维及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从行。太守闻蜀军垂至,而诸县响应,疑维等皆有异心,於是夜亡保上邽。维等觉太守去,追迟,至城门,城门已闭,不纳。维等相率还冀,冀亦不入维。维等乃俱诣诸葛亮。”

为何马遵对于姜维会如此的不信任呢?答案出现在《三国志•姜维传》注引《魏略》当中。按照《魏略》的记载,马遵对于姜维及冀县的士民都不放心,担心他们会响应诸葛亮而背叛自己,因此,当诸葛亮发动北伐之战后,马遵便立刻与雍州刺史郭淮前往上邽,而将姜维和其他冀县官吏弃之不顾,此举迅速激起了冀县士民的愤怒。士民们推举姜维与郡史上官子修为代表去拜见诸葛亮。姜维也就这样稀里糊涂地由一位曹魏的官吏变成了蜀汉的臣子。对于诸葛亮而言,姜维的归顺只能说是个意外的收获,不费吹灰之力。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马背上驰骋的民族,蒙古族的神话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在马背上驰骋的民族,那大家肯定就会想到蒙古族了。在蒙古族的神话中,图腾是蒙古族最重要的一种文化产物。今天小编要介绍的蒙古族神话故事就与这些图腾有着关系。那么大家对图腾这个东西了解多少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看看这些蒙古族的图腾有着怎样的神话传说吧。狼图腾狼养育幼儿长大成为伟人者,除北方民族史

  • 2018大雪是什么时候,大雪还不是最冷的时候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大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每到冬天来临,或许很多人注意到的都是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但是很少有人在意这些节气到底是哪一天,表示什么意思。“大雪”听起来像是说会下大雪,不过实际上并非如此,就像小雪不一定就真的会下雪一样,大雪也不是下大雪。那大雪代表什么意思,今年的大雪又是哪一

  • 潸然泪下什么意思?潸然泪下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三国时期,曹丕和曹植的嗣子之争,最后还是由长子曹丕胜出。不过留着曹植对曹丕来说始终是一股巨大的威胁,但曹丕并没有将曹植给赶尽杀绝,难道曹丕对自己的地位如此自信么?其实历代帝王对于自己的亲兄弟才是防范最严重的,而且争起皇位来谁还管是不是亲兄弟啊。曹丕不杀曹植其实另有原因,有一人阻止了曹丕想动杀心的念头

  • 《论语》中有哪些关于君子的名句?十句君子名言解析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论语》中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诸多语录,当然孔子的思想放在春秋末期,其实并不受各个诸侯国的待见,导致当时孔子也是非常失意。虽然儒家思想也不是一种十全十美的学派,但其中的确还是有很多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东西,甚至需要花费我们一生去领悟、警醒。《论语》里面有很多和君子有关的名言,在当时君子指的就是君王,要

  • 《孟子》十句名言警句,经典名言赏析解释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孟子》在儒家学术上的造诣仅次于孔子,也是战国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其实孟子在孔子的儒家学术上有着不同的延伸和扩展,孟子在当时的环境下敢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是一个非常大胆的举动,不过这句话孟子是对君王说的,如果是对百姓说可能孟子就活不了了。孟子希望每个诸侯国的国君都能

  • 山西民俗平阳木版年画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积淀的古老国度,在我国有着56个民族,正式这些不同的民族造就了不同的文化。就像是中国的戏曲,不同地区都有着自己独特风格的戏曲。这些艺术的接近一直在中国渊源流传,成为了我国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山西的民俗文化平阳木版年画是怎样的吧。平阳木版年画是山西省的

  • 山西民俗祁太秧歌是怎样的?有着什么艺术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积淀,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正式这样造就了许多数不清的传统民俗。就像是精致的剪纸艺术,各式各样的民歌、千奇百怪戏曲和好看的秧歌等等,一直从我们中国古代流传至今,可谓是源远流长。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山西民俗祁太秧歌是怎样的吧。祁太秧歌(太谷秧歌),因其产生于祁县、

  • 甘冒虎口什么意思?甘冒虎口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田丰是东汉末年,袁绍账下的一位谋士。早年袁绍对田丰非常仰慕,曾亲自登门带礼物请田丰辅佐自己,田丰很受感动所以加入袁绍。期初田丰为袁绍屡立奇功,随后袁绍和曹操争夺北方的控制权,田丰多次劝阻袁绍却不被采纳,最后冒着生命危险谏言,却依然得不到理解。官渡之战打败以后,田丰惨遭袁绍毒手。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

  • 窦娥冤的故事梗概,窦娥冤的作者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血溅白练而血不沾地、六月飞雪三尺掩其尸、楚州亢旱三年。”这是《窦娥冤》中,被冤枉的窦娥在临死前所说的一句话。窦娥的冤可以说是史上最冤的冤了。如果有人说他比窦娥还冤,那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了。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诉史上最大冤《窦娥冤》的故事。《窦娥冤》,元代剧作家关汉卿作。题目为

  • 成语草木皆兵的典故及其出处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在安如意的《人生若只如初见》说道:“要经过多少年,我们才刻意将激荡的感情收敛起来,变得缄默从容,告别富于挑逗的美好,告别脆弱的精致,告别无用的敏感?不再会遇到风吹草动就草木皆兵,而是变得茁壮,哪怕被误认为是倔强。”那么这里面的草木皆兵出自哪里呢?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